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茴香菌核病

茴香菌核病

时间:2022-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症   状 本病主要为害近地面叶柄及茎部,发病部位产生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斑,后病部湿腐,病部以上组织常萎蔫,严重时地上部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菌丝,后白色菌丝扭结成黑色菌核。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保护地天津地区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发病;河南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发病;上海及其他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发生在2~6月,秋季发生在10~12月。

茴香菌核病

症   状 本病主要为害近地面叶柄及茎部,发病部位产生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斑,后病部湿腐,病部以上组织常萎蔫,严重时地上部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菌丝,后白色菌丝扭结成黑色菌核。

img125

茴香菌核病发病症状

病    原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保护地天津地区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发病;河南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发病;上海及其他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发生在2~6月,秋季发生在10~12月。连作地块,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等发病较重;肥水不均匀,导致植株徒长、旺长或长势过弱抗病能力低等发病较重;早春低温,连续阴雨时间长,保护地内长期湿度过大等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与非伞形花科蔬菜轮作2~3年,有条件的可进行水旱轮作;选择地势平坦、不易积水的壤土地栽培;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保护地栽培及时放风排湿,低温季节栽培尽量少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发病株及时清除出田间;夏季收获后及时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闭棚7~10天,利用高温杀灭表层菌核。

种子处理。播前用10%盐水选种,除去菌核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

药剂防治。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采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异菌脲悬浮剂800~1 000倍液+25%戊菌隆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