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闵行区人口总量

闵行区人口总量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闵行区抓住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城市空间形态有了极大的改观。闵行区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上海经济开发重点区域和人口的重要导入区。与此相关,闵行区的人口结构表现出常住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和外来流动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并存的态势。
闵行区的发展特征_从管控到服务 城市治理中的“城管”转型

闵行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区的西南部,区域南北跨度较长,形似一把“钥匙”镶嵌在上海市地域腹部(见图6-1),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与奉贤区隔江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相连。闵行区面积370.35平方公里,2014年底共辖有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 共1 34个村民委员会、4 21个居民委员会(见表6-1)。

图6-1 闵行区地理区位

表6-1 闵行区街道(镇)情况汇总(2014年)[1]

续 表

1.城市化发展特点

闵行区紧临上海市中心,区域面积较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北跨度长,中间隔着黄浦江,郊区范围较大。这些空间特点既是闵行区发展的优势,也是其面临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闵行区抓住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城市空间形态有了极大的改观。从人口与居住空间而言,作为上海市人口的重要导入区,闵行区既发展了大面积的高档国际社区和私人别墅,也有成片新开发建设的商品房,还有不少动迁基地。这些建筑与原有的各式老公房、农村的房宅和老街镇上的传统民居共同构成了闵行区多样化的居住景观。

与此同时,作为上海西南传统的工业基地,外来务工人员多,不少街道(镇)户籍人口远低于外来人口,呈现出典型的人口结构倒挂格局。在城市化飞速推进的大规模开发与建设时期,闵行区工地多、民工多,从事各种服务业的外来人口多,这个庞大的外来群体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谋生手段较单一,他们工作和生活在闵行区广阔的城郊接合部、建筑工地、郊区、农村等地带,带来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也对闵行区的城市管理及运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包括: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与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城市面貌清洁整齐与设摊维持生计的矛盾;政府刚性管理与公众要求多样的矛盾等。

2.人口结构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进入大开发、大发展的新阶段。闵行区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上海经济开发重点区域和人口的重要导入区。与此相关,闵行区的人口结构表现出常住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和外来流动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并存的态势。2006—2014年,闵行区常住人口由182.48万人增加到253.95万人,增长了39.17%,年均增加4.89%;外来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从43.91%上升到48.01%(见表6-2、图6-2)。

表6-2 闵行区人口结构统计(2006—2014年)[2] 单位:万人

图6-2 闵行区人口结构(2006—201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