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痧的临床指导意义

痧的临床指导意义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痧证的临床表现是头昏重胀,胸烦郁闷,发热,全身酸胀倦怠乏力,四肢麻木,肌肉酸痛,重者可见胸闷烦躁,胸部剧痛,上吐下泻。中医认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痧证是经络受邪导致的一类全身症状,是以痛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闭塞瘀阻症候群。络脉受邪,闭塞瘀阻的病机状态正是出现痧疹的病理基础,也是使用经络刮痧法的主要依据。

痧的临床指导意义

痧证的临床表现是头昏重胀,胸烦郁闷,发热,全身酸胀倦怠乏力,四肢麻木,肌肉酸痛,重者可见胸闷烦躁,胸部剧痛,上吐下泻。甚则猝然昏倒,面唇苍白,口噤不语,手足厥冷,或头额汗出如珠,唇舌青黑等。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痧证是经络受邪导致的一类全身症状,是以痛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闭塞瘀阻症候群。络脉受邪,闭塞瘀阻的病机状态正是出现痧疹的病理基础,也是使用经络刮痧法的主要依据。

刮痧与疾病

上文已经说过,刮痧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同时也是疾病作用于人体外部的表现。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通常,完全健康的人,刮拭后不出现痧;而一些“亚健康”人群和已经患病的人则在刮拭后会出痧,且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与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病症出痧的部位、颜色、形态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多与传统的经络循行或者全息穴区的相应点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认为,痧的颜色、形态与体内毒素含量多少有关。病变部位缺氧时间越长,微循环障碍的面积越大,痧的面积也越大;内毒素少,则痧色浅,痧粒分散;没有内毒素的部位,微循环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样刮也不会出痧。

刮痧与诊断

刮痧的诊断应用主要是根据痧的颜色,形态变化,阳性反应物的形态大小、软硬及敏感区疼痛的程度,直观地了解病变的部位,病情的轻重及病势的进退。由于经络是内联脏腑,外联肌肤的全身的气血运行通道,所以一旦脏腑及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其相应的经脉腧穴或者全息穴区上,在刮拭时就会有痧的出现,同时还会出现敏感疼痛、结节等阳性反应现象。如痧的部位浅,颜色鲜红,分布分散,阳性反应物柔软,敏感区疼痛轻,则病情轻,体内毒素产生的少;反之,痧的部位深,颜色紫红,分布集中,阳性反应物坚硬,敏感区疼痛重,则病情重,体内毒素产生的多。如果通过刮痧,出现痧色由浅变深,分布由分散到集中,阳性反应物由柔软到坚硬等现象,表示病情加重;反之,病情向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