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发现了溶洞

我们发现了溶洞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带着采回来的样石,我们找到了宁夏地矿局离休高级工程师刘时雨。根据我们拿来的样石,刘工初步断定,这是一个发育不太完全的溶洞,由于降水稀少,石钟乳形成较小,不能与南方地区的溶洞中的石钟乳相提并论,不过在贺兰山这种地质与气候条件下形成这样大的溶洞,已是很难得了。
我们发现了溶洞_发现宁夏

4.我们发现了溶洞

作者:肖鹏

好大一个洞

img55

宁夏境内罕见的溶洞

一大早,随便吃了点干粮,队员们就出发了。因为先头部队已经到了洞口,后面的人大多有些懒散,但听到老詹的呼喊,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个刺溜溜地往前蹿。经过一段有惊无险的攀登,终于来到一个更为开阔的地带,大家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时大家也可以看到已站在溶洞口的老詹。继续向上,梯田式的山体把我们轻松地送到了洞口。等真到了洞口,大家才发现,洞口夹在半山腰一个灌木丛生的地方。

洞内的阴气让先进去的队员打了个寒战,只得出来让身上的汗消消,否则这一热一凉交攻,还不得发起高烧?洞内确实冷,也就零上五六度,穿着毛衣刚合适,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队员们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一步一挪地下去。岩壁上的奇异岩貌让队员们惊异,顶壁上倒挂的乳状石,那些弯弯结结的瘤状石,还有顶上的渗水……这时,我们凭直觉确定,此洞应该是有价值的。当时由于准备不足,手电电池快用完了,队员们衣服也太单薄,不敢在洞中逗留太久,匆匆出来,在阳光下晒晒,驱驱寒气。

看到这儿,你一定最想知道这洞有多大。这么说吧,深有七八十米,最高处二十米,宽处十五米,当然这只是队员们的目测。

宁夏罕见的溶洞

回来后,笔者分别拨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局和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局的电话,两边都肯定地说,从来没有在贺兰山区发现过溶洞,就是岩洞,探得的也仅是十平方米左右。但是,到底是不是溶洞,还有待于专业人员的鉴定。

带着采回来的样石,我们找到了宁夏地矿局离休高级工程师刘时雨。刘工一见到样石,便肯定地说,是石钟乳无疑。他说,像宁夏地区所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石钟乳的形成非常不易,可以说,极为罕见。形成溶洞起码应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大量的碳酸钙(石灰岩),二是丰沛的降水。加之合适的地貌和适时的淋滤,才可能形成溶洞。根据我们拿来的样石,刘工初步断定,这是一个发育不太完全的溶洞,由于降水稀少,石钟乳形成较小,不能与南方地区的溶洞中的石钟乳相提并论,不过在贺兰山这种地质与气候条件下形成这样大的溶洞,已是很难得了。听了这些结论,我们感到历经艰辛寻找到的溶洞还有些价值。

寻洞

可能真的是好事多磨,寻洞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大约两年间,先后五次探访,一个存在于本报摄影记者老詹记忆中的溶洞才真的出现在我们的眼中。

1982年,还在驻宁某部服役的老詹(那时是小詹)与战友们执行任务时,偶尔发现了此洞,当时,洞之大让他们惊异,洞壁上的棱棱角角也让他们发生争议——到底是不是溶洞?这个疑问一带就是二十年。虽然前两年,老詹领着同事依着记忆重踏故地,但都是无果而归。今年,本报踏访山野小组成立后,有着丰富野外探险经验的老詹自然成了主力,寻洞的想法不时地冒出。三月寒意未尽时,队员们就急不可耐地赶赴山中,岂料天公弄人,忽降大雪,白雾封山,谁还分得清是哪个山头,更别提在群山中找那约一平方米的洞口了。

这样,位于贺兰山某沟内的溶洞便成为队员们心中的梗结,说什么也要找到它。6月14日,十名不折不挠的队员抱着寻不到洞不回来的决心上路了。沟内雪化路现,没有泉水,只有历次泄洪积存下来的碎石,偶尔也有横亘在面前的石板,但对于历经登山训练的队员来讲不过是小菜一碟,队员们迈着羚羊一般的步伐跳跃在石块间,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腰。这次,领队的老詹气定神闲,环顾四周,确定了洞口的大致方位,便带领队员们向上冲。但在山头间绕来绕去,还是没有半点线索,体力不支的队员们索性坐下,看着老詹和另一名队员上攀。老詹在一块绝壁上攀援时,出现险情,那时上上不去,下下不来,还好,两名队员急中生智地用腰间的一根皮带救了险。险情解除,时已黄昏,本来说好下去扎营的老詹心有不甘,又绕过山梁。二十分钟过去,山谷间回荡起老詹兴奋的声音——找到了。

欣喜是难免的,雀跃是少不了的。老詹终于以事实证明了自己记忆的准确无误。好果慢品才有滋味,队员们还是决定下山扎营,第二天一早集体探洞。

img56

专家初步推断,这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溶洞

二次进洞拍摄成功

这些拍摄到的洞内景观图片来之不易。踏访小组的摄影记者和部分队员们经过二次进洞拍摄,才能向读者展现溶洞中奇特的景观。在黑漆漆的洞内拍出效果,对我们摄影记者是个考验。第一次进洞时,大家激动不已,进洞后摄影记者拿出自己手头的所有“家当”,对着洞内的景观进行“扫荡”式拍摄,回来后,发现拍出来的照片不是曝光不足,就是有些模糊。经过分析,才知道是我们带的设备不全。为了能拍出好照片,我们决定再次进洞去拍照片。为了节省时间,找到洞后回来的第二天晚上,这三位摄影记者连同另二位队员连夜摸黑进山,12点才到了宿营地,安营扎寨。第二天一早,带着三角架、头灯、照明灯、手电、蜡烛进洞拍摄。队员们使出攀岩本领摸索向上,并将这些照明工具放在岩石间的凹槽内,以期求得理想的照明效果。摄影记者采用长时间曝光和多次曝光的手法进行拍摄,终于成功。队员们击掌相庆时,才发现自己在洞内逗留了两个半小时,已冻得手脚冰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