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丁真在寺庙上藏族私塾

丁真在寺庙上藏族私塾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藏族的传统教育文化更是自古有之,其教育形式也十分深入人心,已然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民间教育文化。实际上,私塾教育在藏族民间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讨论藏族民间教育时,也应把私塾教育纳入其中。其传播形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师徒相传及民间传播和寺院教育,为后来藏族传统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间教育_中国藏族

第一节 民间教育

藏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民族,自古以来,藏族先民就与周边民族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融合。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人民不断进步、渴求知识的决心也让藏族的教育文化异彩纷呈。

img53

扫盲夜校

从教育开办者角度划分,藏族的教育文化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官办教育,二是民间教育。官办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兴办学校,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的藏族子弟入中央官学开始,藏族的官办教育蓬勃发展。随后,历代中央政府在藏区办学对藏族人民的自身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藏族的传统教育文化更是自古有之,其教育形式也十分深入人心,已然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民间教育文化。有些学者认为,在这种多样性的教育文化形态中,蕴藏着不同的教育层次,即苯教教育、佛教教育和民俗教育,从而形成藏族传统教育文化的三元一体论。实际上,私塾教育在藏族民间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讨论藏族民间教育时,也应把私塾教育纳入其中。这四种教育文化形式对藏族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都有深远影响,对藏族民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苯教教育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在佛教还没有传入吐蕃以前,苯教就已经在古代藏族社会中传播。据藏文文献记载,苯教最初形成于象雄地区(即今西藏阿里地区的南部),后来沿着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它的祖师叫辛饶米沃且。苯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文化,它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山、川等,几乎包括一切万物在内。其传播形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师徒相传及民间传播和寺院教育,为后来藏族传统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苯教教育内容主要有“仲”“德乌”“苯”,其中“仲”是说神话者,“德乌”是讲谜语者,“苯”是教义。教义除《朵堆》《赛米》《光荣经》等经典外,还有《四门一库》和“九乘”两个体系。《四门一库》原称为《四条乘法之路,一个宝库》,分为四类一宝:一类是白派苯波,白派苯波是神秘教义的意思,主要是咒语;一类是黑派苯波,它包括各种神奇的宗教故事和宗教仪式;一类是苯霍,包括寺院戒律在内的各种教义、教规;一类是指南,修订的戒律;一宝是顶点,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九乘”有9个部分,它又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包括一、二、三、四,4部,叫“因乘”部;第二大类包括五、六、七、八,4部,为“果乘”部;第三大类即第九部圆满禅定

二、佛教教育

佛教教育主要是寺院经院教育。最早的佛教教育可以追溯到公元779年,赤松德赞在今西藏扎囊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建成桑耶寺,它是吐蕃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藏传佛教寺院,它对以后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据《贤者喜宴》等记载,藏族的第一批出家人为7位青年,他们于公元779年正月初八进入新落成的桑耶寺,请来了印度比丘12人,由精通“五明”的寂护亲自授课,这是藏区寺院教育的雏形。随着寺院教育的不断发展,无论大小寺院都逐渐有了自己固定的教育场所、教师及教材,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培养任务,使学员的知识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达到层次的学员又从事宣传和传播佛教教育文化的工作。各个寺院有自己的学制年限、学科门类。

首先,佛教教育注重终极教育,认为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的灵魂不灭,或者投生为人,或者转生为其他动物,这就是“轮回”;最高的境界是死后不再转生,不再受轮回之苦,这种境界叫做“涅槃”。到了涅槃这个境界,就算是入了不生不灭的世界。这种观念表面上看好像是消极的,但实际上有教育人积极向上,鼓励人行善的作用。其次,佛教教育对一切客观事物用“四法印”来概括,即“诸行无常”:意思是说,能够有所作为的一切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生、住、异、灭”4个阶段。果断除了欲望,那就不会起贪心、憎恨心、痴心,也就不会做“恶业”,这样就可以永远免于堕入到轮回之中,这就是超脱、解脱,也就是梵语里的“涅槃”。它要求人们在遭遇问题时首先要向内反观自身,思考人生;然后获得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生活得顺适满意,不跟自己过意不去;最后将个人的生活与整个社会相连,个人生活的满意才能成就整个社会的和谐完满。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学习方法和特点是:

其一为“背”。一名僧人在近20年的学习中,几乎是在背诵经文中度过的。像五部大论,全要背会,烂熟于心。这种方法也表现在升级考试上。

其二是“辩”。一个僧人的学习过程既是一段背书的历史,也是一段辩论的历史。一般是在讲经院中进行辩论。答辩倘出现错误,周围僧众则手背相击,呼之以“嚓嚓嚓!”倘若语塞,不能作答,众僧则鸣掌而呼“噢哈哈”!尽其嗓量,确能摄人心魄,使答辩者难堪汗颜,无地自容。倘若获胜,众僧则以喝彩表示由衷的赞赏和钦佩。面对无数人的提问和一些高僧的诘难,要获得这样一场答辩的胜利,的确不易。

在寺院教育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基本上有区别,并以相应名称,授予学位。寺院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学术研究机构,通过那些既是高僧又是教师的人们不断进行研究,推动藏族学术的向前发展,当然这一学术研究始终是以宗教研究为重心的。

另外,在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文化。宁玛派教育注重耳闻相传,噶当派教育主张“讲、辩、著”,萨迦派教育注重修习“五明佛学”,噶举派教育提倡勤学苦修,格鲁派教育体制最为完整。

三、民俗教育

民俗即为民间风俗,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风尚和习俗等的总称,包括民间风俗、习惯、信仰和各种口传文学等,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藏族民俗对藏族人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民俗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民,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精神品质和审美情趣等各方面。

(一)社会生活

藏族民俗教育对生产、生活、自然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主要是通过实践、观察、口传心记等途径获得。藏族世代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原上,怎样锻炼强健的体魄?怎样适应多变的气候?怎样生存和生活?这些都是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现实生活教会了他们生存的本领和生活的艺术,是对其最基本的社会教育

(二)精神品质

藏族人民具有爽朗、热情、洒脱等的文化性格,团结、无畏、坚忍不拔等的民族精神。藏族关于民族历史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它融于神话、传说、民谣、故事、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之中。父母老人会随时向年幼的一代讲述本民族的历史,农闲时节或晚饭后,孩子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聆听他们说唱古老的民间故事,重温祖先生产生活的艰难历程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节庆、婚庆也是进行民族历史教育的良机,如在婚庆的祝词中,以大量的篇幅吟诵天地的开辟、民族的形成、家支的繁衍、财富的创造等内容。通过吟诵古歌,讲授各种故事,教育后代要牢记生活的艰辛,让后代感受到先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大无畏精神。

(三)审美情趣

审美方面的教育是藏族人的主要特点之一,这在服饰和建筑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如藏族服饰具有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鲜明而直观地显示了其服饰文化的独特个性和民族特征。

四、私塾教育

藏区的私塾教育主要分为家庭私塾、私塾学校和活佛办的私塾。藏区私塾的出现,也是社会需要的结果。在历史上,西藏上私塾的大多是贵族和富商子弟,主要课程是藏语拼音、书法、文法等基础知识。学生七八岁入校,七八年毕业,类似小学。新中国成立前在西藏日喀则、拉萨、江孜等地都有这种学校,仅拉萨一地就有七八所这样的私塾。

甘、青、川藏区因与汉地接近,私塾教育的出现也较早。主要是土司头人的子弟进入私塾。清代,有些藏人参加科举考试。同时,清末民国初,藏、汉杂居区设有许多书院,四川甘孜地区的私塾教育要比其他藏区早,在巴塘、打箭炉设立的私塾,当时就有藏族人的子弟学习。

私塾教育在民间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官方教育的有力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