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学生的午餐,你吃过吗?

日本学生的午餐,你吃过吗?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余年过去了,食育已经成了日本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据调查显示,日本已经将简单的一顿午餐发展成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饮食科学、饮食习惯、饮食道德和饮食文化教育,以此可见日本教育工作者的良苦用心。作为回报,日本学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尤其是身高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增长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也获得举世公认。在我们看到日本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和做法时,也不应忽视其背后的文化支撑。
快乐就餐_感受细节中的中日文化

孙 瑶

最近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班里学生吃午饭时,教室内各种不和谐的声音此起彼伏:

“今天的饭怎么有茄子啊?我最讨厌吃茄子了。”

“今天的米饭太难吃了,不吃了我去买份泡面……”

“这周的饭就今天的还算合胃口……”

埋怨和不满的情绪在教室蔓延,并不断互相传染和感染。“众口难调”这个词用来形容学生吃午饭的情景最贴切不过。看到学生浪费粮食倒掉半盒米饭、饭不合口味不吃午饭时,我总是冲出来教育学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学生听完当时确实能认识到错误,但整体上却收效甚微,浪费现象依然存在。直到有一天吃午饭时,我倒掉了半碗不爱吃的芹菜,我才意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依然挑食,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学生不浪费粮食?日本的孩子挑食或者剩饭时家长和老师怎么办?

在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教育名著《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学生们每次吃饭前,总会集体合唱一首校长用英文儿歌《划船歌》改编的《吃饭歌》:“嚼,嚼,嚼哟!吃的东西要细嚼慢咽哟!要细嚼慢咽哟!……”唱完以后再说声:“我开吃啦!”然后学生们一起开吃“海里的东西”和“山上的东西”,并且吃得有滋有味。这样的学校午餐并非理想化的虚构,而是学校生活的一个真实片断。

日本人吃饭前习惯集体行礼,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表达感恩的一种方式)后再开饭,这也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并在学校得以发扬和拓展,如上文提到的《窗边的小豆豆》中说的《吃饭歌》。而我参加LABO野营时,每顿饭开始前,没有孩子会提前动筷子,饭前集体唱首五四三二一开饭歌。有一次在等待的过程中我无意识地拿起香蕉吃了一口,坐在旁边的小学生偷偷告诉我:“瑶,这个现在不能吃哦!”我立马惭愧地放下了香蕉。对日本孩子来说,集体吃饭时的礼仪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唱歌本身就是活跃气氛和调动积极性很好的方式,通过唱歌这一欢快的活动,让孩子有个愉快的开始,吃饭就变成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吃完饭后,会有剩下的水果和牛奶等,这时候我静静地观察着它们如何被分配。负责人大声说:“只剩3根香蕉了哦!还有谁想吃?”还能吃下的几个孩子积极地举起了手:“我!我!”“那石头剪子布吧!”几个孩子站起来,像是领奖般自豪,其余的孩子则好奇地关注着谁会获胜。最后胜利的3个孩子开心地分享了3根香蕉,输掉的孩子叹了口气就回来了,运气不好嘛。一顿饭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1954年,日本国会通过《学校供食法》,明确规定在全国施行义务制教育的中小学校推行学生营养午餐,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与促进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50余年过去了,食育已经成了日本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日本学校午餐的食物选择以营养均衡、种类丰富为原则。比如我在学校看到的一份午餐,包括米饭、一荤一素两种菜、一碗豆腐酱汤、一小盒牛奶和一份水果。学生的午餐盘中,食物颜色鲜艳、搭配和谐,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有时,老师还会让孩子们进行艺术化的描述或想象,产生美的联想,爱上自己面前的食物。传统上,日本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很少有油炸食品。学校午餐很好地保留了这种传统饮食习惯,其理念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在幼年形成,并影响人的一生。

据调查显示,日本已经将简单的一顿午餐发展成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饮食科学、饮食习惯、饮食道德和饮食文化教育,以此可见日本教育工作者的良苦用心。作为回报,日本学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尤其是身高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增长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也获得举世公认。食育理念,作为日本的软文化之一,其在学生营养午餐上的贯彻从身体和精神上惠及了一代甚至几代日本人。在我们看到日本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和做法时,也不应忽视其背后的文化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