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中国文化的开篇力作

世纪中国文化的开篇力作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珍珠。中国民间文化岁月悠久,而且培育出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文明从远古到现代,基本未曾中断,中国民间文化也始终在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之中生生不息地传承。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处于一个生死存亡、急剧濒危的危险情状之中。
世纪中国文化的开篇力作_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4.21世纪中国文化的开篇力作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人类寄希望于新的世纪有新的机遇、新的气象和新的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格局自新世纪以来,出现了全新的走势:更加复杂多变,更加充满挑战,更加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化多样性在新世纪成为最为引人瞩目的国际话题之一。文化多样性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的表征。经济交易、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把文化多样性推上了世界舞台的重要位置。人们更加趋同于这样的共识:越要世界化,越需民族化;越是经济全球化,越需文化本土化;越是现代化,越要多样化;越是科技化,越需人文化。

以2001年联合国宣布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标志,全球性的抢救濒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大潮已推波助澜滚滚而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生态受到广泛的关注,一种全新的文化保护理念扑面而来,一种全新的文化行动在全球启动。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它与遗址、景观、古建、古物、典籍等物质的、书面的、有形的、自然的遗产一样,是人类文化的另一半。它是生态的、动态的、活态的文化,也是口头的、行为的、无形的、无意的、无为的、民间的、传承的、传统的文化。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广泛地流布于任何地域和任何民族之中,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体文化和主流文化。21世纪是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时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因这个时代的经济转型、时代转轨、生活转化、社会转变而处于全面的濒危。口头遗产、民间文化、民俗传统、乡土艺术终于在21世纪得到了全世界的珍爱,获得了全球性的声誉,可以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记忆遗产(在中国是宫廷庙堂和“经史子集”)相提并论。但是在它获得全球认可之际,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全面濒危的绝境了。抢救和保护的课题在我们未及细细品鉴它们的意蕴时就摆在世人面前。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所反映的濒危情状看,主要原因和现象有:技术发展和旅游开发造成的危害,剧烈变革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威胁,工业化及农村迁徙带来的影响,现代化、都市化、交通发展、环境污染、城市扩充、旅游业的负面影响等,非物质遗产拥有者的移民或生活条件艰苦、传承人队伍萎缩、语言消失、种族歧视、人口锐减等造成的危害,西方文化的侵入、传媒的现代化、电视的强势、传统生产的放弃、年轻人的迁徙、娱乐方式的增多、传统习俗的消失、资金的匮乏、政府的忽视、艺人的老化,等等。

要解决这些珍贵遗产的生存和延续,改变其濒危态,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生态、人口、语言、环境等诸多政策和措施,特别要解决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世界化与多样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商品化与生态文化,现代传媒与传统生活,都市文明与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艺人老龄化和青年无兴趣等多重矛盾和多样的关系。这显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即这既是世界各国普遍遭遇、共同面临的考验,也是需要全球合作、全面协调、共同应对的人类文化难题。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假如说中华文明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迄今已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话,那么,中国民间文化则是上迄古人类,下达今人今世,历时数十万年。在这千万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及其先祖创造了极其优秀而丰富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戏曲、民族杂技、民间曲艺、民间体育、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民间科技、民间哲学、民间道德伦理、民间社会等),它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珍珠。民间文化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与人类形影相随,一直延续并演变,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奇观。民间文化千古流传,蕴涵深厚繁复;民间文化千姿百态,极尽文化的丰富性。中国民间文化岁月悠久,而且培育出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文明从远古到现代,基本未曾中断,中国民间文化也始终在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之中生生不息地传承。这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奇迹,在世界文化史上绝无仅有,因而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奇葩。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的绝大多数曾经处在相对后进的文化历史阶段,以口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主体。民族多、支系多、语言种类多、文化层次多、历史阶段多、民俗形态多,中国民俗民间文化因此蔚为壮观,五彩斑斓。

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处于一个生死存亡、急剧濒危的危险情状之中。

自有《诗经》以来,中国就有采风制度和搜集、整理民间文化的传统,五四运动中的北大歌谣运动掀起了记录民谣民俗的新文化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走向民间深入民间学习民间蔚然成风,新中国成立后采集民歌、研究民艺、整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功绩卓著,改革开放以来,民俗学复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工程的全面实施,筑起了新的文化长城。但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仍未及全面普查,史诗、叙事诗、民居、民间服饰、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语言等等尚未普查和系统整理。与此同时,“每一天都有民间文化在消失之中”。

来自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描述是这样的:

——民族民间文化损毁、消亡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在消亡,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民居建筑群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人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由于依靠口传心授而长久流传,但近年来,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年事已高,这些民间技艺往往因老艺人的离世而逐渐消亡。

——缤纷浩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专门人才、管理手段及经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流失情况令人触目惊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买倒卖盗卖民族民间文化珍品,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各种商业操作,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使某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发生严重变异,甚至出现了一些损害民族情感和尊严的事件。

——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保护经费不足,长期以来,很少有专项的事业经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见2003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如果说,以上描述是一种宏观景象的话,那么,下面还有一些微观的、个案的情状——

——在闽西珍稀罕见的铁枝木偶(也称托棍木偶)随着老艺人的逝去现正难觅踪影;

——在福州作为唐代音乐再现的《唐和曲》,随着传人的离世,因无人记录而再难以听到这“环佩之声”;

——在沿海的一些城市随着老城民居的倒塌和拆毁,体现传统能工巧匠智慧的精美建筑木雕也从眼前消失;

——闽东的精致银饰器和榕城的锡工艺品也几乎“人亡艺绝”;

——漆工艺也面临困境,产业滑坡,企业倒闭,人才流失,世界一流的漆工艺面临断代而绝的危险;

——福建雕刻闻名海内外,寿山石雕、泉州木雕、福安银雕、德化瓷塑、惠安石艺等,国企解体、私业萎缩、后继乏人;

——漳州年画10年间技艺失传,著名的南派剪纸代表福建剪纸如今已难觅传人,福建风筝、灯彩等扎制工艺迅速衰败……(以上是中国民协副主席林德冠自福建发来的濒危报告)

——广西壮族的干栏式民居,苗族、瑶族的吊脚楼艺术,侗族的鼓楼建筑艺术,京族的石垒矮屋正被大一统的平顶砖屋取而代之;

——广西民族民间的织锦、服饰、印染工艺,正在濒临危境,人口达千万以上偌大族群的壮族,唯一保留壮族服饰的只有居住在广西那坡县中越边境的高山之中的“黑衣壮”;

——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消失,苗族的花釉竹节形酒具、瑶族的仙桃茶壶、京族的斗形提壶、壮族的鼎锅、彝族的餐盒等等,被塑料工艺制品和铝合金工艺制品代替,手艺和手工艺品一如在人间蒸发;

——非物质的和口碑的文化化为灰烬,师公戏本、师公唱本、摩公经本,被当作文化垃圾,弃如敝屣,化为乌有。(以上是中国民协副主席农冠品来自广西的濒危报告)

——贵州黎平县尚重镇育洞村700余户侗族,从80年代后期始至90年代,银饰、裙子、绑腿等侗族服饰,不再为青年妇女穿戴,姑娘们唱“多耶”的风俗已经没有了;

——贵州从江县高增乡美德村广德寨侗族在鼓楼唱歌,只剩下几个老人唱和听了,男人都穿从外面买来的服装,不穿侗服了,类似独眼箫的乐器“格欧”也没人吹奏了;

——贵州黎平县永从乡中罗村1998年最后一位男歌师去世,因无人传续,民歌日渐消失;

——2000年11月贵州榕江县萨玛节举办侗歌比赛,大多初中生不会唱侗歌,只好在赛前突击学唱;从江县巴沙村苗族,凡上初中的男孩,都不再保留本民族独有的发式椎髻;

——黎平县是侗族鼓楼艺术之乡,现存鼓楼328座,一些村寨想维修或新建鼓楼,却再也找不到修鼓楼的大树了,因为鼓楼纯系木结构卯榫,其大柱要50年—500年的杉木做原料;鼓楼前歌坪依传统要用鹅卵石,也因材料匮乏,改为水泥地,大失意蕴。(以上是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来自贵州的濒危报告)

——北京有50余类民间艺术濒临消失。北京唯一一个能唱故宫萨满调的常瀛老人已经80多岁;民俗学家常人春是北京地区唯一会道教北方调法式的人,现在也已70多岁;北京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簇球、抖空竹、夹包、踩铁环等都慢慢消逝;北京八角鼓曲调只有几个票友;一些露天表演的仪式、子弟书、岔曲、古琴、摔跤、拉洋片、庙会等民俗掌握的人少之又少。葡萄常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是当时北京最为叫绝的艺术品之一,慈禧太后还赐艺人常氏为“天义常”。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葡萄常开始衰败,再加上“传内不传外,传女不传男”的传承习惯,葡萄常在80年代末期就不见踪影了。一门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艺术就此失传了。不仅葡萄常,消失的还有玉雕、铁画等。鬃人、毛猴、绢画等虽然还没有消失,但它们的生存状态也堪忧。鬃人是用胶泥、棉花、猪鬃制作而成,多以皮影戏和京剧中的人物为角色,人称“盘中好戏”;毛猴则取材于中药,以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为特色,深受老百姓喜爱。鬃人曾在清末一度繁盛,到今天白大成成为鬃人唯一的继承人,而毛猴传人也就剩两三位了。(以上来自北京民协的濒危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基诺族,解放时只有3 800人,处于刀耕火种、刻木记事时代,但有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如今村村通公路、住瓦房后,很多人不愿说本民族语,不愿穿民族服装,不愿唱本民族民歌。专家推测,基诺族的传统竹楼可能在10年内消失,服装在20年内消失,语言在50年内消失。

——演唱《格萨尔》史诗的著名艺人扎巴老人,自述会唱70部格萨尔,只唱录24部半便去世了;60年代在新疆发现的演唱史诗《玛纳斯》的大歌手艾什玛特,自述会唱70部玛纳斯,只记录下2部便与世长辞;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荷马的柯尔克孜族史诗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完整地唱8部《玛纳斯》(23万行)的歌手,此外还能唱其他英雄史诗10部和无数民族口头文学,是柯尔克孜民间文化的活宝库,如今已是85高龄。

——我国还有一批语言已处在极度濒危之中:赫哲语在2000年底就只有19个60岁以上的老人会说了,满语只有黑龙江省黑河市、富裕县少数边远村屯的100人听懂、50位老人会说,畲语使用者不到1000人,且都是40岁以上人群,塔塔尔语会应用者不足1000人,怒族的阿侬语在1995年就只有400多个50岁以上的人使用,西藏察隅县的格曼语,使用人口仅为200人,阿昌族一支系使用的仙岛语只剩下100人使用,珞巴族一支系使用的义都语只剩数十人使用,云南麻栗坡彝族使用的普标语,只有50余位老人……

民间文化每天都在消亡,甚至第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遗产在田野里烟消云散。无怪乎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呼吁之声此起彼伏,甚至有拨打文化120紧急抢救的呼喊。

进入新世纪以来,2000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向全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伟大号召。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出的世纪宣言,“三个代表”把中国文化建设问题提到了立党立国、强固民族精神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优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和“武库”,民间文化是大众的、民族的、生态的、生活的文化,因而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文化、基础文化、大地文化。保护和珍爱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是对人民文化创造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实践。

面对民间文化的急剧变迁和迅速湮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1年以来,总结以往50年民间文化抢救的经验、成果、教训,向全社会发出了紧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呼吁,倡导和发起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随后,此一工程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特别委托项目;与此同时,此一工程被纳入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也进入了实质阶段,有望尽快出台“保护法”。文化部启动了十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推出了首批15个重点省份,开展抢救工作以及包括年画、民间故事等在内的重点抢救项目。江苏省全面启动民间艺术普查。河南省在全省全面实施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开始系统普查蒙古族民族民间文化。广东、山东、河北、山西、贵州、云南、西藏、江西、新疆等地也陆续启动抢救和保护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昆曲、古琴艺术相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大批杰出的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形态正在积极申报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申遗”热日益升温。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从来没有出现这样宏伟壮阔的场景;从来没有这样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如此深入人心;从来没有这样将以十数年的国家大投入和社会如此广的参与度来作终结式的抢救;从来没有这样抢救和保护配合,政策和立法配套,保存和发展并重,传承继承和创新并举。抢救和保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其成果将填补中国文化的一项巨大空白,有关数据库、民俗志、图文影像、出版物等将生动展示中国文化中“口头和非物质”载体的另一半,将成为一次终结性的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全记录,将为历史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将极大展示出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对少数民族民俗的保存和促进民族平等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将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与立法配套、为各类艺术文化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文化资源、文化背景、文化生态的保护体系和机制。总之,对中国民俗学,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对当代文学、艺术、影视的发展,对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旅游业发展、西部开发等都将产生无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这是中国21世纪文化建设的开篇力作和大手笔之作。不仅功在当代,而且也将泽被子孙。从这里将为21世纪的中国文化矗立起第一座里程碑。这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复兴的一个前奏和标志。

民俗文化的毁灭和消亡是不可再生和再造的。在经济大转型、社会大变迁,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在发生巨大变迁,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毁灭性的浩劫。老民居拆了,老艺人去了,老手艺绝了,老规矩没了……如此珍贵的民俗文化,还没来得及记录下来,就踪影全无;许多可以而且应该保留和保存的民间文化也被人为地毁灭和抛弃。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它与自然生态一样,一旦毁灭,就无法生还。当此我国现代化飞速发展及民俗文化急剧变迁之际,对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作抢救性普查、记录、编纂和出版正是当务之急。

也正基于此,文化部实施的“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的计划和目标是用17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要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网络化。其主要内容是:制定保护规划,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鼓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基金,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对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创造才能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特别是对濒危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其进度为:第一期5年为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第二期5年为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期7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目前已确定第一批试点名单,即综合性试点3个(云南省、浙江省、湖北省宜昌市),专业性试点7个(河北省武强县年画、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海南省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族文化保护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昂仁县迥巴藏戏、甘肃省庆阳市环县道情皮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

在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文化部还于2002年8月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稿)》,此一立法工作的实施和完成,将对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部保护工程之子工程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持下,计划用10年时间开展大规模的抢救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开展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民俗文化普查。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单元,以村落为普查对象,按国际学术惯例开展经济民俗(含农业民俗、狩猎民俗、畜牧民俗、渔业民俗、矿业民俗、林业民俗、采集民俗、工匠民俗、贸易民俗、信贷民俗、生态民俗、民间科技、民间医药等)、社会民俗(含家庭民俗、家族民俗、两性民俗、社团民俗、乡规民约、生育民俗、婚嫁民俗、敬老民俗、丧葬民俗等)、信仰民俗(含神灵崇拜、图腾信仰、巫术信仰、占验卜兆、禁忌避讳、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岁时民俗、节令民俗等)、游艺民俗(含语言民俗、口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说唱、民间竞技、民间游艺、民间戏曲等)的全面普查。2.建立“中国民俗文化图文资料数据库”,每县一档,收集、整理、保存调查所获文字、图片、录音、摄影、摄像资料。3.出版以县为单元的含文字、图片、光盘在内的大型丛书《中国民俗志》(每县一卷,共约2 700卷)、《中国民间故事全集》(每县一卷,共约2 700卷)。4.出版国家卷大型丛书《中国民俗图录》(50卷)。5.编绘、制定和出版国家卷大型丛书《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50卷)、《中国民间美术分布地图集》(50卷)。6.建立国家级中国民俗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传人名录,出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卷)、《中国民间文化传人名录》(10卷)。7.收藏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且有失散毁坏危险的民俗器物、实物和经典性民间造型艺术作品。8.对最具濒危度的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剪纸、民间手工作坊、民居、服饰、民间皮影、民间泥彩塑、民间叙事长诗、民俗语言等进行紧急抢救和记录,出版《中国木版年画全集》(17卷)、《中国民间剪纸全集》(30卷)、《中国皮影全集》(20卷)、《中国民间彩塑全集》(15卷)、《中国民俗语言集成》(5卷)、《中国民间服饰全集》(50卷)、《中国民居全集》(5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全集》(50卷)、《中国民间作坊集成》(50卷)、《中国民间美术图典》(30卷)等。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将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科学性、全面性、艺术性、代表性,以文字、图片、录音、摄影、摄像作综合记录,全面呈现和展示中国民俗民间文化的宝藏,厘清中国民间文化的家底,确立中国民间文化的保护体系和对象。这项工程的实施,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过科学采录、记录和整理的中国民间文化将向世界敞开一扇崭新的文化窗口。民俗文化是国际交往和互相了解的便捷工具和必入门径。常言道,入乡问俗,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乡邻如此,国与国交往也莫能外,经济全球化时代,民俗文化有最外在、直观的功用。在深层里,民俗文化代表着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是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根源。维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纯洁性,是抵御文化霸权、文化同化的有效武器。文化的同化是以民俗的消失为标志的。国际的交流、世界的现代化,是要增进了解和促进发展,而不是取而代之和在文化上搞唯我独尊、搞整齐划一。文化多样性是当今时代的文化主潮,文化多样性的根源就在于世界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2.全面的中国民间文化的记录,展现给我们的将是一部民众的思想史、民众的信仰史、民众的生活史、民众的艺术史。在这无比广大的文化库藏里,有今天经济、政治、文化取之不竭的资源。它必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创新发展的伟大思想武库和肥沃无边的原野。实施民间文化普查,还可以为移风易俗、引导民间文化生活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根据。实施全面的民间文化普查,必将唤起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必将极大促进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民间文化的系统整理,对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意义彰显。记录并珍爱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口头民俗文化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主体文化或主要的文化遗产。每一个少数民族不仅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特有的语言和特别的风俗,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主要的标志。维护、尊重、珍惜、保护、弘扬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对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敬重和友善,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的必要一环。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因为在此之中多有世界级的珍宝。

4.在民间文化普查中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民间文化遗产名录、民俗传人制度,不仅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也有无限的经济开发价值。将对促进我国的旅游事业、促进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5.民间文化普查,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将为此一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明确的保护对象;同时,《保护法》的出台也必然要求大力抢救濒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届时,一种抢救和保护互动的局面就会到来,我们悠久的民间文化遗产就会获得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代代相传。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是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形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首次被党的代表大会写进了政治报告之中,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阐释和丰富,是党的文化政策与时俱进、立足世界前沿的标志和表现。做好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所以,全国的民间文化工作者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取政府、社会、专家、群众相结合广参与的方式,发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私奉献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建章立制,科学管理,有效调度,广泛动员,规范操作,真正使这一伟大的工程获得伟大的成果。

(本文刊于《保护与弘扬》,外文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