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盘山回族舞蹈

六盘山回族舞蹈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节 六盘山回族舞蹈舞蹈是一门经过艺术加工,用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六盘山地区的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六盘山地区的回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踏脚舞。另外,流行在六盘山地区的回族舞蹈还有依据回族人民经商的特点编排的《袖里乾坤》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回族舞蹈。
六盘山回族舞蹈_丝路重镇——固原

第九节 六盘山回族舞蹈

舞蹈是一门经过艺术加工,用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在舞蹈艺术的园苑里,回族舞蹈和其他民族舞蹈一样源远流长,它伴随着回族的繁衍生息和文明进步持续发展,融入在回族群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回族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

六盘山地区的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回民族在中华大地的形成,回族舞蹈得到了发展和繁荣。早在西汉时期,由于西汉王朝和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作为回族乐舞的西域歌舞传入中国,又因丝绸之路经过固原,西域舞蹈很快就被六盘山地区的回族人民所接受。自唐代开始,阿拉伯、波斯和西域乐舞中都有回族舞蹈的历史痕迹。最为典型的就是西域回回舞蹈《胡旋舞》。到了宋代,西域歌舞广泛流传于市井民众之中,并由于波斯人经常出入丝绸之路的固原,在六盘山地区民间出现了波斯、阿拉伯和汉族民间舞蹈相混合的民族艺术,继而形成了回回歌舞。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更加促进了回回歌舞的发展,回族歌舞作为民族文化的标志,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信仰、审美追求等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存在并传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六盘山地区的回族群众,在日常生活劳作中广采博收,兼容并蓄,创作出了新时代回族歌舞语言,以展示回族群众的生命情感、精神风貌、民族性格、心理素质、民俗风情等。

流行于六盘山地区的回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踏脚舞。踏脚舞主要流行于泾源县,是由回族民间武术演变而来,融武术和舞蹈为一体,含有竞技成分的回族民间艺术活动,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舞蹈素材来源于回族群众习武强身的良好习惯。踏脚原名“弹脚”,据调查考证,早年生活在陕西渭南、西安一带的回族人民就流传踏脚,那时候踏脚属于武术项目,有完整的套路。回族男青年在沐浴礼拜之前,先打上一套拳,然后再去礼拜,这里的拳主要以脚和腿部动作为主,双手只起平衡身体,保护遮挡的作用,这里的拳就是“踏脚”或“弹脚”。踏脚时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即必须用全脚掌“踏”或用脚的外侧打或裹,而不允许用脚踹对方或故意伤人。“踏脚”常见动作步法主要有十种。一是平踏,平踏双方均抬右腿,向对方的身体踏去;二是后转,左腿半圈用脚跟打对方的身体;三是扫腿裹脚,弓步、后扫堂腿;四是顶脚,双方均抬左腿,脚掌相顶;五是连环转,连续转身向对方踏去;六是顶腿;七是高转,身体倾斜,左腿向空中后扫,同时转半圈脚打对方后背;八是跛脚,向前收腿跳起后,踏对方腿部;九是关后门,右腿伸向斜上方,踏对方臀部;十是燕式跳平踏,是进攻对方腰部和臀部,等等其他多种姿势和步法变换方法。踏脚的形式多种多样,多为两人一组对踏,技高胆大者也可1对2、1对3、1对4。通常为几组同时上场,各自为阵地对踏。踏脚时身体各部均为对方攻击的目标,动作幅度大,变化多,规律性不强,因此需要防身机敏,你踏我防,我踏你防,以袭击对方是否成功决定胜负。踏脚的整体动作没有规律可寻,但连续的“飞脚”“扫堂”“燕式跳”等动作形成了舞蹈动作的精华。

踏脚一般由回族男青年表演,身着小白帽、白衬衫、黑坎肩、绿裤子,动作整齐,快慢有序,表现了回族人民勇敢顽强、剽悍豪放的性格特征,展示了原生态舞蹈的艺术魅力。1988年,踏脚被提炼编排成为民间题材的艺术舞蹈登上舞台。1989年参加了宁夏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金奖。1990年,宁夏电视台、宁夏文联、泾源县政府又组织录制了百人踏脚,参加全国12个省区电视片交流活动。1991、1995、1999年分别参加全国第四届、五届、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均获得表演金奖;1996、1997年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获表演银奖。2005年列入宁夏唯一申报中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之一。2005年8月,由马秀英编导、马福海作曲,将民间舞蹈《踏脚》创作成男子群舞再次搬上舞台,参加“第一届宁夏文化艺术节专业表演艺术评奖”,荣获优秀剧节目一等奖。2006年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该舞蹈已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一书中。

另外,流行在六盘山地区的回族舞蹈还有依据回族人民经商的特点编排的《袖里乾坤》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回族舞蹈。

【注释】

(1)资料选自《固原历史文化丛书》。

(2)《民国固原县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