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石潭记①

小石潭记①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石潭记①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隔篁竹③,闻水声,如鸣佩环④,心乐之。注释①这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重点写了小石潭的清幽静美和游鱼的活泼可爱。第一层,介绍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小石潭的清静幽冷,衬托了自己的寂寞心情。

小石潭记①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隔篁竹③,闻水声,如鸣佩环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⑤。全石以为底⑥,近岸,卷石底以出⑦,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⑧。青树翠蔓⑨,蒙络摇缀⑩,参差披拂⑪。

潭中鱼可百许头⑫,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⑬,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⑭;俶尔远逝⑮,往来翕忽⑯,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⑰,明灭可见⑱。其岸势犬牙差互⑲,不可知其源。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做过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官,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又调任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最后死在柳州。

在文学上,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各体兼备、风格多样,他的山水游记刻画入微、寄托深远,尤为后人所传诵。

注释

①这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永州的一处山水名胜,在钴 (gǔmǔ)潭西,和钴 潭隔着小丘,所以说“小丘西”。

②小丘:指《永州八记》中的第三篇《钴 潭西小丘记》里所写的小土山。

③篁(huáng)竹:竹林。篁,竹林。

④佩环:玉制装饰品,系在腰带上,走路上互相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

⑤清冽(liè):清凉。

⑥全石以为底:说潭底由整块岩石构成。

⑦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向上卷起来,露出水面,正好是石岸。

⑧为:像。坻(chí):水中高地。屿(yǔ):小岛。嵁(kān):高低不平的石头。岩:大石头。

⑨翠蔓:翠绿色的藤蔓。

⑩蒙络摇缀:藤蔓覆盖着、盘绕着、晃动着,连接在一起。

⑪参差(cēncī)披拂:藤蔓长短不齐,随风飘荡。

⑫可:约。许:左右。

⑬下澈:照到水底。澈,直透。

⑭佁(yì)然:痴呆不动的样子。

⑮俶(chù)尔:忽然。远逝:向远处游去。

⑯翕(xī)忽:形容轻快迅捷的样子。

⑰斗折蛇行:溪水弯曲流淌,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

⑱明灭:溪水忽隐忽现,形容溪水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⑲犬牙差(cī)互:形容溪岸曲折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

⑳悄怆(chuàng):悄然寂静以至使人忧伤。幽邃:幽静深邃。

解读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漫游当地山水,前后写成八篇游记,名《永州八记》。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重点写了小石潭的清幽静美和游鱼的活泼可爱。作者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以游览的线路为顺序,刻绘了小石潭的景色。

全文分为五层。第一层,介绍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听到水声,描写潭水,刻画潭底之石,刻画溪周围的青树翠蔓,一一写来,有章可循。第二层写鱼游石潭的景致。写了潭中鱼的动与静,写了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侧面烘托潭水之清,只有水清才能看到这些景致。第三层写潭水的源头。流水弯曲,“不可知其源”,具有迷离幽深之情趣。第四层,写小潭四周凄凉清冷的环境,以烘托自己贬官后的凄凉心境。最后一层,按照古代游记的通例,交代了同游者的姓名。

艺术上本文有许多独到之处。一是描摹景物细致入微,如写石,写水,写鱼。二是写景手法多样。如以移步换形手法,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以借物写形手法,从潭中鱼的“若空游”写潭水的清幽;以比喻手法,写潭岸及溪水流淌的形状。三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写小石潭的清静幽冷,衬托了自己的寂寞心情。

名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