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皮细胞出芽

内皮细胞出芽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整合素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有腔和无腔面,介导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毛细血管管腔的形成,其中αⅤβ3、αⅤβ5的作用尤为重要。整合素αⅤβ3控制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很多功能,它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而其拮抗剂能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凋亡。αⅤβ3还能降低细胞内p53的活性,从而促进血管形成。增殖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比静止性的血管内皮细胞αⅤβ3整合素表达增加。

在细胞迁移过程中,VEGF、bFGF、PDGF、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白介素-8(IL-8)、TNF-α等起到促进作用。细胞-细胞外间质的黏附作用对内皮细胞出芽很关键,进入基质的纤维蛋白可能通过其结构中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Arg-Gly-Asp,RGD)序列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提供支持面。具有RGD序列的其他血浆蛋白如纤维连接蛋白、玻璃体结合蛋白等可能也有类似的作用。内皮细胞通过细胞-细胞外间质的黏附作用侵入血管周围间质,又通过细胞-细胞的黏附作用促进血管条索的形成。整合素(integrin)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间质黏附作用的主要因子。整合素是一个膜受体家族,不仅参与细胞与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而且还介导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及细胞凋亡。已发现许多整合素均可识别配体中的一些短线状氨基酸序列,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就是RGD三肽序列。含RGD序列的基质蛋白能与整合素受体相结合并将细胞外信息传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最近还发现含RGD序列肽能以非整合素受体依赖模式直接作用于细胞。基质蛋白含有多种整合素识别位点,均由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如RGD、DGEA、EIDV、GPRP等短肽序列。RGD三肽序列是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它是各种基质中最常见的基本结构成分,也是广泛存在于细胞间识别系统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含有RGD序列的基质蛋白有层黏连蛋白、玻璃体结合蛋白、胶原、血小板反应素(thrombspondin)、骨桥蛋白(osteopontin)、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蝮蝰血抑环肽(echistain)、肌腱蛋白X(tenascin-x)等。能识别RGD序列的整合素有α2β1、α3β1、α5β1、αβ1、αⅡbβ3、αβ3、αβ5等。基质蛋白RGD序列与整合素的结合受多种因素调控,这是因为整合素上的配体识别位点是隐蔽的,只有活化后才得以暴露。在正常情况下,RGD序列也是隐蔽的,只有组织发生炎症或受到肿瘤侵袭时,基质蛋白发生水解,RGD序列暴露才得以与相应受体结合。迄今为止,已发现至少有8种整合素表达于内皮细胞 ,包括α1β1、α2β1、α3β1、α5β1、α6β1、α6β4、αβ3、αβ5整合素。在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中,α1β1、α2β1、αβ3、αβ5整合素均影响血管生成。整合素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有腔和无腔面,介导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毛细血管管腔的形成,其中αβ3、αβ5的作用尤为重要。整合素αβ3控制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很多功能,它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而其拮抗剂能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凋亡。αβ3还能降低细胞内p53的活性,从而促进血管形成。增殖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比静止性的血管内皮细胞αβ3整合素表达增加。细胞因子bFGF可能是通过调节整合素活性,特别是αβ3的活性而提高人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抗整合素αβ3抗体能抑制由bFGF刺激形成的鼠角膜新生血管,而对VEGF刺激的血管形成没有影响。VEGF启动的血管生成依赖于αβ5通路,可被抗αβ5整合素的单克隆抗体所抑制。研究提示αβ3和αβ5不仅是血管新生所必需,也可能限制血管新生,整合素封闭剂的实际作用是活化整合素,激活整合素介导的死亡通路,从而抑制血管新生。bFGF可促进内皮细胞整合素β1链的表达,而整合素β1亚单位的140~160位氨基酸残基也是RGD肽识别位点。EGF受体也可以直接影响整合素的表达、结构和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