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阳与太阳辐射

太阳与太阳辐射

时间:2022-1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色球层”外是伸入太空的银白色日冕,温度高达100万摄氏度,高度有时达几十个太阳半径。从太阳的构造可见,太阳并不是一个温度恒定的黑体,而是一个多层的有不同波长发射和吸收的辐射体。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决定的,因此称为天文辐射。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昼长。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强弱与日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太阳是地球上能源的根本。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态球体,它的内部由三个区组成。最里面的是核心区,往外是辐射区,再外是对流区;对流区以外是大气层。太阳的大气层分为三个层,第一层是光球层,光球层以外是色球层,色球层以外是日冕层。核心区的半径约为0.23×106 km,温度为8×106~40×106℃,它的直径约为1.39×106 km,质量约为2.2×1027 t,为地球质量的3.32×105倍,体积则比地球大1.3×106倍,平均密度为地球的1/4。其主要组成气体为氢(78.7%)和氦(19.8%),其余的1.5%由种类繁多的金属和其他元素组成。由于太阳内部持续进行着氢聚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所以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由核心向表面传递热量,温度也从中心向表面逐渐降低。由核聚变可知,氢聚合成氦在释放巨大能量的同时,每克质量将亏损0.007 29 g。根据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率估算,其氢的储量足够维持600亿年,因此太阳能可以说是用之不竭的。

在太阳中心点至0.2太阳半径的区域内是太阳的内核,其温度为8×106~4×107 K,密度为水的80~100倍,占太阳全部质量的40%,占总体积的15%。这部分产生的能量占太阳产生总能量的90%。氢聚合时放出γ射线,当它经过较冷区域时,由于消耗能量,波长增长,变成X射线或紫外线可见光。从0.23~0.7 R的区域称为“辐射输能区”,温度降到1.3×105 K,密度下降到0.079 g/cm3。0.7~1.0 R之间称为“对流区”,温度下降到5×103 K,密度下降到10-8 g/cm3。太阳的外部是一个光球层,它就是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其温度为5762 K,厚约500 km,密度为10-6 g/cm3,它是由强烈的电离气体组成的,太阳能绝大部分辐射都是由此向太空发射的。光球外面分布着不仅能发光,而且几乎是透明的太阳大气,称之为“反变层”,它是由极稀薄的气体组成的,厚数百千米,它能吸收某些可见光的光谱辐射。“反变层”的外面是太阳大上层,称之为“色球层”,厚1×104~1.5×104 km,大部分由氢和氦组成。“色球层”外是伸入太空的银白色日冕,温度高达100万摄氏度,高度有时达几十个太阳半径。

从太阳的构造可见,太阳并不是一个温度恒定的黑体,而是一个多层的有不同波长发射和吸收的辐射体。不过在太阳能利用中通常将它视为一个温度为6000 K,发射波长为0.3~3μm的黑体。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决定的,因此称为天文辐射。由天文辐射决定的气候称为天文气候。天文气候反映了全球气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基本轮廓。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四季。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昼长。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两个焦点中的一个焦点上。因此,日地距离时刻在变化。每年1月2—5日经过近日点,7月3—4日经过远日点。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强弱与日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