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全球化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是不平衡的。其次,全球化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_社会学

第二节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

一、全球化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全球化作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和客观历史进程,它把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纳入统一的全球体系中,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和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处在弱势的地位。因此,全球化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是不平衡的。事实上,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一场制度的竞争、思想理念的竞争和政策竞争;同时,全球化又是一场国家、部门、企业和产品生产率的竞争。在这些竞争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全球化的开放性,而且也可以利用全球化的局限性来发展经济。总之,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影响主要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全球化会带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全球范围内利用最有利的空间地点和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它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这对弥补我国当前经济建设资金相对不足,改进生产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后发展优势迅速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正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成熟的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即使是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也在力求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大量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加速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第二。遍布全球、发展迅猛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我国与西方大国进行有效合作的经济载体,截至2007年底跨国公司在我国共设立研发机构1160家。由于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已经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对象。这必将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使我国的技术产业跟上全球技术更新发展的潮流。因此,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实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其次,全球化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国外先进的、为世界各民族人民所普遍接受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也传入我国。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理性等现代性理念,对于消除我国传统国民意识中的特权、等级、身份、关系、均平的落后思想与意识,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观念,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全球化为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文化理念,促进中国的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并与国际研究接轨,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最后,全球化还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一方面,中国通过融入全球化潮流,在制定法律方面可以更多的学习、借鉴、吸收甚至移植国外立法和国际立法的成功经验,在经济法方面更加注意同国际立法接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同时,我国立法体制的民主化、立法行为的程序化、立法技术的规范化等立法环节,也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从而逐渐向国际规范靠拢。自加入WTO以来,为了履行承诺,我们国家已经制定和修改、废止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有关政策措施1000多件。

然而,也应该清醒看到,全球化在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同样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当代世界体系中,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据着巨大优势,并力图维护不合理、不正当的世界贸易秩序,这必然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竞争的秩序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全球化的进程也同时伴随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的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成本增加的过程。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可能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危害国家利益。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外开放步步加深,包括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会对我国的一些农业部门产生冲击,由此还可能发生相关联的失业等社会问题;第二,经济全球化既传导经济景气,也传导经济衰退,因此,它会增大有关国家经济的波动性;第三,国际金融市场巨额资金的流动性、投机性和风险性,一方面在某些方面有益于世界经济,但另一方面又使世界经济增加了发生大危机的可能性;第四,由于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我国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和某些部门有被外国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第五,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民族文化将受到威胁。在政治领域,某些西方大国往往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强加给我国,在人权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在文化领域,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信息得以在全球传播,占据强势的西方文化有可能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建设产生冲击。[10]

总之,全球化作为一种国际化运动,它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在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利用外来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和减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因素,努力保护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保持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优势。

二、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幅的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投资的进一步增加,文化产业迅速兴起。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因特网的流行,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是学者们在纸上谈论的话题,而切切实实成为国民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到的存在物。无论是遍布街头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还是诸如“国际接轨”、“全球同步发行”一类的广告用语,以至于奥运会、世界杯、奥斯卡颁奖的直播等,都在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昭示或暗示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不过,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外来文化怎样进入中国,而是这种进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全球化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将产生何种影响。应该说,这种作用和影响既取决于外来文化的性质,同时也取决于当今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就前者而言,如果我们将文化全球化理解为西方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侵入与征服,用西方文化的价值尺度去评判其他文化从而作出取舍,那么毫无疑问,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对峙、冲突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而如果我们将文化全球化理解为一种既体现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共同追求,同时又包容了不同民族各自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则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便有可能经由交流而走向融合。就后者而言,关键是一个如何正确自我估量的问题。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及现实处境来看,以下几点是不应忽略的:首先,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外来文化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历过多次异域文化或异族文化的冲击,而结果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其所以如此,固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当时的大国地位,就是说,经济的强盛和政治的稳固为文化吸纳奠定了基础;而自近代以来,情况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逆转,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屈辱的接受,这同样应归因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衰落。其次,这种影响也不同于20世纪初的全盘西化。由于明确意识到中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落后,人们很难再对古老的中华文明保持先前那种自傲的心态,尽管也有人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加以区分以保留些许自尊,但“师夷之长”亦即学习、接受西方文化,却成为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在今天看来或许不无偏颇,在当时却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最后,反观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处境,可以看出与上述两个时期有明显的不同: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一体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在当今世界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格局。西方并不是铁板一块,欧洲、北美在政治上利益并非总是一致,在文化上也有各自的价值选择;而亚洲尽管经历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其在经济上的实力仍不容小觑,何况亚洲素来以文化渊源著称,如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在今日亚洲仍占据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国已改变了先前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恢复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事实上,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学习、接受西方文化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不会再有先前或盲目自大,或自轻自贱的偏颇。[11]

概而言之,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处在一个冲突与排斥、交流与融合、传承与变异共存的阶段,全球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将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与其将全球化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种威胁,不如将其看做一种挑战、一种机遇。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生

(一)“和而不同”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时,曾在布什图书馆发表演讲,其间引用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国家之间应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他还指出:“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江泽民的这番论述也为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生、发展民族文化问题上指明了方向。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原意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恰到好处,而不盲从附和。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而不同”是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情况下与他人团结、合作,以达到真正的整体和谐。“和”是指调和、和谐,同时还有中庸、适度、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即和美之义。《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由不同的要素和合而成;只有同质性,就无差别、对立,缺少异质性,则难以持续存在。把这种认识扩大到不同文化传统上来,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商谈,求同存异,达成“和”即融合过程,才能使之得到发展。倘若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同,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导致衰退,难以为继。“和而不同”以简约的形式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人的共生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建构一种全球共生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2]

面对新世纪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和而不同”强调: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具有不同文化和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只要不互相对抗,就会为当代世界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对于人类这个大系统以及生息劳作在这个大系统中的人类来说,文化多样性是须臾不可或缺的。

(二)文化自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上走“和而不同”的路,这意味着在文化交流之中必须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去评议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13]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要抵制文化上的我族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做到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为此,就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全球化中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关系问题。

当前理论界往往把全球化描述为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单向过程,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静态的单向思维。必须从这种静态思维转向一种双向的动态思维,即把全球化视为一种从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以及从世界文化向民族文化的双向、不断往复的互动过程。这样,在某一时间点上静止地看,就只能说某种文化具备的民族的因素多一些而世界的因素少一些,或者世界的因素多一些而民族的因素少一些,而不能说只有民族的没有世界的因素,或者只有世界的而没有民族的因素。这样说来,全球化就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之中,而不是某种静止状态。同样,全球化中的文化或文化的全球化,就永远包含着世界的和民族的、全球的和本土的两种充满张力的要素;它是世界—民族的或民族—世界的,或者是全球—本土的或本土—全球的。换言之,文化的全球化是普遍的和特殊的对立统一。看待全球化,就不会相信文化全球化导致完全西化和同质化的结论,就会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从而以“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态和宽容精神去对待异质文化的理念、习俗、生活方式,通过平等对话、理智沟通去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冲突。

(三)文化自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个共同体或国家在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领土安全上必须以其他共同体或国家的安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一种具有内在关联、彼此具有相互构成性因素的文化——亦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之上,这一点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换言之,今天的人类活动已连成一个互动整体,这就要求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必须摆脱那种二元分立对决、非此即彼的争斗模式,从思维模式中放弃那种“零和”游戏规则,改行一种文化“双赢”规则,实现天下大同。

事实上,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个社会之中可以同时有多种文化存在,其中一种文化起主导作用,构成了这一社会文化的主干,另外还有一种或几种文化起辅助作用,它们可以一起分享一些主要价值和规范,甚至还可以共同拥有相同的集体记忆。但这些共同性并不能掩盖它们之间的差别性,因为它们还具有自己的文化特殊性,并以此确保自己的文化身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它题为“多元文化的星球”的报告中,把世界文化定义为由欧洲文化、北美文化、拉丁美洲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俄罗斯和东欧文化、印度和南亚文化、中国和东亚文化等不同部分构成的有序组合,以及经过整合加以平衡的多样化的产物。可见,无论是在民族国家抑或是在国际社会,文化的类同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都是屡见不鲜的现象,这是文化统一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辩证法。诚如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所言,统一性完全不同于一致性,它不是基于消除各种差别,而是基于使这些差别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整合。因为全球化所应致力的,就是要实现一个在多样性中整合的世界,而不是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成单一枯燥的同质化的宇宙。毕竟,人类的共同未来不能只有多样化而没有协调,也不能只有统一而没有多样性。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是不相容的,创造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不拘一格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的活力,而同质性、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生命。[14]不同质的文化之间必须相互传播,进而达到彼此融会的过程,亦即丰富生动的、多元并存的“天下大同”的全球文化的形成过程。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主性是相对的,文化自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的观念,其内容显然要随着全球化社会经济的日益丰富发展而不断改变。因此,“全球思考,在地行动”(thinking globally,acting locally),全面了解和掌握世界脉搏和各民族文化发展变化的信息,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在相互学习、共生中共同努力克服全球化为世界带来的风险,为争取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的早日到来而贡献力量,就成为今天坚持文化自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全球化,其有哪些主要特征?

2.简要谈谈当今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主要理论?

3.反全球化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4.如何理解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全球化的理解。

【注释】

[1]罗伯逊:《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阿尔布劳:《全球时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杨雪冬:《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文军:《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6期。

[5]罗惠敏:《全球化理论综述》,《社会》,2004年第3期。

[6]罗惠敏:《全球化理论综述》,《社会》,2004年第3期。

[7]吴增基等:《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罗惠敏:《全球化理论综述》,《社会》,2004年第3期。

[9]古晶:《反全球化理论基础评析》,《理论学刊》,2002年第4期。

[10]裘元伦:《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

[11]张海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12]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下)》,《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3]费孝通:《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下)》,《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