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阴谋”争储,五阿哥败北下狱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

“阴谋”争储,五阿哥败北下狱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

时间:2022-05-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阴谋”争储,五阿哥败北下狱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5.“阴谋”争储,五阿哥败北下狱康熙皇帝共有后妃67人,这些后妃为他生了35个皇子,21个皇女。应当说,初始阶段康熙皇帝并未对这位大阿哥另眼相看。康熙皇帝决定派大军出征,任命兄长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长子胤礻是为副,统率清军主力出塞迎击准噶尔军。图谋争储,恶行败露康熙三十七年,皇帝第一次分封太子以外诸成年皇子,胤礻是被封为多罗直郡王。

“阴谋”争储,五阿哥败北下狱_历代皇子智谋故事

5.“阴谋”争储,五阿哥败北下狱

康熙皇帝共有后妃67人,这些后妃为他生了35个皇子,21个皇女。在35个皇子中有11人早夭,依清廷制度这些人不与诸成年兄弟一起排行,所以实际排行的皇子仅24人。这24人中,以胤礻是最长(其实他本排行第五,因其4个哥哥均早夭,故成了实际的长子)。作为长子,他与帝位距离该有多近;可是他系庶出,这又无可奈何地拉开了他与帝位的距离,他一生的悲剧即因此而生。

(1)早显才干,蒙父厚爱

胤礻是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生母为玄烨惠妃那拉氏。他初名保清,后改为胤礻是。胤礻真继位后,其诸兄弟须避“圣讳”,均将“胤”字改为“允”,所以雍正以后的清代官书中也把他的名字写做“允礻是”。

应当说,初始阶段康熙皇帝并未对这位大阿哥另眼相看。据曾多年供职清宫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在《康熙皇帝》一书中所述,他每天都看到胤礻是和弟弟们去宫中上书房读书习武。皇帝也经常到那里去检查他们的学习、锻炼情况,“皇帝十分宠爱这位皇子(指胤礻是),因为他十分英俊、聪明,而且具有许多优良品质。”这些话描述的虽然只是一些表面现象,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皇帝对胤礻是的重视,尽管他不像太子那样地位显赫,但身为长兄也可以对其他皇子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更早地成为皇父治理国政的帮手。(www.guayunfan.com)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中俄雅克萨之战后,清政府派遣以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国舅”都统佟国纲为首的代表团出使与俄国谈判。十六岁的胤提便曾奉旨替父为他们送行。当时随团出使的法国神父张诚在日记中写道:五月三十日凌晨,我与索额图、佟国纲及其他随行人员出京城德胜门外即下马站于路旁等候。过了一会儿,皇长子骑着一匹配有黄马鞍、黄丝缰的小白马,在护卫骑兵和官员的簇拥下来到,行至专为送行而搭设的帐篷。胤礻是居中而坐,索、佟二钦差大臣紧靠其左右,余者各按等级在两旁排列。坐定后侍从分别向诸人献茶,随后,诸臣对宫殿方向行三跪九叩礼,遥谢皇帝派皇长子送行之恩。索、佟二人又跪下向胤礻是辞行,胤礻是双手将他们扶起,满面笑容地同他们话别,然后上马回城。类似的礼仪性活动,胤礻是还担任过一些,可见皇父对他很倚重,有意将其培养成佐理国政的栋梁之材。此后不久,又把他派往战场接受实际锻炼。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率军攻掠内蒙诸部,并威胁到清朝京畿地区的安全。康熙皇帝决定派大军出征,任命兄长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长子胤礻是为副,统率清军主力出塞迎击准噶尔军。当时胤礻是刚满十八岁。康熙帝很重视这次军事行动,况且这是他的儿子第一次随军出征。

七月初六日,福全、胤礻是率本部军出古北口。他们遵照皇帝的谕示,先派使臣携带书信和牛羊等到准噶尔军中,以好言稳噶尔丹,以防其逃窜,同时继续进兵,以待各路大军齐集一举击溃敌军。八月初一日,清军激战于乌兰布通击败准噶尔军,康熙帝闻奏十分欣喜,一面传令嘉奖,一面命继续扩大战果,争取一举肃清。然而,前线的清军却没能抓住时机立即进攻,噶尔丹派使臣到福全大营中议和以为缓兵之计,他自己则借机北逃。皇帝闻报十分震怒,严责福全、胤礻是贻误战机,命其迅速进击,但此时已追之不及。康熙又觉察到胤礻是听信谗言,私自向皇帝奏报军中事务,与大将军福全不相协合,如仍让他留在军中弊大于利,因此传谕将胤礻是召回。九月初七日他曾奉旨与皇四子胤礻真前往迎接乌兰布通一战中阵亡大臣、国舅佟国纲的灵柩。十一月二十二日出征诸王大臣班师回京,皇帝命福全等人不准人城,在朝阳门外驻扎,等待议政王大臣等讯取口供,追究贻误战机之责。胤礻是因曾在军中与福全发生分歧,不知如何提供证词才好,只得请示皇父,得到的回答是:“裕亲王福全是你的伯父,议政王大臣问取口供时,你的回答如与裕亲王有不同,朕必置你于法,绝不宽容。”从皇帝的这段话分析,胤礻是在军中的表现很可能与作战指挥的失误有直接关系,因福全为人忠厚,太碍于皇帝的面子,他的口供很可能不会涉及皇长子在军中的过失。结果胤礻是在接受询问时遵从父旨,只说“我与伯父裕亲王供词相同”。福全本来准备陈述胤礻是在军中的表现,以洗清自己不应承担的罪责,但听到侄儿如此说,便不好再说什么,沉思良久,含泪叹道:“我复何言”,承认过错全在自己,结果受到罢议政之权、罚俸三年的处分,而胤礻是则安然无事。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胤礻是及皇三子胤祉、四子胤礻真、五子胤礻其、七子胤祐都随父出征。胤礻是受命与内大臣索额图统八旗前锋营、汉军火器营、察哈尔四旗及绿营兵为前营。噶尔丹闻康熙帝御驾亲征,未及交战即望风而逃。在昭莫多被费扬古所率四路清军打得大败,大军班师之际,康熙特将胤礻是留在后面办理犒军事宜,借以表达自己对作战有功战士的褒奖。次年,皇帝再次亲征噶尔丹,胤礻是仍从行。除此之外,他还奉父命办理过一些其他方面的事项。如康熙三十九年皇帝巡视永定河后,就曾命胤礻是总理治河工程。总之,作为皇长子,他比兄弟们更早、更多地参与军政事务和国家礼仪活动,成为皇子阿哥中较有才干的人物。

(2)图谋争储,恶行败露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皇帝第一次分封太子以外诸成年皇子,胤礻是被封为多罗直郡王。此时他的二弟虽仍居储位,但因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对皇父患病无动于衷,以及在皇帝亲征留守京师期间私结朋党等原因,已渐失父宠。而其他几个年龄较大的皇子见有机可乘,一面暗中网罗党羽,以求在适当时机夺取政治权力,一面采取各种手段力图把胤礻乃从皇太子宝座上拉下来,扫除障碍。胤礻是年龄最长,又从少年时期起即涉足朝政,他并不甘心比自己小两岁的胤礻乃身居国储之位,因而在谋夺太子之位诸人中成为最积极的一员。他利用自己时常接触朝中军政官员的便利条件,将一些人拉拢收买为亲信,培植私人势力。后来康熙皇帝。曾经说过,胤礻是党羽甚多,上自朝中重臣鄂伦岱、隆科多以及诸王之子,下到驻扎在东北地区乌拉、伯都纳的八旗官吏,各处几乎都有他的私人。虽然如此,胤礻是也十分清楚,贸然暴露自己对政治权力的欲望十分危险,所以并不轻举妄动,只是在背地加紧活动,等待有利时机来临。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皇帝北巡塞外,胤礻是、胤礻乃和几个年幼的小皇子随行。在此期间,太子胤礻乃对十八弟胤礻介病危漠不关心,遭皇父斥责后态度恶劣,甚至夜间鬼鬼祟祟地向御帐内窥视,以致玄烨以为太子图谋报复要谋害他,因此决定将胤礻乃废黜,并对其严加看管。在这一过程中,康熙帝对胤礻是颇为倚重,在感觉自身安全受到胤礻乃威胁时,命胤礻是加以保护,废黜并拘执胤礻乃之后,又令胤礻是押解其回京。胤礻是受到如此器重喜不自禁,误以为皇父要改立他为太子,一些王公大臣也有同样错觉。实际上康熙皇帝并无此意,在宣布废太子的当日,为避免给一些人造成错觉,他便明确表示,日前命直郡王胤礻是妥善保护圣驾安全,并无立其为皇太子之意。又进一步解释说,胤礻是秉性“躁急愚顽”,难胜储君之任。原本喜形于色的大阿哥,听了这番话犹如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做了几年的太子梦一时化为泡影。

然而,胤礻是并没有就此变得安分守己,却转而支持另一个长期谋取储位的人——皇八子胤。在胤礻乃被废拘之后,他便向皇父提出,相面人张明德曾说皇八子胤日后必有大富大贵。胤礻乃所作所为卑劣无耻,大失人心,皇父如果要杀死他,不必由您亲自动手。康熙帝听了他这番话后十分震惊,认为胤礻是凶顽愚昧,不知礼义,倘若他真地伙同胤聚集党羽,杀害胤礻乃,恐怕只知逞其凶恶,连皇帝的安危也不会顾及。当时他虽已看出胤礻是为人不善,但因刚废了太子,并未立即对其采取措施,只是加意提防,在胤礻乃被押解回京之后,特命皇四子胤礻真参与看守,以免胤礻是等人借机谋害。此外,从康熙帝后来说胤礻是播杨诸事多属虚诬推测,他在太子被废前后肯定在父亲耳边散布了许多流言蜚语,对加深皇帝和储君之间的矛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也可以说明他对争夺储位确实下了不少工夫。

在奉命看守和处理废太子期间,胤礻是的一些表现更加深了皇帝对他的反感。玄烨曾专谕诸皇子应严行约束属下人等,不得妄行生事,还特别点出与胤礻是有关的一些具体事例。一是胤礻是府中太监护卫妄探消息,恃强无忌。二是他对皇帝的侍卫和执事人等擅自责打。三是看守胤礻乃时将其所属匠人都收归已有,又滥施苦刑,以致使其逃遁甚至自缢而死。又指出,胤礻是毁谤他人欲置之死地,现在又表示愿与诸兄弟和好,同在皇父膝下安然度日,实在难以令人相信。表明皇帝对这位大阿哥已失去信任。胤礻是也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很不利,想尽快设法扭转。他将相面的张明德拿获交刑部和都察院审讯,结果查明张曾与一些皇子王公往来密切,并预谋行刺胤礻乃,其中虽然也牵连到胤礻是,但因他曾向皇帝透露过张明德给皇八子胤相面之事,所以并未受到处罚,而胤和一些王公则分别受到革爵等严厉处分。

(3)失去父宠,囹圄半生

正当胤礻是暗自庆幸自己在张明德一案中因祸得福,使争夺储位的劲敌皇八子胤获咎被拘的时候,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皇三子胤祉向皇父揭发的一件事,决定了这位大阿哥后半生的命运。胤祉与二哥胤礻乃素来亲睦,太子被废之后,康熙帝曾召见他询问胤礻乃情况,胤祉对胤礻是等人围攻诽谤太子十分不满,并通过暗地查访得知一些重要线索。他向皇父奏报说,自己管辖下的牧场有一蒙古喇嘛名叫巴汉格隆,通晓咒人巫术。大阿哥获悉后将其传去,而且常与明佳噶卜楚、乌星噶卜楚等蒙古喇嘛私相往来。玄烨闻奏十分重视,命将上述三个喇嘛及直郡王府护卫啬穆、雅突等一并审问。巴汉格隆等供认,直郡王胤礻是欲诅咒皇太子,曾指使他们用巫术镇魇。随后又在胤礻是住处附近查出用来镇魇的物品千余件。康熙皇帝随即传谕,胤礻是素行不端,气质暴戾,魇咒亲弟,不孝母妃,命将其革去王爵,幽禁于本府之内,并将其所属佐领全部收回分赐他人。

次年三月,玄烨以胤礻乃过去的“悖乱”乃胤礻是使人以巫术镇咒所致,复立其为皇太子,同时又晋封胤祉等诸皇子爵位,以平衡他们争权的心态,惟胤礻是仍拘禁如故。四月,皇帝在起程前往塞外行围之前,特别提到了胤礻是,说他曾奏请立皇八子胤为皇太子,自为辅佐,可见其早已结党图谋不轨。假若真地立了皇八子胤,则胤礻是必将大逞其志,不知会做出什么无法无天的事情来。说明皇帝对其长子的恶劣印象已经根深蒂固了。不仅如此,玄烨还认为胤礻是党羽众多,心狠手毒,早在下令革爵拘禁时就曾说过,虽念及父子之情不忍将他处死,但此人断不会安静自守,必有报复之心。因命人对其严加看守,略有异常举动即行奏闻,不得有丝毫大意。此番离京出狩对其仍不放心,生怕他万一指使手下党羽趁圣驾出京谋逆作乱,皇帝远在塞外,三日后才能得知消息,难以及时制止。经同诸王大臣商议,增派八旗护军参领八员、护军校八员、护军八十人在胤礻是府中看守;又加派贝勒延寿、贝子苏努、公鄂飞、都统辛泰、护军统领图尔海、陈泰等王公大臣轮番监守,并严谕诸人不得稍有疏忽,否则将治以灭族之罪(《清圣祖实录》)。此后胤礻是一直被拘禁了二十六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六十三岁去世。胤礻真对长兄格外施恩,命按固山贝子品级治丧。

可怜一位皇长子,囹圄半生使人怜!其失败原因就在于太外露,太猖狂了。而其四弟胤礻真阴谋争储,终获成功。这一点,胤礻是是自愧弗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