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族人口的变动

民族人口的变动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26年,在苏联境内有30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几个民族均为高加索民族。上述民族人口数量的增减自然也导致了各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具体情况见表5-4。
民族人口的变动_俄罗斯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

四、民族人口的变动

(一)苏联时期俄罗斯各民族人口变动情况

以下只讨论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的人口变动情况。

与全苏各加盟共和国一样,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共进行了6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是在1926年,最后一次是在1989年。根据历次普查数据得知,就总体而言,在全俄人口总量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大多数民族人口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也有少部分民族人口出现下降。

1926年,在苏联境内有30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有6个:俄罗斯人(7407.2万人)、乌克兰人(787.3万人)、哈萨克人(385.2万人)、鞑靼人(324.1万人)、莫尔多瓦人(133.5万人)、楚瓦什人(111.5万人);人口在50万~100万的民族有6个:德意志人(80.6万人)、巴什基尔人(71.2万人)、吉尔吉斯人(67.2万人)、白俄罗斯人(63.8万人)、犹太人(56.7万人)、乌德穆尔特人(51.4万人);人口在20万~50万的民族有7个:马里人(42.8万人)、乌兹别克人(32.5万人)、车臣人(31.8万人)、卡累利阿人(24.8万人)、雅库特人(24.1万人)、布里亚特人(23.7万人)、科米人(22.6万人);人口在10万~20万的民族有11个:波兰人(19.8万人)、亚美尼亚人(19.2万人)、阿瓦尔人(17.8万人)、奥塞梯人(15.7万人)、爱沙尼亚人(15万人)、科米彼尔姆人(14.9万人)、卡巴尔达人(14万人)、芬兰人(13.4万人)、卡尔梅克人(13.2万人)、达尔金人(12.6万人)、拉脱维亚人(11.7万人)。[6]

表5-3      历次人口普查期间各民族人口数量(1926~1989年)

img67

续表

img68

资料来源:[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2001年俄罗斯统计年鉴》,第91~92页。

1926~1989年的63年间,全俄人口增长了46%,在上述30个民族中,有18个民族人口获得了增长,即阿瓦尔人、车臣人、达尔金人、卡巴尔达人、亚美尼亚人、奥塞梯人、白俄罗斯人、巴什基尔人、布里亚特人、鞑靼人、俄罗斯人、楚瓦什人、雅库特人、马里人、科米人、乌德穆尔特人、卡尔梅克人、德意志人。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几个民族均为高加索民族。另有12个民族人口下降: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爱沙尼亚人、芬兰人、乌兹别克人、拉脱维亚人、波兰人、卡累利阿人、乌克兰人、莫尔多瓦人、犹太人、科米彼尔姆人。

有些时期的人口变化耐人寻味。例如,1926~1939年,吉尔吉斯人和卡拉卡尔帕克人减少了99%,乌兹别克人减少了95%,哈萨克人减少了91%,塔吉克人减少了67%,乌克兰人减少了59.3%,保加利亚人减少了56%,此外,白俄罗斯人、波兰人、土库曼人、立陶宛人、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都明显减少。[7]如此大幅度的人口下降实在令人惊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变故,限于资料目前我们还无法准确地加以解释,只能猜测这也许与民族迁移、20世纪30年代的大饥荒、政治清洗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可能与民族融合有关。在苏联时期,血缘相近的各民族间甚至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举例来说,1926年人口普查时,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登记在册的梅格列尔人和斯万人分别有24.3万人和1.32万人,而到1959年人口普查时却只有9人表明自己是斯万人、11人表明自己是梅格列尔人,其余的梅格列尔人、塔吉克人和斯万人都声称自己是格鲁吉亚人。在乌兹别克、塔吉克、阿塞拜疆、达吉斯坦等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以及苏联其他地区均有类似情况,[8]合理的估计,相同的情况在俄罗斯也比较普遍。

1926~1989年的63年间,上述30个民族人口变动情况大致可以分为6类:

(1)人口高速增长。这类民族包括阿瓦尔人(增长了206%)、车臣人(183%)、达尔金人(180%)、卡巴尔达人(176%)、亚美尼亚人(173%)、奥塞梯人(156%),增长幅度均超过百分之百,年均增长率在2.48%~3.27%。这些民族主要居住在高加索地区,在语言归属上大部分属于高加索语系。

(2)人口较快增长。这类民族有白俄罗斯人(增长了89%)、巴什基尔人(89%)、布里亚特人(76%)、鞑靼人(70%)、俄罗斯人(62%)、楚瓦什人(59%)、雅库特人(58%)和马里人(50%),增长幅度在50%~90%,年均增长率在0.8%~1.4%。他们分别属于斯拉夫民族、阿尔泰突厥民族和乌拉尔民族。

(3)人口缓慢增长。此类民族包括科米人(增长了49%)、乌德穆尔特人(39%)、卡尔梅克人(26%),前两者为乌拉尔民族,后者为阿尔泰民族。

(4)人口停止增长。典型的例子是德意志人,这个民族在63年中人口只增加了4%,年均增长率只有0.06%,增长已经基本停止。

(5)人口缓慢减少。这类民族有乌克兰人(-45%)、莫尔多瓦人(-20%)、犹太人(-5%)、科米彼尔姆人(-1%)。

(6)人口急剧减少。这类民族有吉尔吉斯人(-94%)、哈萨克人(-83%)、爱沙尼亚人(-69%)、芬兰人(-65%)、乌兹别克人(-61%)、拉脱维亚人(-60%)、波兰人(-52%)、卡累利阿人(-50%)。

上述民族人口数量的增减自然也导致了各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具体情况见表5-4。

表5-4      各民族人口比重变动情况(1926~1989年)

img69

续表

img70

资料来源:[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2001年俄罗斯统计年鉴》,莫斯科,2005年版,第91~92页。

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境内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图瓦族。1926年,这个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00人,1989年猛增到20.6万人。[9]造成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1944年10月苏联对图瓦共和国(原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吞并。

20世纪初期,俄罗斯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世纪中期达到了顶峰,1959年全苏人口普查时俄罗斯联邦境内俄罗斯族人口比重已经从1926年的73.61%上升到83.26%。从60年代开始逐年下降,至1989年已经下降到81.53%,减少了1.7个百分点。

促使民族人口变化(增长或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移民因素、民族间相互融合因素以及国家疆界变化因素之外,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口自然增长方面,由于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早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学者曾经对境内各民族妇女生育愿望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妇女在生育观念上的差别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欧洲妇女普遍希望少生子女,亚洲妇女则希望多生子女;穆斯林妇女热望组建多子女的大家庭,而信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新教)和犹太教的妇女则更乐于经营小规模的家庭;经济发达地区的妇女希望少生子女,经济落后地区的妇女则相反。

从表5-5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希望多生子女的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卡拉卡尔帕克、塔吉克、土库曼、哈萨克、阿塞拜疆等民族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宗教上信仰伊斯兰教;而希望少生子女的犹太、拉脱维亚、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等民族主要居住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欧地区和波罗的海沿岸,大多信奉东正教、天主教或犹太教。这种不同民族间生育意愿上的差别至今依然存在。

表5-5      苏联时期各民族已婚妇女平均希望生育子女数量

img71

资料来源:阮西湖编译:《苏联民族人口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印,1981年版,第64页。

(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人口变动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变化,这就是人口自然增长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人口死亡率高于同期人口出生率,致使全国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在这种状况下,各民族之间人口发展的差异日益扩大,有些民族的人口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而有些民族的人口则急剧缩减。

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俄罗斯境内的182个民族按照人口数量的多寡划分成4个集团: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为第一集团,人口在50万~100万的民族为第二集团,人口在10万~50万的民族为第三集团,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为第四集团。

1989年,属于第一集团的民族共有7个——俄罗斯人、鞑靼人、乌克兰人、楚瓦什人、巴什基尔人、白俄罗斯人、莫尔多瓦人。至2002年,这7个成员中只有2个人口得到了增长——鞑靼人(0.6%)和巴什基尔人(24%),其余民族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俄罗斯人减少了0.36%,乌克兰人——32.55%、楚瓦什人——7.72%、白俄罗斯人——33%、莫尔多瓦人——21%。白俄罗斯人和莫尔多瓦人由于人口减少已不足百万,因而退出第一集团,跌入第二集团。车臣人和亚美尼亚人则因人口大幅增长由第二集团跨入第一集团,前者增长了51%,后者增长了112%。这样一来,2002年第一集团成员仍然是7个,但是成员和名次已不同于10年前:俄罗斯人、鞑靼人、乌克兰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车臣人、亚美尼亚人。第一集团人口总数为13018.7万,占全俄总人口的89.68%。

1989年,第二集团共有8个成员:车臣人、德意志人、乌德穆尔特人、马里人、哈萨克人、阿瓦尔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至2002年,有4个民族人口得到了增长,即车臣人、哈萨克人、阿瓦尔人和亚美尼亚人,其余4个人口下降。车臣人和亚美尼亚人因人口已经超过百万而进入第一集团,犹太人则因人口减少退入第三集团,另外有6个民族加入到第二集团,其中莫尔多瓦人和白俄罗斯人来自第一集团,阿塞拜疆人、卡巴尔达人、奥塞梯人、达尔金人来自第三集团。至此,第二集团成员增加到11个,依次为莫尔多瓦人、阿瓦尔人、白俄罗斯人、哈萨克人、乌德穆尔特人、阿塞拜疆人、马里人、德意志人、卡巴尔达人、奥塞梯人、达尔金人。第二集团人口总数为712.4万,占全俄总人口的4.91%。

1989年,第三集团共有22个成员,其中至2002年人口下降的民族有摩尔达维亚人(-0.6%)、乌兹别克人(-3%)、科米人(-13%)、科米彼尔姆人(-15%)、卡累利阿人(-26%),其余17个民族的人口都得到了增长,其中增长幅度不到10%的有阿迪盖人(5%)、卡尔梅克人(5%)、布里亚特人(7%);增幅在10%~20%的有雅库特人(17%)、图瓦人(18%)、茨冈人(19%);增幅在20%~50%的有卡拉恰伊人(28%)、奥塞梯人(28%)、卡巴尔达人(35%)、朝鲜人(39%)、达尔金人(44%)、拉克人(48%);增幅超过50%的有格鲁吉亚人(51%)、库梅克人(52%)、列兹金人(60%)、阿塞拜疆人(85%)、印古什人(92%)。有5个民族退出第三集团,阿塞拜疆人、卡巴尔达人、奥塞梯人和达尔金人升入第二集团,卡累利阿人跌入第四集团。在新加入的5个民族中,犹太人来自原第二集团,塔巴萨兰人、塔吉克人、巴尔卡尔人来自第四集团,哥萨克人的情况比较特殊,1989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没有单独统计该民族人口数量。2002年第三集团成员仍为22个,依次为:布里亚特人、雅库特人、库梅克人、印古什人、列兹金人、科米人、图瓦人、犹太人、格鲁吉亚人、卡拉恰伊人、茨冈人、卡尔梅克人、摩尔达维亚人、拉克人、朝鲜人、哥萨克人、塔巴萨兰人、阿迪盖人、科米彼尔姆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巴尔卡尔人。第三集团人口总数为500.4万,占全俄总人口的3.45%。

第四集团民族数量最多,共计142个,但人口却非常有限,总数不足300万,还不到全俄总人口的2%,平均每个民族人口只有2万多,它们的变化对俄罗斯总体人口结构影响甚微,故在此不予赘述。

2002年,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民族有5个:俄罗斯人(79.83%)、鞑靼人(3.83%)、乌克兰人(2.03%)、巴什基尔人(1.15%)、楚瓦什人(1.13%),接近1%的有2个:车臣人(0.94%)和亚美尼亚人(0.78%)。

表5-6      俄罗斯主要民族人口变化情况(1989~2002年)

img72

续表

img73

注:*十月革命后历次人口普查中均未将哥萨克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进行登记,2002年全俄人口普查首次获得现代哥萨克人的信息。

资料来源:[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2001年俄罗斯统计年鉴》,第91页;《2004年俄罗斯统计年鉴》,第86~87页。

1989~2002年,在俄罗斯人口最多的26个民族中,有16个民族人口获得增长,另外10个民族人口出现下降。在获得增长的民族中,有6个民族增长幅度超过50%——亚美尼亚人(112%)、印古什人(92%)、阿塞拜疆人(85%)、列兹金人(60%)、车臣人(51%)、库梅克人(52%);另外7个民族增长幅度超过17%——阿瓦尔人(45%)、达尔金人(45%)、卡巴尔达人(35%)、奥塞梯人(28%)、巴什基尔人(24%)、图瓦人(18%)和雅库特人(17%);其余3个略有增长——布里亚特人(7%)、哈萨克人(3%)和鞑靼人(1%)。人口数量下降最明显的民族是犹太人,下降幅度超过五成,达到了-57.17%;下降幅度超过二成的民族有白俄罗斯人(-33.00%)、乌克兰人(-32.55%)、德意志人(-29.10%)和莫尔多瓦人(-21.44%);此外人口下降的民族还有科米人(-12.80%)、乌德穆尔特人(-10.91%)、楚瓦什人(-7.72%)、马里人(-6.21%)、俄罗斯人(-3.32%)。

伴随着数量的增减,各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斯拉夫民族和乌拉尔民族人口比重明显下降,突厥民族和高加索民族人口比重显著上升,其中印古什人、阿塞拜疆人、列兹金人、车臣人、库梅克人、达尔金人、卡巴尔达人、奥塞梯人、巴什基尔人、图瓦人比重上升的幅度都超过了20%,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莫尔多瓦人、科米人、乌德穆尔特人比重下降的幅度均在10%以上。

表5-7      26个主要民族人口比重变动情况(1989~2002年)

img74

续表

img75

资料来源:[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2004年俄罗斯统计年鉴》,莫斯科,2005年版,第86~87页。

从上述民族人口变化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斯拉夫民族和乌拉尔民族人口普遍下降

在上述10个人口下降的民族中,除犹太人、德意志人和楚瓦什人之外,均属于斯拉夫民族和乌拉尔民族,前者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后者包括莫尔多瓦人、科米人、乌德穆尔特人和马里人。这些民族人口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出生率低,过低的出生率已经无法满足人口自然更替的需要,部分民族人口下降还与移民外迁有关,如苏联解体后一部分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离开俄罗斯前往独立建国后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此需要指出的是,1989~2002年,有数百万俄罗斯人从独联体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回迁俄罗斯,如果不将他们计算在内,俄罗斯人的下降幅度应当不止3.32%。

2.高加索民族和突厥民族人口持续增加

在上述16个人口增长的民族中,除亚美尼亚人和奥塞梯人之外,其余清一色为高加索民族和突厥民族:阿塞拜疆人、库梅克人、巴什基尔人、图瓦人、雅库特人、布里亚特人、哈萨克人、鞑靼人属于突厥民族,印古什人、列兹金人、车臣人、达尔金人、阿瓦尔人、卡巴尔达人属于高加索民族。虽然按照语言分类,亚美尼亚人和奥塞梯人属于印欧语系(前者属亚美尼亚语族,后者属伊朗语族),但这两个民族主要居住在高加索地区,与高加索各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16个民族中有13个增长幅度达到了两位数,只有布里亚特人、哈萨克人和鞑靼人的增长幅度略低,其中最低的是鞑靼人,只有1%,但其实际增长幅度应该高于这个数字。根据苏联学者的调查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鞑靼人与异族通婚变得越来越普遍,例如,1970~1973年间,跨族婚姻占了鞑靼人婚姻的14.5%,而这些婚姻所产生的后代往往不选择鞑靼族籍。在克麦罗沃、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和秋明4个地区进行的调查表明,77.5%的鞑靼—俄罗斯家庭的子女选择俄罗斯族籍,在鞑靼—哈萨克、鞑靼—乌兹别克、鞑靼—乌克兰、鞑靼—德意志家庭中,大部分子女也不选鞑靼族籍,只有在鞑靼—楚瓦什、鞑靼—巴什基尔家庭中,子女才会选择鞑靼族籍。[10]鞑靼人的后裔不愿选择鞑靼族籍,这也许是因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历史教科书中对所谓“蒙古—鞑靼枷锁”的渲染而产生的副作用。

3.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在减少

在10个人口下降的民族中,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莫尔多瓦人、科米人、乌德穆尔特人、马里人、楚瓦什人普遍信仰东正教,德意志人信仰基督教新教,俄罗斯犹太人除部分人保留了古老的犹太教信仰之外,也有许多人信仰东正教或天主教。

4.信仰伊斯兰教和喇嘛教的人口在增加

在15个人口增长的民族中,绝大部分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阿塞拜疆人、库梅克人、巴什基尔人、印古什人、列兹金人、车臣人、达尔金人、阿瓦尔人、卡巴尔达人、奥塞梯人、哈萨克人、鞑靼人;个别信仰喇嘛教,如图瓦人和布里亚特人;只有雅库特人信仰东正教。亚美尼亚人一般信仰东正教,这是个特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