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节需要用到一些Java反射的背景)
有了Client和Server,很自然就能RPC啦。下面轮到RPC.java啦。
一般来说,分布式对象一般都会要求根据接口生成存根和框架。如CORBA,可以通过IDL,生成存根和框架。但是,在org.apache.hadoop.rpc,我们就不需要这样的步骤了。上类图。
源代码分析(八)%20-%20-%20JavaEye技术网站.mht!http://caibinbupt.javaeye.com/upload/attachment/54060/364006e2-f35f-3982-9d89-2763c4eb5cd1.jpg">
为了分析Invoker,我们需要介绍一些Java反射实现Dynamic Proxy的背景。
Dynamic Proxy是由两个class实现的:java.lang.reflect.Proxy 和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后者是一个接口。所谓DynamicProxy是这样一种class:它是在运行时生成的class,在生成它时你必须提供一组interface给它,然后该class就宣称它实现了这些interface。
这个Dynamic Proxy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Proxy模式,它不会替你作实质性的工作,在生成它的实例时你必须提供一个handler,由它接管实际的工作。这个handler,在Hadoop的RPC中,就是Invoker对象。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就是你可以通过一个接口来生成一个类,这个类上的所有方法调用,都会传递到你生成类时传递的InvocationHandler实现中。
在Hadoop的RPC中,Invoker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invoke方法也是InvocationHandler的唯一方法)。Invoker会把所有跟这次调用相关的调用方法名,参数类型列表,参数列表打包,然后利用前面我们分析过的Client,通过socket传递到服务器端。就是说,你在proxy类上的任何调用,都通过Client发送到远方的服务器上。
Invoker使用Invocation。Invocation封装了一个远程调用的所有相关信息,它的主要属性有:methodName,调用方法名,parameterClasses,调用方法参数的类型列表和parameters,调用方法参数。注意,它实现了Writable接口,可以串行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