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放流鱼种大小是关键

放流鱼种大小是关键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放流夏花鱼种增加水中氮、磷,且成活率低。同时观察到,放流夏花鱼种被成群的青梢红鲌摄食,估计成活率较低。但是,对于已清淤除磷后的蠡湖,湖水中总氮一直居高不下,从鲢、鳙鱼体的氮、磷含量与体重的关联方程可知随着鳙的生长,鱼体内氮、磷含量呈增加趋势,考虑到随着鲢、鳙个体体重的增加,其摄食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通过鱼体积贮从水体中移出氮、磷能力会增强,因此也要以养殖大个体鱼种较好。

(1)放流夏花鱼种增加水中氮、磷,且成活率低。2007年6月放流了鲢为主的夏花鱼种,监测表明,当年7月的总氮达6.17mg/L,比不放流的6月(4.56mg/L)增加了26%;总磷则7月(0.031mg/L)比6月(0.014mg/L)增加了55%;持续监测表明,8月以后总氮有所恢复,但总磷持续增加。另外,2010年7月也放流了鲢、鳙夏花鱼种,监测表明,当年8月的总氮上升到1.58mg/L,比7月(0.527mg/L)增加了66.7%;总磷则8月(0.013mg/L)比7月(0.009mg/L)增加了30.8%。以上试验证实了小型个体鱼的粪便中氮含量较低,而磷含量较高,鲢的排粪量多于鳙的排粪量(邹清等,2002)。同时观察到,放流夏花鱼种被成群的青梢红鲌(蠡湖鱼类优势种群,数量占25.5%)摄食,估计成活率较低。

(2)放流大规格鱼种粪便中氮含量较低,且成活率高。从排泄物来看,小型个体对所摄取食物的氮的吸收和转化率高于大型个体,对磷的吸收和转化率则正好相反,因而提出若要尽快降低磷的含量,应以养殖大个体鱼为主。但是,对于已清淤除磷后的蠡湖,湖水中总氮一直居高不下,从鲢、鳙鱼体的氮、磷含量与体重的关联方程可知随着鳙的生长,鱼体内氮、磷含量呈增加趋势,考虑到随着鲢、鳙个体体重的增加,其摄食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通过鱼体积贮从水体中移出氮、磷能力会增强,因此也要以养殖大个体鱼种较好。监测证明,2007年12月放流200~700g/尾的大规格鱼种后,以2008年1月的总氮(5.812mg/L)、总磷(0.146mg/L)监测值为基数,在放流后到首次起捕前(2009年9月),蠡湖湖水总氮月趋下降,总磷则在2008年略有增加后也持续下降,表明大个体鲢、鳙才真正对降氮、磷起到作用(图5-24)。

图5-24 放流大规格鲢、鳙鱼种后湖中氮、磷降解情况
Fig. 5-24 Degrad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fter releasing large size of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监测显示,2007年12月放流的鲢、鳙规格为200~700g/尾的鱼种,免遭了小型凶猛鱼类吞食,成活率高。由2010年放流的标志鱼回捕表明,放流平均300g左右的鲢、鳙鱼种,300天左右的增重率为262%~352%,生长较快。因此,放流大规格鱼种以2龄鱼种为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