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订规划的民意权衡

制订规划的民意权衡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的规划违背民意,社会舆论就会连连发出预警。人民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政府制定的违反他们利益的规划与政策,不会停止发表反对的意见。政府制订规划,提出种种计划,事前听听群众的呼声,确定符合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方案,在民意的预测中找方向、定措施、讲实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制订规划的民意权衡_舆论学概论

一、制订规划的民意权衡

任何工作和社会发展规划违背人民的意志,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都要陷入空想。社会舆论一旦普遍化,即转化为民意,按照民意制定的规划能集中反映整个社会的智慧,就有成功的把握。规划基于人心所向、人心所知、人心所能的基础上,符合人民广泛的社会实践,就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必然。民意预测规划能否实现,是基于民心必胜的内在逻辑,从违反民意就要导致规划失败的角度说,民意能够预测社会规划的成败,是舆论的第一种预警功能。

现代社会,大量社会舆论表现为公众对社会前景提出的共同意见,表明对政府的计划和工作任务的结果做出的判断。民意对社会发展规划的权衡,对政府公共计划的反馈意见,远远超出管理者身边智囊团的判断。任何决策集团只有认真考察社会舆论,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才能在贯彻和实施中获得成功。民意对社会发展的科学预测,是民意分布广泛、对社会生活有正确体验的结果,也是人民的切身要求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表现。不管何种制度,都强调按照民意的呼声来认识社会,实施重要的发展战略。以广泛的社会舆论调整政治措施和工作计划,按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是依据民意的预言实现社会进步的正确路径。民意对政府规划的预测不仅随机而及时,而且十分廉价,当人们到处听到群众对某一社会规划批评时,面对的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预言。

政府的规划违背民意,社会舆论就会连连发出预警。群众的判断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一再强烈地表现出来,正是政府规划与社会规律抵触、民意的预测被忽视的反应。人民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政府制定的违反他们利益的规划与政策,不会停止发表反对的意见。民意预警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民主制度的健全,民主制度为民意提供了发挥预警功能的条件。注意搜索社会舆情,依据正确舆论调整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许多官员声称要为群众办一些实事,但很多时候群众对他们办的实事却议论纷纷。群众认为,这些实事不是政府解决的问题,或认为办这些实事的方法和步骤不对,最后是办不好的。官员们如果根本不听群众的意见,仍按他们原来的计划一意孤行,最终会一败涂地。为群众办事,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从领导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凡是要群众参加的事情,都要倾听广大群众的正确意见,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农村小康建设,只停留在口号和会议上,没有具体可行的措施,只能流于一般号召。有的地方,向农民集资搞小康建设,把农民仅有的一点积蓄扣出来。一开始农民就提出这种“竭泽而渔”的举措,给农民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小康”。农村的小康建设,要把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结合起来,决不能为了小康达标,超过群众的承受力,同农民的意愿对着干。这种警告发自农民诚恳的呼声,是社会预警系统敲响的警钟。

政府制订规划,提出种种计划,事前听听群众的呼声,确定符合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方案,在民意的预测中找方向、定措施、讲实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民众的预言是指南针,民众的预测最终要“开花结果”,也为政府官员提供成功的信心。忽视这种预警功能造成的历史悲剧,曾令整个民族刻骨铭心。几十年来,发动和开展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农业学大寨、全民办大学、“文化大革命”、企业承包制、实行夏时制等等,一开始就遭到民众的非议,一宗接一宗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脱离民意,无视民意的警钟,不可能有成功的政府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