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所有的学者使用“现代化”一词的含义各有区别,但几乎所有的学者均把“现代化”看作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目前,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现代化的初期或中期。现代化问题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新的研究视角要求对什么是现代化作出符合历史角度的新界定,而且要求有一套动态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罗先生的《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出色地回应了这些需要。这一切,不仅拓宽了现代化研究领
现代化的概念_印度现代化研究

在中文中,“现代”是一个上承“近代”下连“当代”(有时是包含“当代”)的时间概念。在中国学者编写的各种版本的《世界通史》中,常常把“现代”与“近代”的分界线定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或者较为笼统含糊地说是20世纪初,而“现代”与“当代”的分界线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或曰20世纪40年代中叶。而在西文中,“近代”与“现代”常常是同一个词(英文、法文均为Modern),日文为“近代”。它是一个与“古代”(Ancient)和“当代”(Contempotorary)相区分的时间概念。西方学者中有人认为“现代”始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发端,也有人认为始于15、16世纪宗教改革(Reformation of Religion)运动的开展、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产生或地理大发现(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y)后,世界市场(World Market)的初步形成。至于“现代”和“当代”的边界线,有人认为是20世纪40年代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有人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更合理,理由是后者正是西方现代化基本结束、向后现代演变的转折时期。

自从现代化理论提出以来,人们不再把人类历史简单地以一个历史事件或标志来划分先后了,而是把人类历史看成一个渐变的过程。“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应运而生。

“现代化”一词最早是1951年6月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创办的《文化变迁》杂志社在芝加哥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用该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而比较明确、系统地研究现代化进程的早期著作是1958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写的《传统社会的消逝》。虽然所有的学者使用“现代化”一词的含义各有区别,但几乎所有的学者均把“现代化”看作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根据韦氏辞典,英文modern是形容词,大约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没有领域限制,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后的时间。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当然,必须指出,各国对现代理解的时间是不同的;西方一般把历史大致分为古代(公元600年以前)、中世纪(公元600—1500年)和现代(1500年以来)等三个阶段。中国学者一般把历史大致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19年)和现代(1919年以来)等三个阶段。

英文modernize是动词,大约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

英文modernization是modernize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基本含义是:(1)实现现代化的过程,(2)实现现代化后的状态。它不仅包括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还包括将来发生的多种多样的新变化。所以,“现代化”一词内涵很丰富。简单地说,“现代化”既可表示一个“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发展过程,也可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最新变化。

这样,从14世纪或16世纪开始,世界就进入了“现代化”进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18世纪工业化的兴起才真正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这个进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大体上至20世纪70年代已经完成。20世纪70、8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就进入了“后现代化”(Postmodernization)或“后工业化”(Postindustrization)时代。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进程大多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的国家甚至迟至20世纪末期。目前,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现代化的初期或中期。

现代化问题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一批学者(美国人为主)或是从发展经济学,或是从发展社会学,或是从比较政治学,或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此后,更多国家的学者参加进来,使它成了世界学者共同关心的热门课题。罗荣渠教授的《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编》及一系列关于现代化的论文,是中国学者在这个领域向世界学术界奉献的第一批硕果。其重要价值在于:在异彩纷呈的现代化研究中,罗先生独辟蹊径,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历史进程立论和定位,不是静止地而是动态地,不是就单个侧面而是全方位地审视现代化问题,探索它的起源和在世界逐步扩展的过程,总结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新的研究视角要求对什么是现代化作出符合历史角度的新界定,而且要求有一套动态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罗先生的《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出色地回应了这些需要。在《现代化新论》序中,他说:“现代化的内涵包罗丰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各取所长。本书是从历史进程立论的,因此对现代化进程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组织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这样,罗先生就把“现代化”界定为一个有特定历史内容的全球大趋势,把它从一个超时空的不确定的概念变成一个有明确内容的科学范畴。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图式论、阶段论、动力论等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作了新的探讨,提出了以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中轴的新发展观,即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作为现代化研究的宏观理论架构;他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建立了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一套相应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在《现代化新论》中,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作了宏观考察和概括,并运用了自己的理论,重点分析了中国从近代起开始的艰难的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化新论续篇》中又着重总结了东亚国家的经验,具体说明发展中国家各有自己的国情,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这一切,不仅拓宽了现代化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开创了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新角度,从而也使他的现代化理论和观点有别于西方学者。现代化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受到国内学者广泛重视。罗先生的研究成果很快得到我国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在他的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鼓舞下,投入这个新领域的研究者们有的偏重理论层面,进一步发挥《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中的基本理论观点;有的着重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做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这样“两路夹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理论研究是为实证性研究提供指针的,现代化作为一个新问题,需要理论创新和不断充实;而理论的创新和充实只有靠从大量实证研究中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同时研究,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迄今我国学者出版的论著中,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我国的现代化和东亚地区的现代化,对其他地区的研究尚嫌薄弱。印度和南亚地区就属于后者。虽然对它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各侧面的研究都有不少超过,但从现代化的角度综合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印度是一个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极端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印度的国情与我国虽然不同,但也有很多共同点,在现代化进程中两国会遇到很多共同的问题。关注印度的现代化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丰富、充实现代化理论研究,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也大有裨益。我们在这方面做出的初步尝试,在理论上不敢奢求有什么创意,但求能在实证研究方面做到记述翔实,总结深入,为这个地区现代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铺垫一块小小的路石。

印度现代化指的是印度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重点是印度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国家整合和世俗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