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生育功能变迁与家庭教育

家庭生育功能变迁与家庭教育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中国家庭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从吃、穿占绝对优势逐渐变为吃、穿、住、行、用各占一定的比重,消费层次从基本集中在生存层面,演变为生存、发展及享受兼有的层面。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的政治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根植于家庭的祖先崇拜观念和乡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乃至日常行为都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家庭的功能_社会学教程新编

四、家庭的功能

《社会学简明词典》将家庭功能解释为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认为这种作用因国家及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异。[3]事实上,这种作用不仅因国家及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异,而且因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而异。通常认为,家庭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一)生理功能

1.满足性爱的功能

性爱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性爱不仅限于性关系,它同时还是对性结合以及承担与此有关的全部义务的一种决定、一种承诺。家庭是满足人类性需要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使人类性的满足变得更具有社会性,更具有文化特征。家庭使性满足与家庭责任连接起来,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把性行为限制在家庭之中,排除家庭之外的各种性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个人方面,它可以保障性爱的排他性,使性爱的需要得到更充分、更普遍的满足,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社会方面,它可以防止因满足性的需要而引起的社会混乱,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2.生育的功能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家庭是人类在漫长的种的繁衍中产生的一种合理的生育单位。通过婚姻家庭,人们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使社会的生命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家庭的生育功能被当做一种伦理和制度固定下来。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万事足”。生育功能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生育,二是抚养。无论是生育还是抚养,都需要有男女两性分工合作,组成家庭来共同完成。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双系的社会抚养之所以要采取家庭的形式,是“出于人类抚育作用的两个特征:一是孩子需要全盘的生活教育,二是这种教育的过程相当的长”。[4]

(二)生产和消费的功能

家庭经济活动的功能主要包括家庭生产和家庭消费两个方面。在历史上,特别是在农村社会中,家庭曾经是主要的生产单位。随着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大多数生产活动移到了家庭之外进行,家庭生产的功能大大减弱,但这一功能并没有也不会完全丧失。相对而言,家庭消费的功能更具有普遍性。家庭又是一个消费单位,一个共同营生的基本单位。人们的生活消费基本上是在家庭中或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近年来中国家庭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从吃、穿占绝对优势逐渐变为吃、穿、住、行、用各占一定的比重,消费层次从基本集中在生存层面,演变为生存、发展及享受兼有的层面。

(三)情感满足的功能

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是个人思想感情交流最充分的场所。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机构都是按普遍性规范来约束其成员的。与此不同,家庭则是按照特殊性规范来处理人际关系。在家庭中,人们不是单纯按角色规范的要求发生互动,而是相互把对方作为特定的人,如“我的妻子”、“我的儿子”等来对待,因此,这种互动是富有感情的。家庭是充满了各种爱的力量的初级社会群体,这里有夫妻之情、亲子之情、手足之情等。由于处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之下,家庭成员之间容易达成相互理解,形成默契。通过相互关怀和支持,家庭可以帮助其成员处理来自家庭之外的各种问题。在使其获得精神安慰与寄托的同时,消除家庭外社会生活带来的苦恼与挫折,从而缓和与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某些紧张关系。家庭的这一功能其他任何群体或组织都不能替代。家庭成员的欢聚和共同的娱乐活动,会使人感觉到“天伦之乐”和家庭的温暖,对增进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四)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两个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称为前哺,对未成年人性格的形成、生活习惯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对社会来说,家庭抚育对实现社会价值观在代际的传递也会起到重要作用。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可以使家庭成员更加顺利地社会化,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家庭的核心化和“一孩化”,父母对其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子女进行的家庭教育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全面且不计成本。

(五)抚养和赡养的功能

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义务与责任,它是实现社会继替必不可少的保障。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培养;赡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家庭一方面承担着养育子女的责任,另一方面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法律规定,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它包括物质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虽然家庭的赡养功能有弱化的趋势,但家庭始终是具有天然优势的最好养老场所。

(六)休闲娱乐功能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因此休闲娱乐是人性健康发展的要求。家庭闲暇时间的休闲和娱乐能使个体最大程度地放松和享受,从而维持其身心健康。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而不同需求层次的人们也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

除以上论述的家庭的几个基本功能外,在不同的社会中,家庭还有一些特别的功能,如宗教功能、政治功能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的政治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家庭至上的传统文化观念赋予了家庭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别重要的意义。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家庭作为国家基础的重要作用,并按家庭的形式来建构政治统治的秩序,把家庭规范引入政治领域,从“孝”的观念中引申出“忠”的意义,使家国一体,形成了以家庭为本位的政治文化,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逻辑。这种观念意识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造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风气,无疑有积极的作用。但它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如助长裙带风,公私界限不清等。另外,根植于家庭的祖先崇拜观念和乡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乃至日常行为都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随着各种正式组织和制度的建立,家庭的部分功能被社会所取代。比如,生产功能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所取代,和消费功能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家务劳动,也被各种社会性的服务组织所承担;家庭教育,特别是对儿童进行的道德理想教育、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已由各级正规教育机构来完成;家庭保障的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各种商业性或非商业性的保险机构、福利机构所替代,等等。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家庭功能发生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工业化的影响。工业化不仅引起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促进正式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分化,从而造就了家庭功能的替代者,而且还直接导致了家庭中家长对年轻一代控制的削弱。在工业化社会中,年轻人可以独立就业,谋取自己的社会地位,因而不必完全依赖家庭。个人与家庭关系的改变,导致人们对家庭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家庭看成一个能给个人提供安全感的私人领域,对性、婚姻和生育的问题也产生了新的看法。在传统社会里,性行为、婚姻和生育是三位一体的。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生育,因此性行为必须通过结婚而加以制度化。这种三位一体的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性行为、婚姻和生育看成是个人的事。婚姻不再是性生活和生育子女的必经之路,社会对婚姻家庭的约束越来越少,家庭的稳定性明显降低。

虽然当代社会中家庭的形式日趋多样化,离婚、未婚同居、单身或独居等现象增多,但家庭的功能不会完全丧失,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仍具有普遍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