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洛下新风与江左风流

洛下新风与江左风流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洛下新风”和“江左风流”是魏晋时期书法史上有革新意义的事件和群体的代称。“洛下新风”形成的新书体,奠定了千年以来的楷、行、草书体式。因为他们在上沦为“钟张”的影子,在下又没有“二王”的革新面貌,所以这一时期的书法真的就可以用“洛下新风”和“江左风流”代表了。王羲之对东晋书法的贡献,主要是继承前代书家特别是钟繇书法的艺术成果进行变法创新,形成新体书。

第一节 洛下新风与江左风流

“洛下新风”和“江左风流”是魏晋时期书法史上有革新意义的事件和群体的代称。“洛下新风”是曹魏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书法革新事件,以钟繇为代表的书家群体不仅对篆隶古体进行改造,形成新的式样,最重要的是改进了东汉以来业已形成的草书、行书和楷书,使楷书成为向皇帝上书的奏章和重要文件使用的书体,初步确立了楷书的正体地位,使只在中下层书吏中流行已久的行、草书被上层士大夫接纳和认可,钟繇等一批书家的地位也因此确立。“洛下新风”形成的新书体,奠定了千年以来的楷、行、草书体式。“江左风流”指的是东晋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东晋书法世家,他们继承了钟(繇)张(芝)书风,并发展为“新体书”,与“钟张”一起成为后世帖学的楷模和典范,就连他们寄寓在书法中飘俊飞扬、逸伦超群的魏晋风格也成为后世的审美理想

魏晋南北朝及三国时期,作为文字书写艺术的“书法”得到高度重视,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名家和传承书法的世家,如曹魏时期的邯郸淳、梁鹄、钟繇、胡昭、卫觊、韦诞,三国吴国的皇象、葛洪;西晋的卫瓘、索靖;东晋的王导、王廙、庾亮、庾翼、王羲之、王献之、谢安、郗鉴、郗愔、卫夫人等。有名的书法世家有:西晋的河东卫氏、敦煌索氏、杜陵杜氏、吴郡陆氏;东晋南朝的琅琊王氏、陈郡阳夏谢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泰山羊氏、琅琊颜氏等。南朝刘宋时期的书法理论家虞龢对汉末到东晋的书法历史做过概括:“洎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这是南朝书家公认的“四贤”。居于其间的西晋及东晋早期书家都因不具有代表性而被省略了。因为他们在上沦为“钟张”的影子,在下又没有“二王”的革新面貌,所以这一时期的书法真的就可以用“洛下新风”和“江左风流”代表了。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今河南许昌)长社(今长葛)人。汉末举孝廉,累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曹魏初年,追随曹操为廷尉,晋封嵩高乡侯,迁太尉,转平阳乡侯。魏明帝曹叡时期,晋升为太傅,封定陵侯。钟繇作为“洛下新风”的代表人物,对书法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继承东汉隶书的规范式样,形成一种有程式化体态的“铭石书”;改进东汉时期业已形成的楷书、行书旧体为具有新体风尚的“章程书”和“行狎书”,并使“章程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正体,使“行狎书”在高层流行中提高了地位。传世的钟繇正书,如《贺捷表》、《荐季直表》(见图2-1)、《宣示表》等,都是他写给朝廷的奏章。钟繇的书法尤其是楷书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为“楷书之祖”。据南朝齐王僧虔在《论书》中记载,西晋末年,钟繇的《宣示表》被王导收藏,战乱时将其藏在衣带中渡江南逃,并传给了王羲之,因此,钟繇是对东晋书法影响最大的书家。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十一岁时跟随叔父王廙南渡,抵达建康(今南京),受到握有重权的伯父王导的器重。二十三岁前后出仕为秘书郎,三十一岁在征西大将军庾亮府任参军,后又升迁至宁远将军,三十七岁任江州刺史,最后升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少年时期就有声名,当时人们品评王氏宗族子弟中最好的为“王氏三少”,王羲之排在首位。能形象地反映王羲之个性品格,以及书法才能的典故有“东床坦腹”、“黄庭换白鹅”等。

img20

图2-1 三国(魏) 《荐季直表》(钟繇)

img21

图2-2 宋刻 王羲之临钟繇的《宣示表》

王羲之对东晋书法的贡献,主要是继承前代书家特别是钟繇书法的艺术成果进行变法创新,形成新体书。宋刻钟繇《宣示表》(见图2-2)是王羲之的临本,与钟繇的《荐季直表》相比就可以看出王羲之改进钟繇楷书的地方:一是去掉了隶书式的着意于横向翻挑的飞扬笔势,拉长竖笔,强化纵势,字形也由横扁变得方整;二是改进了字中的“黑”与“白”的比例,避免了大开大合,使笔画排列趋向匀整;三是从本质上去掉了汉魏旧体的“质朴”而变为符合东晋士人欣赏趣味的“精美妍妙”。王羲之对行书的改进可从早期的《姨母帖》(见图2-3)和晚期的《兰亭集序》(见附图1)中看到渐次变化的轨迹。《姨母帖》为王羲之行书的早期作品,与魏晋楼兰文书残纸(见图2-4)有相通之处,但多了些理性的控制,用笔多率直横张,转笔处即见灵动,字的大小不按笔画的多少而是以章法需要来安排,章法上有行无列,行气跌宕,行与行之间有穿插避让。《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晚年的佳作,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传世作品草书占70%以上,如《初月帖》(见附图2)、《寒切帖》就是不同风格的代表。王羲之的成就还在于诸体兼擅,与擅长隶书、楷书的钟繇相比他有行、草书的优势,与擅长草书的张芝相比他又有楷书的优势。所以,他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mg22

图2-3 东晋 《姨母帖》(王羲之)

img23

图2-4 魏晋楼兰文书残纸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子。献之的起家官是州主簿,还担任过吴兴郡太守,军号建威将军,最后任中书令,人称“王大令”。王献之少年时期即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和过人的天赋。据南朝梁虞龢在《论书》中记载:“子敬七、八岁学书,羲之从后掣其笔不脱,叹曰‘此儿后当有书名’。”献之还曾经蘸泥浆在新粉的石灰墙上写一丈见方的大字,引得许多人驻足观看。献之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劝说父亲改造古体,表现出对新体书的热衷和追求。王献之在书法上完全继承并发展了王羲之妍美洒脱的书风,尤其是对草书连绵书写作了新的发展,强调纵逸流美,笔势贯通,形成“一笔书”,到了唐代则演变为张旭、怀素的狂草。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认为王献之胜过其父的地方“唯行、草之间,逸气过之”。由于王献之书法在唐代受到李世民的贬斥,传世的作品不多,著名的如草书《鸭头丸帖》(见图2-5)、行书《廿九日帖》和小楷《玉版十三行》等。

img24

图2-5 东晋 《鸭头丸帖》(王献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