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体溶氧对鱼类和水环境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水体溶氧对鱼类和水环境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中溶氧量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存、生长、繁殖。此外,溶氧对水环境影响也非常显著,在有氧和富氧条件下,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属于良性;缺氧则为恶性。水体溶氧有水平变化、垂直变化和昼夜变化。水体中层氧显著减少,底层最低,甚至为零。

7.水体溶氧对鱼类和水环境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水中溶氧量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存、生长、繁殖。一般适合鲤科鱼类的水体溶氧量为4~5毫克/升,而3毫克/升左右生长减慢,2毫克/升左右发生浮头,1毫克/升以下严重浮头至泛塘。当然不同种鱼类和不同规格的同种鱼类对氧的需要量和窒息点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溶氧过饱和会对鱼卵孵化和鱼苗不利,极易患气泡病,甚至对小规格鱼种(夏花)也有不良影响。

此外,溶氧对水环境影响也非常显著,在有氧和富氧条件下,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属于良性;缺氧则为恶性。水体溶氧有水平变化、垂直变化和昼夜变化。所谓水平变化,即白天鱼池下风口氧气含量高,上风口氧气含量低。这是因为下风口风浪大,大气溶入水中的氧气多,加之下风口浮游植物随风聚集多,光合作用产氧多;而夜间与白天相反,下风口浮游生物和有机质多,故耗氧多,使水中溶氧明显减少。

所谓垂直变化,即上层浮游植物多,光照强,产氧多,而在透明度一半的水层中氧含量最高。这说明,此处浮游植物最多,光照度适合其生长、繁殖。水体中层氧显著减少,底层最低,甚至为零。

所谓昼夜变化,即白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产氧多,往往晴天中午溶氧过饱和;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水中各类生物的呼吸作用,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点,所以此时鱼类往往因缺氧易于浮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