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家哲学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道家哲学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精神自救的哲学庄子认为,人应认识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则,用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从而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然而庄子的避世只是躲避政治,而不是逃避人世、逃避现实。在他看来,列国统治者倡导仁义,正是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前者表明了庄子哲学的消极保守性,后者则是庄子对中国哲学的重要贡献。“体道”的方法,庄子称之为“心斋”和“坐忘”。
道家哲学的继承者与传播者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一)庄子的生平

庄周,宋国蒙邑人,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即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即周赧王二十九年。庄子视权贵如粪土,而且厌恶那种有权力欲的人。他和名辩家惠施是好朋友,当惠施在大梁为相时,庄子前去拜访他。然而事前惠施听人说,庄子是冲着他的相位来的,十分担心庄子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因此派人在国中整整搜查了三天三夜,想捉拿庄子。看到惠施这副势利相,庄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便向惠施讲了一个故事:一种叫鹓(“鸢”)雏的南方鸟,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一路上非梧桐不栖,非楝实不食,非甘泉不饮。鹞鹰得到一只腐烂的死鼠,十分得意,正要享用时,鹓(“鸢”)雏从它的头上飞过。鹞鹰以为它要与自己争食,惊恐地“哎呀”了一声,紧紧地把死鼠捂住。其实,鹓(“鸢”)雏之志岂在死鼠呢?在这个故事里,庄子用鹓(“鸢”)雏表示自己的高洁,以鹞鹰比喻惠施担心自己的相位。

老子在函谷关著《道德经》,先交由尹喜保留,后经列子传诸后代,再经庄子的大力宣传,老子深邃的道家思想才得以广泛地流传,因此,后来的道家把老子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庄子被奉为真人,他写的《庄子》也被奉为道教经典。

(二)庄子的哲学

1.庄子与老子“道”的不同

道家虽以老庄并称,但庄子的思想同老子相比,有许多重要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当然是主要体现在他们思想体系的核心——“道”这一概念上。庄子虽然在本体论和宇宙论上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但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关注的问题不同,庄子的“道”论与老子的“道”论在理论的重心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老子的“道”,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意味较浓重,且特别强调“道”的“反”的规律,特别强调“道”的无为、不争、柔弱、处后、谦下等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在社会活动中的策略性意义;而庄子则将“道”论的重点转移到讨论心灵的境界,追求精神上对世俗的超越。与先秦的许多哲学不同的是,庄子的哲学不是一种救世的哲学,而是一种寻求自我解脱和精神自救的哲学,是一种在乱世中如何做人的哲学。

2.精神自救的哲学

庄子认为,人应认识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则,用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从而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为此,他要求人们安时处顺,死生如一,用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1)清醒的认识与批判

庄子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厌倦,致使他采取了避世的态度。然而庄子的避世只是躲避政治,而不是逃避人世、逃避现实。他对官场的黑暗、龌龊和危险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所以他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拒绝了楚王的“千金之利”和“卿相之位”。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直接投身政治不等于不关心政治,处身于政治旋涡之外的庄子,事实上是以批判者的身份或反面的姿态来关心政治的。对于世俗社会的种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庄子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列国统治者倡导仁义,正是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他尖锐地提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仁义等道德规范早已沦为统治者掩饰自己道德沦丧和用以控制人民的工具。

(2)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

庄子虽然厌弃现实,却又不得不在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中生活,于是庄子采取“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具体的做法就是,不谴是非,不违逆众人,不伸张自己的意志,不为外物而动心,甚至对死生也无动于衷。无论何时,内心都时刻保持着超拔的意志和孤傲的性格,时刻不放弃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知北游》称此为“外化而内不化”,《人间世》称此为“内直而外曲”。“外化”、“外曲”即安于自然,随外在的一切变化而变化;“内不化”、“内直”即保持内心的独立、宁静、自由与纯洁,在精神上超越世俗。总之,在现实中随遇而安,在精神上坚持自由与理想,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前者表明了庄子哲学的消极保守性,后者则是庄子对中国哲学的重要贡献。

(3)追求“无己”、“无待”的精神自由

要达到没有痛苦,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无己、无待。无己,即从精神上超越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社会和自我。在庄子看来,人之所以有痛苦、不自由,是因为受到现实世界的是非之辨、贵贱升降、贫富变迁、生死祸福等的困扰,受到各种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有所依赖,有所期待,有所追求而造成的,这叫做“有待”。同样,如果“有己”,即有自我意识,也是不自由的,因为“有己”会使人去分善恶、辨是非、别祸福,从而引起种种苦闷。要达到没有痛苦,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无己、无待。只有做到“无己”才能做到“无待”,也才能获得精神上的“逍遥游”。

(4)“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

在庄子的哲学中,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他把绝对的精神自由的获得称为“得道”和“体道”。“道”的境界,需要通过特定的修养方法才能达到。“体道”的方法,庄子称之为“心斋”和“坐忘”。“心斋”即排除任何感觉、嗜欲、情感和思虑,停止任何感官和思维的活动,使心灵超然物外,保持绝对的虚静、安宁、凝聚与和谐,这样的心灵就可以与“大道”自然相接了。“坐忘”是要摆脱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排除由肉体感官产生的贪欲,形神两忘、物我两忘,忘掉了一切,使心灵达到绝对虚静的状态,毫无滞碍地“同于大通”,与“大道”自然相合。

3.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1)事物的差异和性质的评判标准

庄子的认识论是从怀疑主义开始的,相对主义是其认识论的主要方法和特点。庄子认为: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变动不居的,它们的性质是相对的、不确定的,认识对象的不可捉摸性决定了它们是不可知的。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死于襁褓中的孩子),而彭祖为夭。”(《齐物论》)在他看来,事物的差异和性质不是客观的,而是决定于观察者采取的标准和他们的看法。秋毫之末是人的眼睛所能观察到的最小的东西了,但同“其小无内”的无限小相比,则可以说是极大;泰山虽大,但同“其大无外”的无限大相比,又可以说是极小。死于襁褓中的孩子和有些转瞬间即逝的生物比起来可算得上是长寿了;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多岁,但同永恒的宇宙相比,八百岁又是极为短暂的。同理,美与丑、贵与贱、祸与福、是与非、梦与醒、生与死等等,也莫不如此。

(2)相对主义认识论的意义

庄子强调认识的相对性,具有破除主观偏见和独断僵化的意义。庄子指出,人们已经获得的认识成就都只是局部性的,他称之为“小成”。在获得了“小成”之后,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满足于这种局部、片面的认识,误以为已经获得了全面的、最高的真理而停步不前,并对其他人的意见采取排斥的态度。这样,这种已知的片面、局部的认识就会成为成见、偏见,妨碍人们去获得更多、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被“小成”所障蔽的人,好比井底之蛙,不知外面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秋水》篇中,庄子用寓言的形式讲述了执著于“小成”的危害。河伯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及至见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原来很渺小很浅薄。庄子告诫人们,要时刻警惕主观偏见禁锢了自己的头脑,面对无限广大的世界,应该永远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能小有成就便沾沾自喜、故步自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