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防治桃树上的大绿浮尘子

如何防治桃树上的大绿浮尘子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绿浮尘子是大青叶蝉的俗名,又名青叶跳蝉,属同翅目、叶蝉科。越冬卵翌年4月上旬孵化,若虫孵出后常聚集取食,以后分散危害。6月中旬为第1代发生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下旬发生严重。头冠前部左右各有l组淡褐色弯曲横纹。③夏季灯光诱杀第2代成虫,减少第3代的发生。

7.如何防治桃树上的大绿浮尘子?

大绿浮尘子是大青叶蝉的俗名,又名青叶跳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大青叶蝉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食性杂,被害植物有山茱萸、黄芪、板蓝根、桔梗、白术、木芙蓉、杜鹃、梅、李、樱花、海棠、梧桐、扁柏、桧柏、杨柳、刺槐、桑、苹果等。成虫和若虫刺吸叶片汁液,造成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失绿,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我国北方及江苏每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越冬卵翌年4月上旬孵化,若虫孵出后常聚集取食,以后分散危害。6月中旬为第1代发生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下旬发生严重。成虫行动活泼,中午或午后气候温和的晴朗天气活动较盛,趋光性强。每头雌虫产卵70~100粒。10月以后雌成虫多在寄主枝条表皮下产卵越冬。

【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7.2~10.1毫米,青绿色,头部颊区近唇基缝处左右各有一小斑。触角上方两单眼之间有1对黑斑。头冠前部左右各有l组淡褐色弯曲横纹。中胸小盾片淡黄绿色,中间横刻痕较短。前翅绿色,端部透明,后翅烟黑色,半透明。

(2)卵 长筒形,长约1.6毫米,白色微黄,表面光滑。

(3)若虫 共5龄,体黄绿色,头冠部皆有两黑点斑纹。4~5龄时翅芽较长,并出现生殖节。

【防治方法】①栽培木本植物前要清除田园其他灌木和杂草;种植草本植物要避免与豆科、十字花科作物间作套种。②成虫发生盛期选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倍液、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也可喷洒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③夏季灯光诱杀第2代成虫,减少第3代的发生。

毛毛虫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