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鄂伦春族儿童游戏

鄂伦春族儿童游戏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民间游戏鄂伦春族儿童的游戏及其玩具,多同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游猎生活有关。“巴里哈特”和“萨夫克垣”这两种游戏,对鄂伦春族人来说具有特殊意义。这种游戏是两人以上,各算各的。鄂伦春族人在游猎生活中,为了增强智力,并增加乐趣,解除疲劳,在狩猎间隙便进行下棋比赛。
民间游戏_中国鄂伦春族

第七节 民间游戏

鄂伦春族儿童的游戏及其玩具,多同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游猎生活有关。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的生产知识,注重技能的训练和智力的开发。可以说把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训练寓于儿童平时的游戏之中。其游戏玩具虽然简单,但玩耍起来却别具情趣。

一、“阿尼罕”(用桦树皮等剪成的飞禽走兽)

母亲用桦树皮或毛皮给他们剪(刻成)鹿、犴、狗、天鹅、大雁等各种飞禽走兽的图形,让孩子们加以识别,并进行一系列捕捉动物的训练,使孩子从小就学习狩猎知识并掌握狩猎技能。

二、“阿尼汉特”(过家家)

用五颜六色的布头、皮边、鱼骨、兽骨、禽羽和杂草做成不同形状、不同年龄的人偶或猎刀、猎狗等,或女人偶扎成小辫做头饰。玩这种游戏需两人以上。玩者各自准备人偶及其他玩偶,用草棍、树枝盖起“斜仁柱”,并按民族习惯把内室布置好。玩者把人偶的关系处理妥当,分好上下辈、亲属朋友等。玩的内容主要是反映生活中的趣事,比如出猎、打鱼、做皮活、放马、抓马、采集野果等。大家都听“长者”的吩咐,一家有事,大家都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反映在自然环境中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美好愿望。这种游戏,能使孩子们从小懂得热爱生活、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重要性。

img91

阿尼罕玩具 摄影:王纪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爱好便不同了。女孩爱玩抱小娃娃的游戏,母亲就给她们用桦树皮制作“恩么克”(摇篮)。孩子们把小“恩么克”抱在怀里,学大人哄孩子的样子。孩子睡着了,就用皮边或布头给玩偶缝制衣服。用鹿的肋骨制作小刀让孩子来切野菜,学习女人应当从事的各种家务劳动

男孩子喜欢小动物、骑马和射箭等游戏,父兄就给他们捉来狗崽、野猪崽和小鸟玩耍。他们还用一根树枝条子代为驯鹿或马,骑着跑来跑去。父兄还用树枝条制作小弓箭,把箭头削成尖形,有的还做成响箭,培养孩子的骑射和狩猎的兴趣。

三、“巴里哈特”(抓瞎)

即一个人用帽子或布蒙住双眼,去抓别人。当抓住一个人以后,要立即猜出这个人是谁,如猜不准,就继续当“瞎子”。

四、“萨夫克垣”(被知晓、被认出)

在暗处穿好用野草、鲜花、裘皮、禽羽伪装的衣服,或者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将脸用东西遮住或用浓颜色涂抹,突然跑出,做出怪相和发出怪声,要人们将他认出来。

“巴里哈特”和“萨夫克垣”这两种游戏,对鄂伦春族人来说具有特殊意义。鄂伦春族人在狩猎中,听到微小的动物叫声,就能辨别出是哪种动物在活动;看到野兽足迹和粪便,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野兽和离去的时间。这两种游戏都能锻炼孩子们的听觉和视觉能力。

img92

野猪皮滑雪工具 《鄂伦春族》纪录片

五、“特更色帕然汉”(野猪皮雪橇)

在大雪封山的季节,大人为孩子们拿一块未加熟制的野猪皮当滑雪工具,孩子们坐在上面,2人或3人为一组,前者用脚当舵,后者搂腰或抱肩,从山顶上顺着雪道飞速下滑。尽管常有闪落者,但玩者周而复始,极尽其乐。

六、“嘎胡吉卡特”(绳索)

鄂伦春族人长期在野外游猎生活,常常无暇顾及孩子。一旦得闲,大人们就在“斜仁柱”旁的歪脖树或大树横枝上挂上犴皮拧成的“嘎胡吉卡特”(绳索),供孩子们玩耍。孩子们荡秋千,高低起落,悠然自得。

七、“阿尤汗”(抓“嘎拉哈”)

“阿尤汗”,是狍子前腿膝关节上的膑骨,去掉下面的筋肉,干燥磨搓后,就变成了小巧玲珑、凹凸有致的可爱玩物。每个“阿尤汗”都有四个不同的面,每个面都有固定的形状,分别叫做“木切”(背)、“初克”(坑)、“它阿”(轮)、“贰卷”(袗)。“阿尤汗”有三种玩法。第一种叫猜测,内含祝愿、祝福之意。抓一把“阿尤汗”然后扔撒在平地上,同时快速猜测“木切”多还是“初克”多。“初克”多就意味着将来生女孩子多;“木切”多,就意味着将来生男孩、女孩均多。当玩到高兴时,大家喜笑颜开,打诨逗趣,往往把大姑娘、小媳妇逗得羞怯、脸红。这种游戏多为女孩子玩。第二种叫互弹,即逐个“消灭”的玩法。把20多个“阿尤汗”扔撒在一定范围内的圆圈中,玩者每人手中持一枚母子,向圈内投掷,分出“木切”和“初克”后,便形成了甲乙对峙阵势,然后把母子放在圆圈的任意一点上,用中指或拇指弹击对方,被击中者,就算“死子”。最后以击中多少决胜负。有时扔撒后的“阿尤汗”会出现“贰卷”,这时可拿起“它阿”和母子任意进行击打,打成“木切”和“初克”后再继续进行弹击。母子原地弹击和拿起击打,都不准跑出圈外。若跑出,就算“烧死”(犯规),聚起所有“阿尤汗”重新扔撒比赛。这种玩法对儿童的眼力、手力、手感都是很好的锻炼,可培养儿童的自信心。第三种叫抓“阿尤汗”。这种游戏是两人以上,各算各的。把“阿尤汗”撒开,抛起小布口袋(装砂石的布口袋),未等小布口袋落地,迅速用一只手抓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面的“阿尤汗”,并接住小布口袋。抓到两个为1个数,三个以上为10个数,四个以上为40个数。当抓满100个数时,就开始搬袗,搬袗难度较高,要求也严,其顺序是:“阿尤汗”扔撒后,抛起母子,在瞬间用手指把“阿尤汗”翻跃成两个以上的“木切”;把“木切”抓完后,再按“初克”“它阿”“贰卷”翻跃,其过程中如有一次母子失落就算失败。玩者必须手疾眼快,才能同时完成抛接小布口袋和翻跃“阿尤汗”不同面的双重动作。这种游戏集智力与技能为一体,动作优美,扣人心弦

八、棋类游戏——下“章跟班弟”

“章跟”为鄂伦春语,即佐领的意思。“章跟班弟”是鄂伦春族人所喜爱的一项古老的棋类娱乐活动,意为佐领与士兵对战,能锻炼对抗、作战技能。

鄂伦春族人在游猎生活中,为了增强智力,并增加乐趣,解除疲劳,在狩猎间隙便进行下棋比赛。“章跟班弟”的棋子是用柳树条制成的,一头是平底,一头是尖形,有22个小棋子代表士兵,有2个是大点的棋子,代表两个“章跟”(佐领)。棋盘由两部分组成,棋盘两头是三角形,各有7个交叉点,即佐领(章跟)指挥部;棋盘正中是“田”字形,即士兵营,有25个交叉点。代表士兵的一方取22个小木棋中的12个,摆放在棋盘正中的12个交叉点上,表示先派出12个士兵;代表佐领各把守阵地(即指挥部)。比赛规则:22个士兵围佐领,不让它前进一步,或把佐领围得水泄不通;而两个佐领则想方设法吃掉小士兵。对弈中,佐领设法吃掉士兵而又不被士兵围住,而士兵设法围住佐领(章跟)而又不被佐领吃掉,结果是以士兵围住佐领或是士兵被佐领吃掉而定胜负。下“章跟班弟”棋不仅反映了鄂伦春族人游猎生活的鲜明民族特点,而且也为在山林中游猎的鄂伦春族人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