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的内涵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工业化。三是认为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四是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由于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因此从不同角度研究现代化,自然形成不同的流派。
现代化的内涵_现代化之路太仓实践与探索

现代化一词的英文为“modernization”,意为“to make modern”,即“成为现代的”之意。总体来说,现代化这个概念是用来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的动态的新名词。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是现代国家中独立富强的典范,中国要走向独立富强,就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就是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思想。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欧美国家已经不能算是现代化的典范了。一个具有广泛涵盖性的新的“现代化”概念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但“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学术界众说纷纭,迄今尚没有统一的看法,更没有公认的定义。

关于现代化含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认为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这一观点的思想渊源来自列宁,后来成为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针和政策进行阐述时的一贯思想,如1954年周恩来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1],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二是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工业化只在北半球少数取得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并在不同国家形成不同的模式。作为一个现代工业国家,其重要标志首先在于经济上的持续增长,因此发展和现代经济增长就成为现代化研究的中心问题,工业化也成为经济现代化同义语。三是认为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不仅限于工业领域或经济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各个方面。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Black等认为现代化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这种现代化理论不仅强调现代化是随着科学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社会变动方式,而且提出“现代性”与“传统”作为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对比类型,并将现代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概括为:(1)民主化;(2)法治化;(3)工业化;(4)都市化;(5)均富化;(6)福利化;(7)社会阶层流动化;(8)宗教世俗化;(9)教育普及化;(10)知识科学化:(11)信息传播化;(12)人口控制化,等等[3],认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即为现代化的过程。四是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根据韦伯学派的社会学观点,现代化就是“合理化”,是一种全面的理性发展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过程不是自然的社会演进,而是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借鉴和移植先进国家成果的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强调发展的最终要求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认为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实现人的现代化,则该国家不可能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行列,英格尔斯并从十个方面对现代化指标进行了具体量化。总之,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和精神发展。

上述观点分别从不同视角对现代化进行了阐释,其有些观点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政治家们多着眼于增强国力,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和发展来考虑现代化;经济学家则从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看现代化;社会学家偏爱从社会机体的分化与功能方面来谈现代化;而历史学家则把现代化视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发展过程。由于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因此从不同角度研究现代化,自然形成不同的流派。

综合上述观点,从广义而言,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现代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是落后国家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