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西线工程之争

大西线工程之争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否定大西线的同时,这一报告肯定了现有东、中、西线三条线路调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争论不休的大西线方案,提供了解决中国干旱问题的一种战略思路,但争论双方都没有严密的调查与数据,轻易肯定或否定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大西线工程之争_玉门关和玉关道

4.大西线工程之争

乐观的大西线工程考察报告,被同年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所反对。以钱正英、张光斗为首的43位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作出的《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认为,各种“大西线”方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就我国未来16亿人口的发展形势看,也没有大开荒、大移民以至兴建“大西线”的现实必要性。对内陆河,只能依靠当地的水源,包括当地的调水工程。对黄土高原,不是没水,而是没有能力用水。对黄河源区,是加强保护问题,不要再破坏了。西北是干旱区,江南是湿润区,各有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塞北变江南”违反自然规律。在否定大西线的同时,这一报告肯定了现有东、中、西线三条线路调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其他反对意见有:筑300米以上的高坝,国际水利界尚未解决技术难题;高原施工中的泥石流、高寒缺氧、岩爆、岩石的放射性、高原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该地频繁的地震等都是难点;大西线施工难度要投资一万亿而不是两千多亿,国力上还是成本收益上都要慎重。另一种意见认为大西线理论上有缺陷,实践中行不通,黄河水在山谷中,水入黄河,山地仍只能望河兴叹;西部要以粮食换森林,高价种粮不如不种;不能以人造生态环境损坏自然生态;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不是调水,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另有人更担心的是雅江可能是世界上已很少有的生物进化中心,筑坝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打断生物本身的进化。

郭开及其支持者则认为,雅江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这里生物系统的自身修复功能极强,筑坝蓄水会淹没一部分生物,但受水地区改造沙漠等巨大的生态效应更大。成功修建了青藏铁路和三峡大坝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在解决高原筑坝、打隧道、保护生态、抵抗各类高原病等方面,我们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他们估算的大西线工程量,不像一些专家说的无法实现,6~8年即可完工,“如果中央有朝一日把建设大西线交给我们,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任务”。

争论不休的大西线方案,提供了解决中国干旱问题的一种战略思路,但争论双方都没有严密的调查与数据,轻易肯定或否定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中科院马宗晋院士主持召开的学术会议达成共识,呼吁由国务院牵头,各部委联合,召集多方专家组建“关于深化西线调水决策前期研究”调查组,立项调研有关问题,推动大西线方案进入国家论证层面。

【注释】

[1]《汉书·地理志》;谭其骧:《中国历史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3年。

[2]《汉书·地理志》。

[3]岑参:《赠酒泉韩太守》诗。

[4]《西夏书事》卷11。

[5]《汉书·地理志》。

[6]中科院治沙所:《河西地区水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1992年。

[7]甘肃治沙研究所蔡宗良说。

[8]马鸿良、郦桂芬:《中国甘肃河西走廊古聚落文化名城及重镇》,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0月。

[9]《汉书·西羌传》。

[10]武文军:《西北城镇衰落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