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民的特性透视

网民的特性透视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4.网民的特性透视网民总体网上行为特征中国上网者网上活动,我们从下面2004年7月的调查数据中可以了解到。其中后三项也是针对这些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上。所以,中国网民参与网上发表言论活动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关注国际事件、国家事件和社会事件。本章有关分析也充分证实了这一方面。
网民的特性透视_中国社会心理分析:献给创造“25 年中国” 的人们

4-4.网民的特性透视

(1)网民总体网上行为特征

中国上网者网上活动,我们从下面2004年7月的调查数据中可以了解到。

表4 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多选题)(28)

img46

续表

img47

上表中的数据超过百分之十的有如下活动项目:

电子邮箱              8 4. 3%

看新闻               6 2. 1%

搜索引擎              6 4. 4%

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         3 8. 2%

浏览网站/网页            4 7. 8%

网上聊天(聊天室、Q Q、I C Q等)    4 0. 2%

B B S论坛、社区、讨论组等       2 1. 3%

网络游戏               1 5. 9%

同学录、校友录            1 3. 7%

我们把上面的数据按参与活动的人数规模大致排序如下:

第一位:工具性。比如,电子邮件、搜索引擎、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

第二位:参与性。比如,看新闻、BBS论坛、社区、讨论组等。

第三位:娱乐休闲。网络游戏和浏览网站/网页。

第四位:交往性。网上聊天和同学录校友录。

(2)上网参与活动者的特征

以下是截止到2004年12月11日搜狐网站统计的主题回贴数。原网页的全部内容及统计数字在本文的附录中。下面是摘取了新闻组讨论回贴数及其他专题项目上回贴数在前三位的主题内容。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上网参与活动者的主要倾向。尽管这些数据不足以证明网民的基本行为取向,但却可以作为相关问题分析参考。

img48

img49

图3 网友热评榜专题回帖数分布图(按各类项目回贴数第一位统计)

img50

从表4和图3中可以看出,我国网民关注新闻和参与社会事件讨论组的上网者的特点。上图中较大的区域是新闻、体育、娱乐和音乐方面。其中后三项也是针对这些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上。所以,中国网民参与网上发表言论活动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关注国际事件、国家事件和社会事件。

总之,中国的互联网社会尚处在初级阶段,较多的网民出现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从目前中国网民整体来看,他们的社会心理还未形成明显的、稳定的社会心理模式。但是,网民的网上行为确实多少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某些心理特点,同时也流露出所处文化心理特征。本章有关分析也充分证实了这一方面。这些社会心理特征仍然在演绎、变化和发展,随着上网者日益增加,也会在相当大的程度影响着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美]贝克:《全球化危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

3.[美]毕兹和哈维:《社会体系》,台北:国立编译馆主编,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82年。

4.[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0年。

5.[美]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

6.[美]D.A.德斯伯里主编:《比较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4年。

7.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8.郭玉锦:《中国身份制度及其潜功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9.[美]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10.黄瑞祺:《现代与后现代》,台北:巨流出版公司,2000年。

11.黄少杰:《网络社会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黄育馥:《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发展中国家》,载《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13.胡泳:《互联网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载《读书》,2000年第9期。

14.[英]亨利·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

15.[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

16.金吾伦:《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17.[澳]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18.李娟芬、茹宁:《“虚拟社会”伦理初探》,载《求是学刊》,2000年第2期。

19.[美]里斯曼:《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罗家德:Are 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s Independent from Reality?(2000网络与社会研讨会)(新竹清华大学,2000/9/29-30),(http://inf.cs.nthu.edu. tw/cbmradm/conference2000/。

21.[美]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

22.[英]马克斯·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23.默然:《网络时代的哲学问题评述》,载《科学技术哲学》,2001年第3期。

2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25.欧贞延:《网络上的人际吸引》,网络社会学通讯(31),2003.5.15,www. mail.nhu.edu.tw。

26.[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2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绪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28.[德]M·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

29.魏英敏:《关于国民公德构建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0.吴齐殷:《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www. chinasociology.com 2000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学网站资料版。

31.夏春祥:《文本分析与传播研究》,载《新闻学研究》,1997年第54期,台北。

32.[美]谢尔·霍兹:《网上公共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美]詹姆士:《心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64年。

35.郑君良:《网络利他社会行为之可能性探讨》,网络社会学通讯(13),2001年3月15日。www.mail.nhu.edu.tw。

36.[日]中根千枝:《纵向社会关系的人际关系》,商务印书馆,1994年。

37.《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文化》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英文参考文献

1. Aarseth, Espen J(1994):Nonlinearity and Literary Theory,Hyper/Text/Theory. Ed.

2. Baker, Wayne 1992“The Network Organiz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le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 Bell, Daniel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 NY:Basic Books, Inc.

4. Birch, David 1987 Job Creation in America. NY:The Free Press.

5. Brass, Daniel and Marlene Burkhardt 1992“Centrality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le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6. Braverman, Harry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NY:Monthly Review Press.

7. Carey, J.W.(1989).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Unwin Hyman.

8. Granovetter, Mark 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481-510.

9. Kellner, D.(1995),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and the Postmoden, New York, Routledge

10. Krackhardt, David 1992“The Strength of Stong Tie:The Implication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le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1. Nohria, Nitin and Robert G. Eccles 1992“Face-to-Face:Making Network Organizations Work.”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le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2. Richard L. WeaverII“Understand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Fifth Edition,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1990,USA

13. Robbins, S. P. 198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S.R.Hiltz&M.Turoff, The Network N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 1978, MA:Addison-Wesley.

【注释】

(1)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www.cnnic.com。

(2)数据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www.cnnic.com。

(3)戚攻、邓新民:《网络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4)黄厚铭:《面具与人格认同》,互联网,www.chinasociology.com资料版,2000年3月1日,中国社会学网站。

(5)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6)黄厚铭:《面具与人格认同》,互联网,www.chinasociology.com资料版,2000年3月1日,中国社会学网站。

(7)戚攻、邓新民:《网络社会学》,社会群体章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8)吴齐殷:《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互联网,www.chinasociology.com 2000年1月10日。

(9)吴齐殷:《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互联网,www.chinasociology.com 2000年1月10日。

(10)陈午晴、杨宜音、徐冰:《网民的在线需求》,载《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心态研究》(未刊稿),2003年。

(11)陈午晴、杨宜音、徐冰:《网民的在线需求》,载《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心态研究》(未刊稿),2003年。

(12)孙治本:《网络生活风格社群的研究》,互联网,http://mozilla.hss. nthu.edu.tw/iscenter/publish/2002.C02-051。

(13)[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37—45页。

(14)[德]M·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7页。

(15)[美]D·A·德斯伯里主编:《比较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68年,第178页。

(16)同上,第152页。

(17)[美]D·A·德斯伯里主编:《比较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68年,第152页。

(18)[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153页。

(19)[美]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18页。

(20)[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134页。

(21)黄厚铭:《面具与人格认同——网路的人际关系》,互联网,www. chinasociology.com 2001年12月10日。

(22)[美]雪莉·特克:《虚拟化身》,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第230页。

(23)Marc A.smith and Peter Kollock:《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London, Routledge First published,1999,p29。

(24)张钦隆等:《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来浏览新闻群组》,《第四届信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南港: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第325—339页。1999年8月在(tw.bbs.sci.history)中,曾经有署名为“你不知道的台大艺研所”网友以“李敖门风”自居,针对另一网友所有在BBS里的留言与讨论加以分析并穷追猛打的事件,可见即使当事人使用不同ID、不同主机上网,有心人要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也不是太难的事。

(25)William Rowe,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Modern China 16(3):309—329.

(26)J.Habermas,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1979, Boston:Beacon Press, p58,68。

(27)数据引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历次调查:www.cnnic. com,其中的题目是“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多选题):其中到新闻组看新闻或参加新闻组讨论和BBS电子公告栏和讨论组。

(28)数据引自“中国互联网中心第十四次调查报告”中的第九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