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装配体插入零件视图变小

装配体插入零件视图变小

时间:2024-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以螺旋千斤顶为例介绍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绘图步骤。装配图中的主视图应能比较清楚地表达机器或部件中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连接关系、工作状况和结构形状。作图比例应按照机器或部件的尺寸和复杂程度,以表达清楚它们的主要结构为前提进行选定。根据装配连接关系,逐个画出各零件的视图。画相邻零件时,应从两零件的装配结合面或零件的定位面开始绘制,以正确定出它们在装配图中的装配位置。

在设计和测绘机器或部件时最终都需要画出装配图,绘制装配图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8.6.1 分析所画的装配体

先要对机器或部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通过有关的资料和实物了解其用途、性能、工作原理和工作状况、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等。现以螺旋千斤顶为例介绍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绘图步骤。

8.6.2 确定图形表达方案

1.主视图的选择

装配图中的主视图应能比较清楚地表达机器或部件中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连接关系、工作状况和结构形状。一般将主视图按机器或部件的工作位置或习惯位置画出,图81中螺旋千斤顶的主视图就是按工作位置画出的。主视图通常画成剖视图,所选取的剖切平面应通过主要装配干线,并尽可能使装配干线与正面平行,以使所作的剖视图能较多、较清楚地反映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

2.其他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其他视图的选择主要是对在主视图中尚未表达或表达不清楚的内容,作补充表达。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和装配连接关系;

(2)机器或部件的工作状况及安装情况;

(3)某些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螺旋千斤顶装配图中除主视图用全剖视表达主要结构和装配关系外,还用了A A剖视图补充表达了螺杆、螺套和底座的连接关系和结构形状,用件3的BB断面图表达了螺杆的四通结构,用件4的C向视图补充表达了顶垫的形状。

8.6.3 选定比例和图幅

作图比例应按照机器或部件的尺寸和复杂程度,以表达清楚它们的主要结构为前提进行选定。然后按确定的表达方案,选定图纸幅面。布置视图时,应考虑在各视图间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标注尺寸和编写零部件序号等。

8.6.4 绘制视图

1.布置图面

(1)画图框线、标题栏框线和明细栏框线。

(2)画出各视图的中心线、轴线或作图基准线。图面总体布置应力求匀称。如图812(a)所示。

2.画视图底稿

(1)按主要装配干线,从主要零件的主视图开始画起,有投影联系的视图应同时画出,其中主要零件为底座1,见图8-12(b)。

(2)根据装配连接关系,逐个画出各零件的视图。一般可按:先画主视图,后画其他视图;先画主要零件,后画其他零件;先画外件,后画内件的次序进行。画螺旋千斤顶各零件的次序为:底座—螺套—螺杆—顶垫—螺钉5—铰杠—螺钉7,见图8-12(c)。

注意:

(1)画相邻零件时,应从两零件的装配结合面或零件的定位面开始绘制,以正确定出它们在装配图中的装配位置。如画顶垫4时,应从顶垫内的球面(与螺杆顶部球面的接触面)开始画起,如图8-12(b)所示。

(2)画各零件的剖视时,应注意剖和不剖、可见和不可见的关系。一般可优先画出按不剖处理的实心杆、轴等,然后按剖切的层次,由外向内、由前向后、由上而下绘制。这样被挡住或被剖去部分的线条就可不必画出,以提高绘图效率,如图8-12(c)所示。

图8- 12 装配图的绘制步骤

3.画剖面符号、标注尺寸、编写零件序号

视图底稿画完后,经仔细校对投影关系、装配连接关系、可见性问题后,按装配图上各相邻零件剖面线方向的规定画法,在所选的剖视和断面图上加画剖面符号;按装配图的要求标注尺寸;逐一编写并整齐排列各零件(或部件)的序号。如图8-12(d)所示。

4.加深图线,填写标题栏、明细栏和编写技术要求

按以上作图步骤,全部完成后的装配图如图8-1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