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定性资料分析

定性资料分析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面对涉入“事件”中的调研对象提供的信息,实地研究者对资料的判别应特别注意实践中可能影响到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实地调研者进入实地过问有关事件,是对调研对象很大的心理支持,有时甚至会激发他们的行为。
定性资料分析_社会调查与统计

第四节 定性资料分析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定性资料的获得与整理,在这里,将说明定性资料的分析。

一、定性资料及其特点

定性资料指的是以文字、文章等符号做记录的资料,它不仅包括描述或表达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及其行为、态度的资料,还包括记述社会生活事件的资料。在实地研究中,可以将研究者在调查中收集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记录、笔记都视为定性资料。

由于定性资料都来源于实地研究,而实地研究所得到的材料包括各种观察记录、访谈笔记、情感体悟,因此,导致定性资料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来源的多样性

定性资料既有来自观察得到的资料,又有访谈得到的笔记,还有一些随笔式的、感想式的情感体悟,甚至还包括一些从当地媒体、出版物上所得的摘要。可以讲,来源的多样性成为定性资料最显著的特征。同时,这种多样性的特征也使得定性资料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构成上都显得比较复杂。

2.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定性资料来源的多样性,注定了它在形式上难以统一,往往呈现一种零散的、杂乱的、无固定的结构形式,导致定性资料形式多样性。正是这种形式多样性,使得定性资料更难把握,需要研究者敏锐的洞察力,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

3.分析路径的多样性

由于定性资料的来源、形式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使得对定性资料的分析有了更大的自由。不同的分析者,不同角度的分析,面对同样的资料,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是定性资料常让人诟病的一个原因。但是,正是这种分析路径的多样性使得定性资料更加显得丰富多彩。

二、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

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指的是一个对定性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综合、归纳的过程。它的逻辑是一个归纳逻辑,即从具体的、个别的实例出发,总结概括出一般概念、理论的过程。我们一般将整个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大致分为资料判别、阅读编码和归纳抽象三个阶段。

1.资料判别阶段

资料判别指的是研究者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检查、分类和简化,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条件的过程。可以说,资料判别既是资料收集工作的继续,又是资料分析的开端,它是二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我们经过实地调查得到的资料也需要去伪存真,不仅在理论上需要我们对实地研究资料进行判别,而且在实地研究实践中需要我们对许多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有清醒的认识[5]

第一,从理论上分析,实地研究的资料判别是符合反思社会学要求的体现,也是实地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脉络的要求,同时反映出社会研究者应具有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也反映了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学术道德规范。

第二,从实践上看,实地研究的资料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需要研究者对其充分估计并自觉反思,才能保证研究资料的可靠性。

对于实地研究的资料判别,研究者至少需要从方法意识到实施调研、资料收集,再到资料分析与呈现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在方法意识上,研究者应对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要有清醒认识。

保持调研中的反思性是必须具有的一种态度。笔者认为,面对涉入“事件”中的调研对象提供的信息,实地研究者对资料的判别应特别注意实践中可能影响到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实地研究者不仅要是法官,而且还要是内部人。我们知道,法官其辨别力是强,但有些内幕,法官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而内部人却可以“关起门来”分享此等秘密。因此,研究者既要做台前的法官,也要做幕后的“自己人”必须要具有清醒的判断力,否则就可能被蒙骗或误导。

保持反思性的关键是需要从权力关系与利益立场来考虑。福柯在一系列著作中,特别是在《惩罚与监禁》的讨论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知识产生的、激烈的后现代命题——知识是权力的产物。苏力曾经从权力的关系角度对法律社会学调查进行了探讨[6]。结合笔者实地研究的实践,笔者认为除了将权力关系迁移进来考察外,利益立场也是资料判别的一个很好视角。

实地研究收集的资料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益嵌入性。研究者往往带有一定的利益立场,而研究对象更是有着利益立场。而实地研究的研究对象的抽样一般是采取目的性抽样,又称“理论型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即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地点和事件,而抽取的人、地点与事件对于实地研究来说,都是嵌入利益的。因此,对于实地研究的资料判别需要考虑到利益立场问题。

其次,在实施调研的过程中,调研者应注意观众效应。

实地调研者对于调研对象本身有着一种潜在的观众效应,这一点往往被调研者所忽视。调研者的入场就如观众进场一样会给人一种社会刺激的效力。实地调研者进入实地过问有关事件,是对调研对象很大的心理支持,有时甚至会激发他们的行为。所以对于调研者来说,应该对此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

再次,在资料收集上,调研者应多方求证资料。

由于不同调研对象的不同利益立场及实地研究中存在不同的权力关系,要提高研究资料的可靠性,就应该全面加强研究资料的横向和纵向的印证,通过多重情境确认研究资料的可靠性,在不同利益立场的信息提供者之间更接近真实。调研资料的真实性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研究者的主观世界是否与客观世界相吻合的问题。深入调研、多方求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实地研究是资料可靠性的一种保证。

最后,在资料分析与呈现上应规范化。

资料收集了以后需要进行分析。正式开始分析之前,需要认真阅读原始资料,经过“投降”和“怀疑”两个过程,以保证自己熟悉资料的全部内容。在阅读资料时,需要采取一种“投降”的态度,即放弃自己原有的“假设”和“偏见”,尽量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资料所浮现的意义中,并反思自己的即兴反应,同时又抱一种怀疑的态度来审视所收集的资料。

在资料的呈现中,如果不能判别,那么就应该标明陈述者,由读者去理解,而不应该以作者的语言来转述,而应在介绍陈述者的利益立场的基础上以采用引述的形式来呈现研究资料,而且实地研究的论文也应有专门的资料判别介绍。

一般而言,资料判别包括资料审查、资料分类和资料汇编三个阶段。第一,资料审查。资料审查的目的是消除原始资料中的虚假、差错、短缺、拖沓等无效资料,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完整、有效,为下一步的整理分析打下基础。对定性资料的审查主要集中在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上。第二,资料分类。资料分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前分类,指的是在收集资料之前定下分类标准,然后按分类指标收集和整理资料;另一种是后分类,指的是在资料收集完成后,再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分类。定量资料通常采用前分类,而定性资料则一般采用后分类。第三,资料汇编。资料分类之后,就要开始将资料按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汇总和编辑,即资料汇编。

2.阅读编码阶段[7]

在阅读编码阶段,研究者要重新开始逐段逐行地仔细阅读每一段实地记录,分析每一段笔记的内容,并且在阅读中进行资料的各种编码工作。通常,研究者边阅读边根据具体内容做记号,以标签的形式表明各种具体事例、行为、观点的核心内容或实质,并将其归入所属的各种不同主题或概念备忘录中,形成了整理后的,具有更为清晰的内容框架的资料。

3.归纳抽象阶段

在归纳抽象阶段,要根据不同的标准或从不同的角度,仔细审阅和思考资料中所做的各种记号,思考和比较各种不同的主题,看看哪些东西反复出观,看看哪些资料中存在突出差异,并从中归纳或抽象出解释、说明现象和社会生活过程的主要变量、关系和模式。在定性资料的分析阶段,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是,我们必须能够从大量的经验材料中识别那些构成更大的社会结构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我们不能把在实地观察中所得到的这些互动和关系仅仅看做具体的、特别的行为,同时也要把它们看做更为抽象、更为一般的概念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必须理解这些行为和关系是如何相互联系并形成社会结构的一种特定类型的。当然,这也是定性资料分析中最为困难的一项工作。

实地研究所得到的材料是丰富的、生动的和具体的,研究者必须从中进行选择和组织,利用它们来展示更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行为模式,更为一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可以说,现实生活为研究者提供了材料,而研究者则要对这些材料提供自己的分析。

三、定性资料分析的方法

由于定性资料具有的“三多”特征,使得对定性资料分析的方法难以统一。有的学者认为,定性资料分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资料中的相似性;二是寻找资料中的相异性。这与下文将要介绍的比较分析法有些相似。也有的学者认为,定性资料分析方法可以划分为类别分析和叙述分析两种。类别分析是将具有相同属性的材料归入同一类别,材料的属性可以从事物的要素、结构、功能、原因等各个层面进行分类。叙述分析是将材料放置于自然情景之中,生动逼真地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和分析。两者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前者可以为后者补充血肉,后者可以帮助前者分清层次和结构。[8]

实际上,前面的这些学者关注的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对具体的操作方法未作介绍。由于定性资料的方法较多,这里对常用的四种分析方法作一个介绍。这四种方法是:连续接近法、举例说明法、比较分析法、流程图方法。[9][10]

1.连续接近法

连续接近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指通过不断地反复和循环的步骤,使得研究者从开始时一个比较含糊的观念以及杂乱、具体的资料细节,到达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在连续接近法中,研究者常常得以形成新的概念,创造新的理论。

2.举例说明法

举例说明法(illustrative method)就是一种用经验资料来说明某一理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定性资料分析中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举例说明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举例子来证明理论的来源与脉络,即通过个案来说明理论;另一种是平行说明式,即通过平行列举多个案例,来说明这种理论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案例。举例说明法的缺陷在于论证模式说服力不强,因为一个反例就可以攻破理论成功的堡垒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analytic comparison)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比较方式的不同,定性资料分析中的比较分析法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1)一致性比较法(method of agreement)。这种比较法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各个不同个案中所具有的共同的特征上,并通过运用一种排除的过程来进行。其基本思想是:研究者先找出不同个案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作为结果的特征,然后再比较各种可能的作为原因的特征。如果某种被看做原因的特征不为所有具有共同结果的个案所有,那么,研究者就将这种特征从原因中排除掉,而所剩下的那种为所有个案共有的特征则为可能的原因。

(2)差异性比较法(method of difference)。差异性比较法的基本思路是:研究者先找出一些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相同,但是在少数方面不同的个案群;然后从中找出使得这些个案具有相同结果的原因特征组,同时找出一组在结果上与此不同的个案;接下来,研究者可以对比两组个案,查找那些在结果上不同的个案所没有出现的原因特征;这种没有出现的原因特征就是结果的原因。

4.流程图方法

流程图方法主要指的是以历史和现时发展过程为标准,对定性资料进行描述。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流程图方法使得描述的内容显得清晰、明了,使读者看过之后一目了然。

定性研究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而对定性资料的分析过程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对原始资料进行不同的舍取。但是,不管怎样,研究者在建构相关理论时,都应该建立在原始资料上,而不是凭空杜撰。

本章小结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包括个案研究和社区研究。

从实施的程序上看,实地研究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阶段:(1)选择研究背景。(2)获准进入及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3)收集资料(观察或访谈)。(4)整理和分析资料。(5)报告研究结果。

实地研究的主要优点包括:(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2)研究的效度较高。(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实地研究的主要缺点包括:(1)概括性较差。(2)信度较低。(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4)所需时间较长。(5)伦理问题。

观察法指的是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观察者的感觉器官或者辅助工具去直接或间接地了解研究对象。观察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资料处理阶段。

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将观察区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按照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同样地,我们也可以根据观察地点的不同将观察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还可以根据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将其区分为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参与观察的特点。(1)参与观察法的优点: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有利于研究者“设身处地”地“理解”被观察者。(2)参与观察法的缺点: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即缺乏可靠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的程序是不明确的,它的观察是无系统的,它的资料是难以用数量表示的,它的研究结果也是无法重复的。同时,参与观察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在参与观察的整个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因而很难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

无结构访谈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者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无结构访谈适合于,并主要应用于实地研究。根据访谈的性质,可以将实地研究中的无结构访谈细分为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两种。

无结构访谈的要点。(1)访谈前,要对访谈的主要目标和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访谈前最好能对被访者的各方面情况和特征尽可能详细地进行了解。(3)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以被访者方便为主要原则。(4)访谈时,开场白一定要说好,其标准是:简明扼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5)开始访谈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全部资料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在这方面的表现去创造有利于访谈的气氛。(6)在被访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访谈员要专心听,并认真记笔记。(7)掌握正确的记录方法。提问控制和表情动作控制是访谈控制的两项主要的控制手段。

集体访谈也称为座谈会,它是将若干个访谈对象集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的方法。

定性资料指的是以文字、文章等符号做记录的资料,它不仅包括描述或表达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及其行为、态度的资料,还包括记述社会生活事件的资料。其具有来源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分析路径的多样性的特点。

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指的是一个对定性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综合、归纳的过程。它的逻辑是一个归纳逻辑,即从具体的、个别的实例出发,总结概括出一般概念、理论的过程。我们一般将整个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大致分为资料判别阶段、归纳抽象阶段、阅读编码阶段等三个阶段。

由于定性资料具有的“三多”特征,使得对定性资料分析的方法难以统一。四种具体操作方法是:连续接近法、举例说明法、比较分析法、流程图方法。

关键术语

实地研究 观察 个案研究 参与观察 实地观察 无结构访谈 资料判别 连续接近法 举例说明法 流程图方法 比较分析法

思考题

1.实地研究中有哪几个主要的阶段?实地研究有何优缺点?为什么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特别重要?

2.观察有哪几种类型?各种不同类型的观察具有什么特点?

3.实地研究中这种无结构访谈的主要优点是什么?相比之下,哪种访谈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为什么?

4.参与观察与其他观察法有何不同?在实地研究中为什么一般选择参与观察?

5.在实地研究中,选择研究背景时,研究者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地区吗?或是应该选择他不熟悉的地区?

6.无结构式访谈的类型有哪些?在进行无结构式访谈时要注意些什么?

7.资料判别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8.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有哪些?找一篇定性研究的文章,看看其中运用了什么分析方法?

【注释】

[1]怀特.街角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77-397.

[2]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4-25.

[3]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34.

[4][美]亨特.社会研究方法新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13.

[5]董海军.论实地研究中的资料判别.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6]苏力.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资源——一个社会学调查过程的反思.社会学研究,1998(6).

[7]其中一些编码技术可参见问卷编码。

[8]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96(6).

[9][美]肯尼斯·D.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56.

[1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19-3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