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里山下的我们(原创诗歌)

家里山下的我们(原创诗歌)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弹腿——踏脚,便也随着陕西渭南菜园子村的迁徙,来到了宁夏泾源县香水镇的园子村。这男子名叫马志勇,天生残疾,没有双手,靠讨饭度日。这是民间搜集到的关于踏脚的传说,其间透露的信息,除踏脚是一项民间武术外,我以为还有反抗欺凌、不甘屈辱的民族性格与精神。
飞脚而踏_发现宁夏

9.飞脚而踏

作者:杨咏

夏季,六盘山下的泾源是赏心悦目的,它不似西海固广大地域里的荒旱贫脊,而是另一种秀美与静谧。它是绿色的,柔软的绿,绿茸茸的山峦就在眼前,山坡上种着土豆与蚕豆,山涧里长满了蓬软的植物。人的瞳仁绿了,人的呼吸绿了。又有一些美丽的名字围绕着这些柔软的绿,香水河、胭脂峡、野荷谷……一切都让久在西北干旱内陆的人们感到意外与感恩。

村子便在这样的一片绿里。它静落在泾源县城东五公里的香水河边,掩映在树木高大的枝叶下,我走过它的小桥了,走上它土色的小径了,看到它淡黄色的土坯、黑褐色的屋瓦了,却依然听不到它的一丝声息。“人都在场上呢。”随行的泾源县文化局局长咸国英告诉我。正逢麦收,村民们都忙着地里的活计,这时候的天,说话就变,逢着像这几日的好天气,人的心气都在地里了。

这村子有二百四十年的历史了,是清同治年间被清政府自陕西渭南地区强迁于此,那时村名为菜园子村,迁于此便也叫园子村。附近的羊槽、上桥、下桥,还有更多的村子,都有着与园子村同样的往事。二百四十年过去了,这地方也繁衍了四五代人,但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都知道自己是陕西的回回。

这是一段历史,一段西北回回久记于心的历史。1871年,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清廷为“百年之安”,孤立、削弱和限制回回,强迫大批陕甘回族离开故土迁于新的荒僻地区。清廷将新的回民聚居点选在人迹断绝的偏远地区,远离城市和道路要冲。在距离甘肃省华亭县西北一百多公里的化平川与圣女川中间,也即今日的泾源县,安插了老弱病残的陕西回回两万多人。

这些被强迁的陕西回回里,因为和清廷官兵、地方团练打过仗,不少男人都会武术,拼斗起来,七八个人也近不了他们的身。他们用的是“弹腿”功夫,后来改称为“踏脚”,扫、转、踏、踢起来,杀伤力颇大。败了仗,但身上的功夫还在;离开了故乡,但祖辈留下来的拳勇之气犹存。这样,弹腿——踏脚,便也随着陕西渭南菜园子村的迁徙,来到了宁夏泾源县香水镇的园子村。又恰逢几个功夫好的弹腿高手,都是马姓男子,都是渭南菜园子村的族人,都是在一个清真寺礼拜的信众,所以到了今日,也唯有香水镇园子村的踏脚传承了下来,而其他一些村子,会的只有零零星星那几个人,但踏起来不像园子村这边,气势与套路都像模像样。

男人们喜欢在打麦场上踏,冬闲了,或者一日的劳碌结束了,便聚在谁家的场上,一对一,一对二,或是一对三,甚至还有家庭与家庭对踏。多是年轻人踏,老人在旁看,看到不对了,就上前说些要领,而孩子们多在一旁看,边看边学。一代代的,就这样传了下来。现在,村子里三岁的男孩子都能在人冷不防的时候,突然来一个“扫地转”,但如果你再让他来一次,他一定羞红着脸,钻到屋子里。村子是园子村四队,我们在场上找到的多是些年长的老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了。但幸运的是,两名村子里的踏脚王马军文和马六三专程从河南回来帮助家里收麦子,我们在场上见到他俩,他们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膛满是憨厚的笑容。当最初的羞涩过去之后,他俩一对一地表演起来,旁边观看的老人们呵呵笑着,他们大概满心感慨,当年也曾这样矫健过。其实老人们心里是痒痒的,刚开始请他们为我们踏上几脚,总是以年纪大为由推辞,但是经不住央求,几位老人也踏了起来。光线透过老人的银须,微风拂动老人的衣襟,还有一旁不用央请便自动踏来踏去的孩童。只有进入村子里,才知这静谧的村庄原本涌漾着一份代代相传的热情。

虽然未曾见到村里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在麦场上你踏我躲、弹转扫跳的盎然情景,但离开村子的时候,我仿佛听见了来自麦场上男人们腿脚下的豁豁风声,以及笑声与赞叹声,沉寂的村庄显然热闹多了。

月光下,一方贫穷却洁净的院落里,一个没有双手的男子闪躲腾挪,凭一双腿脚,转踏高踢,燕翻平扫,招招起声,式式带风,不见一丝懒散与分心。这男子名叫马志勇,天生残疾,没有双手,靠讨饭度日。清顺治年间的一天,回族青年马志勇上街讨饭,遇到一群无赖,将之围攻毒打,幸好一位路人相救,马志勇才免于非命。马志勇伤势好转后,这陌生的路人向他传授了一套用脚防身的功夫——弹腿。这套用脚防身的武功有“左右飞转”、“腾空斜刺”、“前蹬后扫”、“灵巧关门”、“跛脚平蹬”、“上突下防”等十多种招式。自此,渭南地区菜园子村的回族人便兴起了“弹腿”。

这是民间搜集到的关于踏脚的传说,其间透露的信息,除踏脚是一项民间武术外,我以为还有反抗欺凌、不甘屈辱的民族性格与精神。

事实上,另一个传说把踏脚的时间推至更远。传说唐“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请波斯军平定内乱,留波斯军驻足长安。波斯军队的军营门前都扎有花门,在花门前习武练兵。练兵休闲之际,波斯军人在娱乐中表演一种舞蹈艺术,长安人观看后称为“花门踏脚”。后来,由于军队全为男性,这支军队要求回家,但因路途不便,朝廷也有意留其在长安安家落户,就在庙会中为军人选了妻。“回回”军人选长安汉女为妻后,大批穆斯林在这里安家立业,传教习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南拳北腿”。

历史上,回族由于受历代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歧视压迫、文化上的封锁,加之宗教上有“禁乐”的束缚等,回族的歌舞乐得不到发展,而对“崇尚习武”却极为提倡。早年,“踏脚”作为武术运动有完整的套路,攻击性很强,如平踏、后转踏、扫腿裹脚、顶脚、高转踏、连环转踏、顶腿、跛脚踏、后关门、燕式跳踏等。在回族习俗中,习武的男青年在沐浴礼拜之前,先打上一套拳脚,活动健身后,再去沐浴做礼拜。

到了今天,踏脚已转变成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日常生活里,人们踏脚时会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只准踏,不准踢;只准动脚,不准动手;踏脚时,不准任何人在脚底钉钉子;不准有意伤害对方的要害部位;如果无意中踏伤对方,对方包括家人都不能责怪;如果把对方踏倒,要立刻停止,等对方站起后再踏,不允许乘人之危,袭踏对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