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安—凉州北道上的萧关

长安—凉州北道上的萧关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一系列的沿革记载表明,汉萧关故城址应在今开城附近。所以高平城乃是长城内侧扼制关门的第一座城镇。安定郡设置之后,一方面,萧关的防御作用相对减弱,另一方面,却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政治上、军事上提供了保证,战略地位也因此而重要。汉武帝曾数次“北出萧关”巡视边地。唐代沿袭秦汉时的萧关,目的是在重振秦汉萧关的雄风。
长安—凉州北道上的萧关_丝路重镇——固原

第三节 长安—凉州北道上的萧关

在古丝绸之路上现在还保存着众多古城镇关卡遗址。萧关就是其中之一,固原地区的萧关分为秦汉萧关和唐宋萧关。

秦汉萧关

秦汉萧关是古代关中地区西陲的重要关隘之一,它最先见于《史记·匈奴传》:“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孙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转至雍、甘泉。”《史记·孝文本纪》则作:“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部都尉。”《汉书·匈奴传·文帝纪》、苟悦《前汉纪》《资治通鉴》等,所记略同。又有《汉书·荆燕吴传》记吴王濞谋反,致诸王书有云:“燕王,赵王故与胡王有约,燕王北定代、云中,转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下。”李泰主持编撰的《括地志》中才记有:“萧关,今陇山关,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朝郡县之地(在原州平凉县界)。”(3) 唐代原州治在平高县,即今固原县址,平凉即今平凉县址,依文意,汉萧关在今固原—平凉之间。李吉甫撰成《元和郡县图志》记:“萧关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汉书》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是也”。唐平高在今固原县址,依文意,萧关故城在今固原东南三十唐里(4)

元代在今固原设开成路,后降为州。据明代景泰年间撰修的《寰宇通志》卷95,平凉府、开城县古迹门记:“开成路城,在开城县治东北百步,其地本宋之开远堡,后以安边堡并入,元立开成路于此,遗址尚存。”《寰宇通志》对开城县的记载,依据的是《开成志》,其书久佚,乃固原地区最早的志书(5),因而《寰宇通志》之记是很可靠的,元开成路城乃宋之开远堡址,其址在明开城县城东北百步,明开城县即今之开城。以上一系列的沿革记载表明,汉萧关故城址应在今开城附近。

从文献记载看,汉萧关并非长城关口,而是一座要塞城镇,直到唐、宋时期,故城犹存。北宋为了加强镇戎军一路的防御,修建过许多城堡,经过北宋的改建或重建,汉萧关故城就改成了宋代的开远堡,其时萧关故址虽存,城体必非旧物了。

就萧关的地理位置论,它位于高平川水(苦水,今清水河)上游,再南即是几条水的分水岭,路经萧关则分向各方:沿泾河谷南下,穿过弹筝峡(三关口峡谷),经平凉而趋长安;经萧关而东,沿今茹河谷可去古彭阳(古址在今镇原县东几十里);向西,越陇山(六盘山)取葫芦河路远通古秦州(今天水地区)。正因如此,萧关才是交通要枢,弹筝峡北口的屏藩。

萧关作为一个要塞的地位,随历史的演进而变动。据《史记·秦本纪》《后汉书·西羌传》及《资治通鉴》等记载,战国之时,秦国的西北边陲皆为戎族所居,及秦日益强大,乃逐步兼并诸戎,公元前272年秦国袭灭义渠戎,始于西北边设置陇西、北地、上郡,并沿边筑起长城,它就是《水经注》所记高平县北十五里的秦长城。长城横跨高平川水,而高平川水乃北地郡的天然南北通道。所以高平城乃是长城内侧扼制关门的第一座城镇。萧关不知始建于何时,但从地理看,它显然是为了控制几条道路,并形成对西北防御的第三道防线。

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充实,武帝决心打击匈奴,几经大规模征战之后,原驻今鄂尔多斯河西走廊的匈奴,先后退向漠北或降附汉朝,于是陇西、北地、上郡的边境上才基本获得了安定。在有利的形势下,汉朝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的西部置安定郡,以加强对高平川水流域的管理,并提高其防御能力。安定设郡后,武帝曾于元鼎五年、元封四年两度取回中道,逾陇山,北出萧关而巡视安定、北地郡,以至“新秦中”,即此可见当时萧关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后汉时期,史籍中虽不见有萧关的记载,但萧关道路的重要性却有增无减,西汉末年,隗嚣割据安定与陇西,光武自漆县出师,沿泾河西征安定,隗嚣先已命将牛邯守瓦亭,牛邯降汉,光武乃至高平,逾陇山进讨隗嚣于上邽(今天水)(6)。在这次重大战役中,要塞瓦亭(今瓦亭)第一次出现,牛邯守瓦而不守萧关,很得地势之要,瓦亭近在弹筝峡北口,汉军自南而来,掘瓦亭方能扼制其出路,与萧关相比,瓦亭乃是对山南防御的要冲。

下至唐代,原州至平凉道仍极紧要,但《新唐书·地理志》原州,平高县下记:“西南有木峡关。州境又有石门、驿藏、制胜、石峡等关,并木峡、六盘为七关。又南右瓦事故关。”七关之中业无萧关,而《元和志》则记萧关为故城,可见萧关至唐已废。

从以上叙述中得知,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秦时就有焉氏塞,它的设置是为了防秋,它就是萧关的前身。“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它的得名早于“关中”。秦以后,萧关的军事地理位置更为重要。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14万骑入朝那萧关,是当时轰动朝野的大事,由此可见北萧关就是扼制中原(关中)通往塞北乃至西域通道的雄关。

安定郡设置之前的萧关,发挥着西北地区军事防御的历史性作用。安定郡设置之后,一方面,萧关的防御作用相对减弱,另一方面,却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政治上、军事上提供了保证,战略地位也因此而重要。汉武帝曾数次“北出萧关”巡视边地。北地都尉孙卬战死于萧关,成为东汉末年班彪慕名凭吊的地方,并留下了《北征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历代文人写“萧关”“瓦亭”的诗文更是不绝于史书。

不难看出,当时地处三关口至瓦亭峡谷这一险要地段,虽非绝壁,但也险峻雄奇,是当时六盘山东麓边缘的重要屏障,这里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从泾河水南出的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整体防御体系。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潺潺,鸟语花香,天堑通途,是旅游的好去处。

唐宋萧关

秦汉萧关,是历史上的著名关隘。唐代沿袭秦汉时的萧关,目的是在重振秦汉萧关的雄风。但唐代除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三十里有萧关故城外,平高县北一百八十里处另有一个萧关县,前者是已废弃的要塞,后者则是唐代新设的县城,两者南北相距二百一十唐里,性质不同,决不可混淆。

《元和郡县图志》卷3原州下记:“管四县:平高、平凉、百泉、萧关。(中略)萧关县中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随他楼县,大业元年置,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废,别立萧关县,以去州阔远,御史中承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因取萧关为名。蔚茹水在县之西,一名葫芦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下。”

五代人所撰《旧唐书·地理志》记:“萧关,贞观六年置缘州,领突厥降户,寄治于平高县界他楼城,高宗时,于萧关置他楼县,神龙三年废他楼县,置萧关县,大中五年置武州。”北宋欧阳修所撰《新唐书·地理志》补记:“高宗改置他楼县,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同年改景龙)废他楼县,别于白草军城置萧关县(7),至德后没吐蕃。大中三年收复萧关县,五年于萧关置武州,33年后,中和四年侨治潘原(今平凉东四十多里)直到唐末。”

北宋在唐原州故地改设镇戎军,军城即唐之平高县城,现在的固原市原州区,据《宋史·地理志》怀德军条下记:怀德军北至通峡寨18里,通峡寨北至胜羌寨80里,胜羌寨北至萧关60里。按方位距离计算,萧关在怀德军以北158 里(8)。怀德军城,原名平夏城,后来明代曾加修筑,根据《清一统志》平凉府古迹门所记,地址就是今天原州区三营西北的黄铎堡古城。自黄铎堡古城沿清水河而北约158里,同心县城南有红古城,红古城位于清水河西。明万历《固原州志》记载,明人郜光先诗“早发三山,经饶阳抵红德城”中有联云:古戍萧关何处是?仆夫遥指在红城。这里的红城指的就是红古城。

从以上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唐萧关县城应在现在的宁夏海原县高崖的石峡口附近,宋萧关却在同心县南红古城,其实,石峡口要隘和红古城要隘都是宋萧关的军事设施,当均属宋萧关的遗址。岁月流逝,萧关当年的雄宏已成历史烟云,现在原州区在秦汉萧关旧址上重修萧关遗址,只是为了追忆当年金戈铁马年代萧关的雄风,以此聚拢历史长河中萧关在西北边地的重要军事地理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