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关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划分仍然以具有感官欣赏价值的有形旅游资源为主,而并未包含乡土民俗、民族风情等具有体验价值的无形旅游资源。当然以调查为目的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有其时代价值也有其局限性,并未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纳入其中。
旅游资源分类现状及局限_边界与利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研究

1992年由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提出了一种以旅游资源普查为目的的应用性分类方案。该方案主要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状态、旅游资源特征指标的一致性、旅游资源的类型之间有明显的排他性等原则进行分类,共划分为6类74种基本类型。

关于自然景观的有关界定《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里的表述已经非常清楚。它将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分为四大类:地貌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天气气象类和生物景观类。

而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人文旅游资源则包括:①古迹与古建筑类包括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军事遗址、古城遗址、宫廷建筑群、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殿堂、楼阁、塔、牌坊、碑碣)、建筑小品、园林、景观建筑、桥、雕塑、陵寝陵园、墓、石窟、摩崖字画、水工建筑、厂矿、农林牧渔场、特色城镇与村落、港口、广场、乡土建筑、民俗街区、纪念地、观景地等;[14]休闲求知健身类包括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等;③购物类包括市场与购物中心、庙会、著名店铺、地方产品、其他物产。②

此外,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其中“(二)参与型旅游资源、(三)购物型旅游资源、(五)文化型旅游资源、(六)感情型旅游资源”等类型旅游资源完全可视作文化类旅游资源。这几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一是购物类旅游资源,它是旅游活动中的典型消费行为;二是体验类旅游资源,主要通过参与一些民族民间活动,如品味美食、放牧渔猎、传统竞技、家访寻根、节庆活动、集市贸易等,体验民族民间风情;三是文化类旅游资源,包括各类民俗风物展示展演,博物展览、科学技术活动、文化教育设施等;四是情感类旅游资源,包括名人故居、名人古墓、各类纪念地等可供开展祭祖、探亲访友、怀古等旅游活动。由此可见《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关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划分仍然以具有感官欣赏价值的有形旅游资源为主,而并未包含乡土民俗、民族风情等具有体验价值的无形旅游资源。

此后,旅游界、学术界对旅游资源的含义、分类、价值、应用等在理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能够适用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基础上,于2003年出台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972—2003)[15]。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旅游资源分类如表3:

表3 旅游资源分类

续 表

续 表

从表3可以看出,《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已经丰富了人文类旅游景观资源的调查和评价范围,在 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子目录中的“EAA人类活动遗址EAB文化层EAC文物散落地EAD原始聚落”等;FA综合人文旅游地子目录中的“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FAE文化活动场 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FAG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等;HC民间习俗子目录中的“HCA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HCB民间节庆HCC民间演艺HCD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HCE宗教活动HCF庙会与民间集会 HCG饮食习俗 HCH特色服饰”等,基本上属于传统文化类旅游资源的范畴。

当然以调查为目的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有其时代价值也有其局限性,并未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纳入其中。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及消费者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出行方式也正在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过渡,其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验、探秘旅游逐渐成为热点。而西部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也的确成为我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开发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为使旅游资源开发能够有序、权益清晰、平衡保护与利用,确保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有必要完善上述普查规范和分类、调查、评价方法,对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从内容上、属性上进行准确划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