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又见十字军”

又见十字军”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讲“十字军”东征的事,老杨感觉自己都快魔怔了,可是欧洲诸国的历史,哪一家都不能回避这档子破事。先说说“十字军”东征前后,欧洲基督教界的事。应该说,这个“上帝和平与休战”运动还是真正降低了打架斗殴的频率。1095年年初,乌尔班二世就开始在意大利号召组织十字军东征圣地,并随身带着修士彼得,让他现身说法,鼓动教众。

再讲“十字军”东征的事,老杨感觉自己都快魔怔了,可是欧洲诸国的历史,哪一家都不能回避这档子破事。这次,咱们总算回到了发源地,从最初的角度看看这帮乌合之众吧。

先说说“十字军”东征前后,欧洲基督教界的事。上个千禧年也就是公元1000年,跟最近这个千禧年一样,充斥着各种古怪的猜想和危险的言论,在基督教内部也遭遇了很多问题。

《德意志是铁打的》中,老杨大概介绍过10世纪前后罗马教廷的情况,那个时代的教廷,一天到晚就是忙两件事:第一,跟各国国王争权夺利,不是收拾皇帝国王就是被皇帝国王收拾;第二,内部的腐化堕落。

教众也不都是傻子,教廷形象越来越难看,肯定会受到一些质疑,直接影响了教会的权威性。所以,教会内部漫漫滋长出一些反省的力量。

公元910年,法国阿基坦公爵威廉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了克吕尼修道院,引发了后来著名的“克吕尼运动”。克吕尼运动的主要纲领是:教会摆脱世俗政权的干预,实行教士独身制度,教会史家称之为教士“摆脱国王和妻子”,创立纯洁的教会。从此,西欧各地的封建主纷纷在自己的领地中建立类似的修道院,或者延请克吕尼修道院的修士到自己的领地上恢复最早的、没有被带坏的干净清廉的修道院。克吕尼运动很快影响了全西欧,后来的近一个世纪,各地出现了近2000所类似克吕尼的修道院。

10世纪初的克吕尼运动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教廷的权威和形象,为后来10世纪末教会倡导的“上帝和平与休战”运动打下了基础。

什么是“上帝和平与休战”呢?说来话长了。大家还记得吧,查理曼帝国分裂,三个兄弟之邦就互相征战,后来西欧又遭到来自三个方向的三股不同敌人的骚扰。当时西欧诸国,国家普遍羸弱,各国的封建主为了保护家邦和财产,只好自己征召并装备骑士组成私人武装,与外敌对抗。敌人基本平静后,各国诸侯旗下都有大批好勇斗狠、闲得发慌的骑士。

谁也不敢想让这帮人解甲归田,因为这群职业武夫,除了打架啥也不会干。怎么办?养着吧。这不各路诸侯也经常征战吗,武夫们又派上用场了,互相打呗。如果封建主和诸侯们只是自己互相打打也就算了,问题是,这些骑士打完了还抢啊。大家都知道,当时当地,最好抢、收益最高的地方就是教堂修道院。10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根本没有什么法律可以约束骑士的行为,天底下的大事小情,他们都可以用刀和剑来解决。基督教界损失不小,心里着急,跳着脚骂了几次也不管用,只好把上帝搬出来了。

跟克吕尼运动一样,“上帝和平与休战”这个运动也起源于法国南部。可以理解,法国南部几乎没有国王管事,谁说了也不算,肯定最乱,最容易滋生各种“运动”。

“上帝和平与休战”简单地说,就是看在上帝分上,尽量不要打,实在要打,也不要天天打,最好有休息时间,有张有弛才能打得更好嘛,而且以后骑士干仗,最好不要对教廷或者平民产业下手,各方应保持克制,等等。

托克吕尼运动的福,教廷说话最近还是有人听的,而且啊,克吕尼这一派的神职人员很多都是出身骑士家庭,跟武夫们基本还是能沟通的。

骑士的特点就是讲道理。有人劝,尤其是上帝劝,他们还都听话。后来他们就答应,以后尽量不抢或者少抢教廷的东西,而打架的时间也确定了,先是按双休日休息,最后同意周三到周日都不打架,骑士之间的决斗也放到周二。将暴力约束得这么纪律,这就是所谓的骑士风度!

应该说,这个“上帝和平与休战”运动还是真正降低了打架斗殴的频率。前面说过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在刚接掌诺曼底公国时,遭遇反叛,也多亏了这项运动,给了他喘息休整的机会,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打架斗殴的次数虽然是减少了,可休息了几天再打,动手的强度又胜了一筹,暴力程度一点没降低。况且,打架这个事,脑子一热,旁人很难控制。现在骑士们给教会面子,行动还能受约束,万一哪天他们不想给面子了,不还要打还要抢吗?骑士们不能不养,还要保持他们好斗彪悍的血性,但是又不能让基督教世界受损失。怎么办?好办,让他们离开欧洲,打异教徒去!

自从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并控制耶路撒冷,所有去该地朝圣的基督徒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和虐待。后来,东罗马的重镇安条克(现在土耳其的哈塔伊)被突厥人攻陷后,基督徒进入圣地的通路被直接切断了,很多去朝圣还能活着回来的人,回忆这一趟行程,无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有个出生在法国亚眠的修士叫彼得的,就是其中之一。

彼得修士据说是早年爱妻亡故,就把自己折磨成苦行僧。苦行僧就是有别人虐待自己最好,如果没人虐待自己,就自己虐待自己。听说圣地那边的穆斯林喜欢虐待基督徒,所以他就颠沛流离,历经辛苦,翻山涉水地跑过去了。一个脏兮兮骨瘦如柴的苦行僧,造型挺悲惨,居然跌跌撞撞进入了圣地。这一趟见闻让彼得受了极大的刺激,尤其是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受到各种非人的待遇。等到彼得跌跌撞撞地赶回法国,他已经将自己的圣地亲历,发表了好几次公开报道和演说,在西欧各地到处传播。

当时教廷的老总乌尔班二世正好也来自法国,而他的前任就是逼德皇亨利四世在雪地里站了三天道歉认错的格里高利七世;后来亨利五世杀进罗马,又扶持了自己的教宗;乌尔班二世上任后,肃清了这些敌对力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是基督教史上数得着的铁腕。

大家回忆一下《罗马帝国睡着了》的内容,东罗马科穆宁王朝的开国君主艾力克修斯一世刚上任时,内忧外患,眼看着突厥人就要打到眼前,病急乱投医地到处求助。而因为当时天主教廷和东正教廷的对立,罗马教皇很希望看到东罗马有事要帮忙,正好可以获得谈判筹码,让东正教乖乖向天主教缴械。

1095年年初,乌尔班二世就开始在意大利号召组织十字军东征圣地,并随身带着修士彼得,让他现身说法,鼓动教众。意大利人虽然也义愤填膺也摩拳擦掌,可真要抛家舍业地到千里之外去打架,他们又不愿意了。乌尔班二世没办法,决定到自己的祖国去想办法。

1095年11月,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莱蒙发表了基督教史上最重要的动员演说,号召全欧洲的基督徒报复突厥人的恶行,拿回神圣的“流着奶和蜜之地”,将“不忠之人”逐出耶路撒冷。

乌尔班二世的激情动员加上修士彼得的悲情演讲,法国人就真被鼓动了。别说法国人容易受忽悠啊,他们也是被逼的。1089~1095这几年,法国遭遇饥馑,王权衰败,国家混乱,骑士间私战频繁,抢劫杀人放火,上下都不好过。下层民众有吃饭的要求,中层骑士有土地的要求,上层封建主有财富的要求,打架目标一致,所以很容易就被煽动起来了。加上教皇还说了,只要是参加了东征的人,一辈子什么罪都洗清了,必将沐浴天国神圣的光辉。

骑士和贵族出征,总要告别家小,安顿好家业啥的,琐碎很多,底层百姓则简单多了。彼得振臂一挥,这些人回家拿了几张大饼,也不打点行李就跟着出发了。城镇居民、农民甚至还有妇女和孩子,组成2万人的“大军”,号称“十字军先锋”,浩浩荡荡就杀奔耶路撒冷而去。至于这支“十字军”的结局和后面的故事,“地主”们就参看《罗马帝国睡着了》吧。

“十字军”东征是在法国发起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正规军中,也以法国的贵族骑士为主,所以,当时的国王腓力一世没有参加,不能不说,这让他在教界的形象不太好看,也让法国王室和教廷的关系留下阴影。阴影就阴影吧,中世纪的西欧诸国,哪家的国王甚至皇帝不受教廷挤兑呢,谁家没有几个被下了“破门律”的王呢。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基督教收复圣地,并在当地建立了4个基督教国家。不知道法王腓力一世会不会因为没有参与这一项了不得的功绩而遗憾,不过,他生了个了不起的胖儿子,应该弥补了他不少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