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互联网+职工服务”新模式开创工会工作新格局

打造“互联网+职工服务”新模式开创工会工作新格局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工会工作会议两次对在全市工会系统推行“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市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上,把“互联网+职工服务”中的平台系统建设作为政府为工会办的实事项目确定下来,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配合做好工作,推进实施。今年,市政府单列20万元财政预算,用于“互联网+职工服务”的信息平台建设。
打造“互联网+职工服务”新模式开创工会工作新格局_工运事业改革创新与民生工会建设

湖北省宜都市总工会

互联网的运用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近年来,宜都市总工会在市委和上级工会领导下,顺应互联网发展大潮,坚持先行先试,围绕宜都发展大局,拓展工会核心职能,融合各方资源,对接职工需求,全力推行“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实现工会服务信息化、普惠化、即时化,形成了工会工作新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凝聚“互联网+职工服务”推进合力

为加快推行“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我们争取上级支持、党政重视、部门协同,凝聚起快推进、快见效的工作合力。

1.争取重视。一是省总、宜昌市总大力支持。去年和今年,省总、宜昌市总领导先后十多次到宜都工会进行指导,特别就“互联网+职工服务”的推行开展调研论证,落实规划和实施路径,对数据平台建设和运行现场督查指导,使我们认准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二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就推行“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向宜都市委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工会工作会议两次对在全市工会系统推行“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市委主要领导到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和基层站点视察调研,要求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工会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争取早推行,让职工用得上、离不开。市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上,把“互联网+职工服务”中的平台系统建设作为政府为工会办的实事项目确定下来,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配合做好工作,推进实施。今年,市政府单列20万元财政预算,用于“互联网+职工服务”的信息平台建设。

2.专班落实。为实现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撑,完成大量的数据采集、数据接入、数据处理与回复等工作,全市成立了“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任组长,一名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总班子成员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在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作组、网格信息收集和数据对接工作组、协调督办工作组3个工作专班,建立了工作责任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由市总工会牵头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一体化推进实施。

3.协同推进。市财政局迅速拨付专项资金,政府采购部门及时安排下达采购计划,为“互联网+职工服务”的系统平台配备了电脑、大厅超大液晶显示屏、e通手机等设施设备。市总工会与市创新办、市电子政务办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对接处理办法,明确具体工作步骤,做好工作细分,并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市电子政务办制作模块并置入到网格员手机e通,市社区网格监管中心发文下达工会服务进网格专项工作任务,要求将工会服务工作列入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同时将工会服务工作实绩纳入网格员绩效工资考核内容。

二、建强平台,畅通“互联网+职工服务”信息高速

推行“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搭建信息系统平台是基础和前提,我们依托宜昌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信息系统和宜都市电子政务平台,建成了市县对接、开放共享的信息高速公路。

1.建好职工服务信息系统平台。我们已经建成的职工服务信息系统概括来说就是“一平台三系统”。“一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的整个职工服务信息平台,具体包含以下“三个系统”:一是基础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我们融入了全市的人口信息、工商信息、法人信息、劳动模范信息、工会困难职工信息等内容。通过市电子政务大数据库和授权,我们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关联比对、交换共享。二是职工服务系统。该系统由内网和外网两部分组成。内网是我们各级工会的工作平台,外网包括职工服务网、宜都工会网、“宜昌工人”微信平台,每一名职工通过上述任何一种外网渠道,都可以提交自己的申请和诉求。这些诉求会实时传输到我们的内网工作平台,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派办理。三是劳动争议调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设置了争议的申请录入、处理、督办三个环节,根据案件的轻重缓急,分为一般、较急、紧急、特急,实行短信提醒、限时办理,痕迹管理,并向争议双方同步反馈。

2.建好工会门户网站。着力加强宜都工会门户网站建设,在公众参与栏目设置领导信箱、建言献策、在线咨询、监督投诉入口,全天候受理职工群众诉求。门户网站开设职工服务专栏,各类工会动态信息网上浏览,服务菜单在网上公布,服务程序在网上公开,服务结果在网上公示。将宜都工会网与“互联网+职工服务”对接,全面推广“宜昌工人”公众微信号,实时发布职工群众关心关注、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活动信息、优惠项目、服务方式,真正使工会组织就在职工身边,工作服务就在职工掌上。

3.建好大数据。一是对接大数据。组织技术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完成了与宜昌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库、宜都市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库的有效对接,形成可共享的全市人口信息、工商信息、法人信息大数据,并根据各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进行数据更新,成为“互联网+职工服务”基础工作模块,人员身份识别、职工所属企业识别、建会法人识别通过大数据都可实现。二是采录数据库。我们重点健全了职工信息和劳动模范数据库。依托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人口基础信息系统,组织城区网格员进小区、入家门,开展信息采集与核对。工作专班对采集来的信息录入工会“互联网+职工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职工一人一份电子档案,建立起职工信息数据库,实现立体式认证体系。特别是困难职工信息数据库,包含家庭人口、就业状况、家庭财产、家庭住址、致困原因等,电子地图可以找到居住楼栋门牌,所有信息可以核查核实。三是优化程序设定。对职工专业技能、队伍结构、困难状况可实现比对分析,分类建立女职工、大病群体、困难职工、劳动模范数据库,并通过基层工会、网格员开展定期调查核对,及时更新数据信息。

三、深度融合,推行“互联网+职工服务”上心上手

在大数据下,科学设定“互联网+职工服务”各类服务包,真正畅通了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步路”,让服务职工更精准、更便捷。

1.推行互联网+服务包。紧紧围绕职工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生问题,“互联网+职工服务”平台提供“生活救助、就业扶助、法律援助、综合服务”共37项服务事项,还与人社、民政、房管、公安等政府部门信息有效融合,与市乡村办事大厅相对接,无论是办事,还是接受培训、找工作、贷款,都可以办。社区服务中,把职工服务纳入“五个一刻钟”服务圈,50多项订单式服务惠及职工。目前,宜昌市、宜都市“互联网+职工服务”一体运行后,开通了“宜昌工人”公众微信,在线服务大厅提供热点话题、问题咨询、我要入会等14个服务项目,职工足不出户,手机轻轻一点,就可以提交相关诉求和服务申请。为了方便职工生活,我们还植入了“宜昌市民E家”模块,职工通过工会微信服务平台进入后,可以查询自己的社保、公积金、车辆违章、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具体信息。

2.推行互联网+帮扶包。困难职工网上认定。职工要申报困难职工,直接在网上申请、服务系统平台在网上审核,比对其房屋、车辆、公积金等信息,作出是否纳入困难职工的认定,对符合条件的进入困难职工信息数据库。困难救助网上办理。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由市总职能部室负责限时审核,审核通过的及时办理救助。救助资金网上直达。对审核通过给予救助的困难职工,救助款通过电子银行直达"职工服务卡"账户,职工个人会得到手机短信提醒,被告知享受到何种帮扶项目、帮扶金额、到账时间。今年以来,网上咨询和申请2300人次,受理职工帮扶申请890人次。

3.推行互联网+维权包。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实现了职工诉求实现了全面掌握,对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劳动合同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维护状况及时弄清,为维权维稳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同时,我们开通了网上诉求渠道,建立了网上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职工群众遇到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一个电话、一个信息,直接交由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处理,在规定时限答复。“互联网+职工服务”平台运行以来,我们成功调处了14个劳动争议案件,真正做到让职工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四、拓展互动,营造“互联网+职工服务”发展环境

结合全市社会治理创新和信息化发展,“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正展现“好风凭借力”的良好态势。

1.与网格管理互动。宜都是全国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城市,推行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形成以“组织网格化、自治规范化、服务网格化,电子村务、电子学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三化四务”社会治理体系。全市网格化管理为工会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组织资源。我们及时与全市工作大局合拍,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去,实现工会组织在网格、工会工作进网格、工会服务到网格,网格员成为我们开展工会工作的新生力量。为提高网格员开展工会工作的能力,市总工会组织专门教材,开展了两期社区网格员工会工作业务培训,指导网格员进行劳动模范、困难职工、企业工会组织和职工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目前,“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通过网格员已经辐射到181个网格,惠及职工30000多人。

2.与实体站点同步。我们坚持“互联网+职工服务”的网上平台建设与职工服务中心实体平台建设同步推进、同步发力。在市总工会,由市财政投资30万元,建成了700平方米的职工服务中心;在农村,依托乡镇和村级群众服务中心完善工会服务功能,在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服务中心和站点建设,全市建成企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136个,实现城乡区域性全覆盖和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省总支持3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重点帮扶单位——松宜矿区建成了职工服务中心。基层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将各类职工服务事项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市总工会信息平台,实现有形平台和网络平台双互动、双促进。

3.与智慧城市共进。随着宜都智慧城市、智慧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目前,全市实现了村村通光纤、村村通客车、网购物资不出村、办理审批不出村、缴费取现不出村。全市工会工作紧跟信息化步伐,通过建立村级工会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将工会工作覆盖城乡、行业、产业和所有企事业单位,并延伸到各类新兴市场主体,让“互联网+职工服务”植入和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体系中,工会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关注度、亲和度不断扩大。

以上是我们两年来探索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今后,我们将按照省总、宜昌市总要求,进一步建好大数据,普惠全市职工,把“互联网+职工服务”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