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里风景独好

这里风景独好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滨河湾社区健康教育活动长白地区大面积动迁,涉及上夹河、中夹河、下夹河、西夹河、沙岗子、马总屯6个自然村。滨河湾小区是长白地区“失地农民”回迁小区。和平区委、区政府对滨河湾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十分重视,着力倾斜,加大投入。此款分别用于对滨河湾园区外部环境及社区办公用房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滨河湾社区开展文体教学活动做法二: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这里风景独好_沈阳市和平区滨河湾社区集锦_一个梦 一个家

孙文成

说到滨河湾社区的变化,一位住在滨河湾社区的失地老大娘向笔者回忆道:“那时候的长白呀,晴天满脸土,雨天一身泥,马路跟羊肠子似的,两边是臭水沟。在这里住的大多数是以种菜为生的菜农,空气中一年四季都弥漫着一股子烂白菜帮儿味……”

滨水地区作为重要资源,对内陆城市来讲是难得的财富。浑河流经长白,自然形成了优美的S形水湾,地形与上海的陆家嘴十分相似。从城市发展的大背景来看,长白处于沈阳南北金廊、东西银带的战略节点上,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根据上级领导关于“打造生态岛,建设浑河明珠、钻石宝地”的指示精神,大胆决策,大手笔运作,将“S形水湾”处仅10米宽的灌渠化直为曲,拓宽改造成一条长度达5.5公里,水面加上两岸绿化带平均宽度达260米、东西与浑河相贯通的人工内河。

随着10公里长的环长白岛内河水系工程全线通水,整个长白地区沸腾了,迎来了历史性的变迁。坐落在人工内河——长白河南岸的滨河湾适逢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滨河湾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长白地区大面积动迁,涉及上夹河、中夹河、下夹河、西夹河、沙岗子、马总屯6个自然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被动迁的农户约有6000多户,村民约有24000多人。以往农民居住的砖瓦平房一扫而光,为失地村民回迁建筑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被动迁的上、中、下夹河、沙岗子4个村的农民,兴高采烈地乔迁至滨河湾小区。昔日农民华丽转身成为城市居民,住进了梦寐以求的高楼,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也许是历史选择了滨河湾,或者是滨河湾拥有了这个变革的新时代。2006年,和平区在浑河南岸的长白地区,相继成立了长白街道和沈水湾街道。

农民有了新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条件有了好转,“失地农民”逐步转型成为“城市居民”,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滨河湾小区是长白地区“失地农民”回迁小区。过去这里居民都是乡里乡亲,如今虽然住上了高楼,但依然沾亲带故,都不希望因为上楼了而感情疏远。

社区领导考虑到居民的这些想法,所以自成立以来就提出一句口号:“乡情乡亲,家和家兴”。实现居民自我完善,并以此来推动社区完善便是对这一口号的诠释。因为每一个小我组合在一起,即为一个社区大家庭。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滨河湾社区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培育以“家”为核心,以“乡文化”为特色的社区文化。通过社区营造的氛围,让居民改小家为大家,来到社区就以社区为一家,打造社区一家亲的模式。

滨河湾社区“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为了营造“家”的气息,社区秉承“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理念,以“家”文化为引领,创新开展针对失地农民的服务项目,即“六福工程”。同时,开设社区学院、创办科普大学、组建艺术团队、引进中华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夕阳红为老服务项目,为“失地农民”提供集“再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兴趣引导、科普理财、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扶持保障。改变原来固有的“农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新市民”观念转变,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有事做,实现“失地农民”大多数人再就业、少部分人能够自主创业的良性循环。

一个家庭乔迁新居需要装修,一个社区大家的建设更需要投入。和平区委、区政府对滨河湾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十分重视,着力倾斜,加大投入。在省委组织部和区委、区政府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协调下,几年来累计投入到社区271.4万元。此款分别用于对滨河湾园区外部环境及社区办公用房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修建党群服务中心,包括:党史长廊、英雄墙、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六福”工程接待室、老物件回忆厅、践行“家”文化长廊、文化活动室、夕阳红为老服务站等。服务内容包括:党史教育、党课培训、远程教育、党员议事学习、党组织生活会、居民各类课程培训、播放爱国主义电影、老物件回忆、艺术团队活动、老年人服务等等。在园区内新增设了30余件健身器材、修复了1300延长米的破损路面、划分了150余个停车位、安装了60余个晒衣架,还建立了文化广场。

滨河湾社区党员活动日

在夕阳红为老服务站做免费理疗的一位大妈,笑呵呵地介绍说:“咱们滨河湾的社区干部想得周全!为社区老百姓安排了这么多服务项目,还都一分钱不花。除了回家吃饭,我整天都‘泡’在社区……”旁边一位老大爷附和道:“是啊!不是看电影就是参加培训,再就是打牌下棋,比呆在自己家里都舒服……” 很显然,社区及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呈现出滨河湾特有的“家”文化的浓郁气息,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也随之大幅度飙升。

滨河湾社区开展医疗惠民活动

滨河湾社区开展再就业服务培训活动

滨河湾社区便民缴费服务抓拍

滨河湾社区夕阳红为老服务剪影

伴随着“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主题活动的东风,滨河湾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家教家风活动。针对滨河湾居民由“失地农民”构成,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客观情况,社区建立了自己的“家道、家德、家风、家礼、家训、家貌”,引领社区居民开展“家”文化建设。以“乡情乡亲,家和家兴”作为社区“家声”口号,突出社区“乡情、乡睦、乡助”的“乡”文化特点,推出系列有创意,见成效的主题活动。

做法一:建立“家”文化长廊。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以“家”文化长廊引导居民家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滨河湾社区开展文体教学活动

做法二: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社区居民中层层选拔出12户“最美家庭”,即:志愿奉献老党员郑华林家庭、坚强母亲好楼长张秀清家庭、长寿老人赵张氏家庭、创业典范祝仁标家庭、幸福小两口闫珊家庭、最美妈妈祝月秋家庭、最美婆媳王怀凤家庭,以及五户老年志愿者家庭。以“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来影响和激励社区居民,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良好风气。

滨河湾社区老物件展示厅一角

做法三:开展“名人家庭进社区”活动。邀请沈阳大帅府流动博物馆进社区开展“深入走进名人家庭”活动,让居民了解“东北王”张作霖、张学良家庭,让居民感受不一样的名人家庭生活和家国情怀。

做法四:开展“家和笑汇聚,乡情笑意浓”活动。在社区内收集了百幅最美笑脸,百幅最美全家福,抒发滨河湾社区居民“从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幸福感,以及珍爱家人、珍惜家庭的美好情怀,弘扬正能量。

做法五:开辟“老物件展示厅”。利用社区走廊改造出30平方米带有农村炕头、小炕桌、老式挂钟、苞米谷穗等老物件展示厅,供以往的老乡亲、老邻居来这里聚会唠嗑,回忆从前。

滨河湾社区扶贫帮困活动

滨河湾社区开展文体教学活动

滨河湾社区举办“医疗惠民”讲座

滨河湾社区干部在“养老助残”活动中

滨河湾社区举办“弘扬家教家风”讲座

做法六:“家”文化宣传全覆盖。社区104个单元及园区主干道均以展板形式展出“家”文化宣传口号及和平精神,做到“家”文化宣传家喻户晓。

“家”文化越酿越浓,“家”的味道越来越美。为使“家国天下”的情怀贴近民生,植入民心,造福百姓,引领失地农民的新生活。社区以“家”理念为社区文化根基,开展符合社区“失地农民”需求的特色党建项目,创新推出六大类服务内容的“六福”工程。具体内容是:再就业服务、扶贫帮困服务、文体教育服务、医疗惠民服务、养老助残服务、便捷缴费服务。

“六福”工程在滨河湾社区开展四年,已成为社区党建品牌项目。随着居民的需求增多和多样化,社区以贴近民生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真正把“党建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工程化、品牌化、项目化。社区居民在积极参与“六福”工程活动中,逐渐实现了由原来农民观念向新市民思维的转型,消除了原来失地即失业,有钱就挥霍,志愿服务意识差,素质普遍偏低的不良风气。通过“六福”工程,结合家教家风宣传教育,实现了居民大部分再就业,医疗救助有保障,学会科学理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良性循环。

如今的滨河湾,春季有社区学院、家长学校青少年心理咨询等各种培训活动;夏季有社区文化艺术节、文化广场乘凉晚会、露天电影放映;秋季有滨河湾秋韵健身运动会、中秋佳节赏月晚会、重阳节演出;冬季有科普大学、再就业大讲堂、社区书屋。可谓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社区百姓喜闻乐见。多位才艺超群的社区居民,荣登央视“非常六加一”和“欢乐一家亲”栏目一展风采,荣获金奖。

只要提到滨河湾,话题自然就离不开社区书记李晓红。1983年出生的李晓红,22岁起就开始在大东区洮昌街道北海社区工作,2010年考入和平区沈水湾街道滨河湾社区。她先是做社区干事,后来任社区副书记,2011年社区换届被选举为社区书记。这位“八零”后才女,在刚刚参加的辽宁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社区书记定向公务员考试”中,力挫群芳,考了个全市第一名。

滨河湾社区“七一晚会”精彩镜头

经过11年社区工作的历练,李晓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社区工作经验,换来了在工作中的张弛适度,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业绩满满。她平时面对社区老百姓,总是一副笑脸相迎,一份温情相送,而她的笑容里则蕴藏着一股睿智,一种胆识,一份魄力。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党员干部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具滨河湾特色的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先后开展“家道、家德、家风、家礼、家训、家貌”的“家”文化建设;倡导“乡情乡亲,家和家兴”社区“家”声理念;打造 “乡情、乡睦、乡助”的“乡”文化品牌。社区领导团队坚持以“和谐争第一、实干创唯一”的和平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将滨河湾社区品牌党建项目“六福工程”做到深入人心;创新开展“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系列活动;进一步抓好互联网+党建工作,服务并引导好社区“失地农民”向“新市民”转型过渡,将滨河湾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型社区、失地农民的理想之家和幸福之家。

滨河湾社区中小学生参加“感受社区大家庭”活动

“来到社区,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家庭,这个家庭可以回味乡村生活,也有自己的家教家风。希望通过社区的做法,让咱居民都能找到家的感觉,都能感受到社区之家的温暖。”

社区书记李晓红表示,通过社区这一系列“家”文化的打造,社区居民走得更近,“家”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今朝勤洒辛勤汗,秋将不负春耕耘。经过多年努力,滨河湾社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13年11月,滨河湾社区被定为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联系单位。社区先后荣获“沈阳市和谐社区建设先进社区”“沈阳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沈阳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国家民政部政权司司长徐立,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长辛桂梓,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沈阳市政府副市长祁明,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和平区委书记冯守权等领导,以及上海市、宁波市、大庆市、河北省、西藏那曲地区等领导,先后来到社区进行考察和调研。

滨河湾社区召开业主代表大会

滨河湾社区门前长廊

幸福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社区的先进事迹多次被省市电视台、《辽宁日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等媒体报道。这将进一步激励滨河湾在争创全国和谐社区,争当辽宁省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文明祥和、邻里和睦、志愿奉献、环境优美的特色社区的征程上,阔步前行,再创辉煌。

编后感言

滨河湾社区是一个新崛起的社区,它新就新在环境新,居民新,书记也新,工作上更加创新。

把弘扬家风建设和建立和谐小区相融合,通过六个方面的工作层层展开,一步一步地深入到每户居民,进而全方位地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型……思路和做法都非常清晰。适应新特点,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让社区建设稳步推进,不留死角。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让这个社区在短短几年中各项工作名列前茅,一举跨入省市的先进社区。这个社区的成功经验,值得思考与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