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瓜州玉门关遗址

瓜州玉门关遗址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苜蓿烽也是玄奘从瓜州出玉门关西行的第一烽,第二烽在西北50公里处,今名石板墩。[5]侯晓星:《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第63~65页。[31]侯晓星:《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38]李正宇:《新玉门关考》;李并成:《东汉中期至宋初新旧玉门关并用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第130页。
瓜州玉门关遗址_玉门关和玉关道

6.瓜州玉门关遗址

唐玉门关地点之争不休,既与晋昌县的定位有关,也与关城遗址被毁有关。1728年(清雍正六年)在这座汉昆仑塞、隋常乐县、唐晋昌县城的故址上修筑了双塔堡,把玉门关遗迹压在下面。1958年在乱山子山口拦河筑坝,双塔堡又被双塔水库淹没于水下,只有在开库灌田时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堡址才能露出水面。故而除了若干烽燧,玉门关的“其他遗迹悉化烟云”,为后世所不知。

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之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南山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千重山嶂即乱山子,平地拔起,相对高度200米,宽4~8公里,东起双塔堡,向西南延伸至敦煌,全长200公里。双塔堡四周山顶、路口、河口等要隘处,至今仍保存烽燧13座。位于疏勒河北岸的有高皇庙墩(堡东北4公里)、二个墩烽(堡东北7.3公里)、双塔北烽(水库大坝北偏西1.5公里)、西大墩(水库大坝西北1公里)、总干渠分水口北部烽(水库西偏北4公里,疑为唐苜蓿烽),疏勒河南岸有月牙墩(堡东7公里)、乱山子七烽(均位于堡西南数公里的乱山子上)等。

双塔堡挟山带河,古道绵延,几路烽燧辐射,玉门关恰当其位。堡北沿疏勒河岸有东西向烽线延伸,堡西北至哈密有沿唐莫贺延碛道烽线延伸,堡南有烽线伸向锁阳城。西大墩靠近路口;双塔北烽四周曾出土陶片、五铢钱、铜箭头等文物;总干渠分水口北部烽位于河北岸一座风蚀土台上,烽周围有文物出土,烽南500米靠河岸为一平坦草地,杂生苜蓿、冰草、芨芨,烽四周环筑围墙,似为驿站。唐边塞诗人岑参《题苜蓿烽寄家人》诗“苜蓿烽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是实地实写。他于749年(天宝八年)随高仙芝赴安西(新疆南疆安西都护驻地),途经此地。苜蓿烽也是玄奘从瓜州出玉门关西行的第一烽,第二烽在西北50公里处,今名石板墩。

【注释】

[1]《史记·大宛列传》,又见《汉书·张骞传》。

[2]《资治通鉴》。

[3]《史记·大宛列传》。

[4]《史记·大宛列传》。

[5]侯晓星:《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第63~65页。

[6]赵评春:《西汉玉门关、县及长城建置时序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第46~54页。

[7]《汉书·西域传》。

[8]《汉书·西域传》。

[9]《汉书·西域传》。

[10]《汉书·西域传》。

[11]《汉书·西域传》“车师后城长国传”亦记。姑句的下场很惨,被匈奴递解回汉,被即将篡位的王莽“杀一儆百”。

[12]纪宗安:《丝绸之路新北道考———兼谈玉门关址的东迁》,《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1期,第96~108页。

[13]李正宇:《新玉门关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第1~13页。

[14]《后汉书·光武帝纪》。

[15]《后汉书·臧宫传》。

[16]《重修肃州新志》第40页。

[17]《重修肃州新志》第218页。

[18]《重修肃州新志》第218页。

[19]《重修肃州新志》第35页。

[20]《重修肃州新志》第214页。

[21]《重修肃州新志》第218页。

[22]《史记·大宛列传》。

[23]《资治通鉴·汉纪》。

[24]《后汉书·西羌传》。

[25]《汉书·地理志》。

[26]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

[27]赵评春:《西汉玉门关、县及长城建置时序考》,《中国历史地理丛论》1994年第2期,第46~54页。

[28]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民国25年;沙畹:《斯坦因在东土耳其斯坦沙漠所获中国文书考释》,1913年,英国;王国维:《流沙坠简序》,中华书局,1984年,第821~822页;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1年;陈家梦:《玉门关与玉门县》;向达:《两关杂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出版社,1957年;侯晓星:《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

[29]侯玉臣:《汉玉门关与西域南北道》,《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40~42页。

[30]李正宇:《新玉门关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第4页。

[31]侯晓星:《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

[32]李并成:《五代宋初的玉门关及其相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2年第2期。

[33]李并成:《历史上的三处玉门关》。

[34]《后汉书·明帝纪》。

[35]《后汉书·西域传》。

[36]《后汉书·窦固传》。

[37]《后汉书·明帝纪》。

[38]李正宇:《新玉门关考》;李并成:《东汉中期至宋初新旧玉门关并用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第130页。

[39]黄石林、朱亚臣:《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68页。

[40]林梅村:《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简文的某一种解释》,文物出版社,1984年。

[41]纪宗安:《丝绸之路新北道考实,兼谈玉门关址的东迁》。

[42]《旧唐书》。

[43]《元和郡县志》,又见《新唐书》。

[44]《重修肃州新志》第28页。

[45]《隋书·裴矩传》。

[46]《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

[47]唐代岑参诗:“苜蓿烽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48]敦煌遗书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三,武周万岁通天元年至开元编修。

[49]马鸿良、郦桂芬:《中国甘肃河西走廊古聚落文化名城与重镇》,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0月。

[50]李正宇《:新玉门关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