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海洋科技的战略重点

中国海洋科技的战略重点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洋农牧化工程是集约化、自动化、生态型、大规模的海水增养殖工程。我国虽为海水养殖大国,但海洋农牧化技术水平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生产规模小,方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不高。
中国海洋科技的战略重点_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三、中国海洋科技的战略重点

(一)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海洋生物优良品种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技术等。

海洋生物优良品种开发技术包括开发品种性状改良技术、新优良品种开发技术、种质资源(基因库)保护技术。这些技术是海洋生物高新技术的高层次研究领域,是当今国际上关注和竞争的热点之一。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从根本上改变海水养殖业现状,并带动若干新兴产业的发展,其应用将使人类更有效地持续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获得更多的食物、药物和其他产品。在这方面,要重点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育苗技术,建立良种种质鉴定、种质库和良种繁殖基地,形成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良种化生产系统。我国海水增养殖时间较长,品种由于近亲繁殖而退化,使增养殖生物品种个体变小、生长缓慢、繁殖力下降、病害频频暴发、种质资源质量不断下降。通过上述技术对品种进行改良,可改变品种的遗传特性,使其具备生长快、抗病力强、生态适应性广(耐盐、耐寒等)等优良性状。通过开发这类技术,对现有增养殖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培育适合我国海域生态环境的新品种,开发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种类,保护种质资源,使我国的海水增养殖业有一个质的飞跃。

海洋农牧化工程是集约化、自动化、生态型、大规模的海水增养殖工程。我国虽为海水养殖大国,但海洋农牧化技术水平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生产规模小,方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不高。针对我国国情,要开展海洋农牧化系统工程研究,开展海洋农牧化示范工程建设,提高集约化、自动化生产水平,探索最佳养殖模式,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能力,形成合理的养殖开发布局,建立集约型、生态型、“两高一优”海洋农牧场示范体系,推动海洋农牧化进程。

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方面,要重点研究重要病体的体外培养及保存技术,开发重要流行性病害的诊断、监测和检疫技术,重要养殖对象的无特异性病原种苗生产技术和重大流行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在海洋生物制药技术方面,要重点发展药用海洋生物高密度、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攻克共生藻类和海洋动物细胞培养的难点,发展海洋生物反应和分离技术,以结构和疗效已知的药物为目标,发展抗癌、治疗心血管病、防治老年痴呆症或改善智力发育的药物原料的生产技术,发展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技术。

(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近期重点开发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成像测井技术,使我国的石油测井装备的技术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地质资料。针对我国海洋中小油田多的特点,重点开展海洋边际油气田开发的智能决策及生产控制技术、海洋钻井新技术以及海洋新型采油装置技术研究。为了更有效地开发深海油田和边际油田,降低开发成本,要开发将多相流油气采、集、输设备放置于水下的多相流油气开采技术。针对极浅海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软土层厚、大部分地基承载力低、地貌复杂、受海洋动力作用影响的特点,发展集多种高技术于一体的滩海爬滩装置、滩海高效开发装置、滩海运载器等,开发完整的极浅海油气资源开发作业系统。

(三)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紧缺的有效途径是以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城市工业冷却用水,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实现对淡水的开源节流。要重点解决海水循环利用中的防腐、防生物附着、防盐雾飞溅、防盐沉积技术,完成海水循环技术系统试验,建立1 000立方米/小时规模的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在海水淡化方面,重点解决多级闪蒸和反渗透淡化的关键技术,利用电厂余热建立日产5 000吨淡水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日产1 000吨淡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我国陆地资源紧缺的钾、溴、锂、铀在海水中含量却非常丰富,发展从海水中提取这些元素的技术,是满足国内工农业生产需要、解决资源浪费、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途径。要重点开发海水中钾盐的富集技术、溴深加工技术,进行制取硫酸钾工艺条件以及锂盐提取技术的研究。

海水不仅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化学资源,而且储有丰富的低值热能。在引进国外关键设备的基础上,要进行大容量热泵技术应用研究以及相应配套技术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示范工程。

(四)海岸带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

海岸带是海洋开发活动的重点区域,也是环境脆弱的区域。中国海岸带面积约285万平方公里,对于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海岸带的岸线、滩涂、浅海等各种自然资源必将面临多行业、高强度开发,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提高海岸带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开展海岸带资源和环境的监测,建立区域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要重点开展海岸带及邻近海域资源现状和资源再生过程与环境演变规律研究、特定海域养殖容量和生产潜力及生物资源补充过程研究,开发海岸带脆弱性评价技术、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防治技术、溢油动态数值预测技术、大规模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及治理技术、城市污水离岸排放扩散模式及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技术、近海海洋灾害预测模型技术、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技术等。

(五)深潜技术和深海采矿技术

开展深潜技术研究,研制可在7 000米水深及更深水域海底作业的遥控潜水器和自控无人水下潜艇;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制在外部不提供能源和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海底资源调查的自动控制深海调查船,提高深海矿产勘探水平;研制可以挖掘海底表层矿藏的采矿机及把海底矿藏从采矿机输入海上船只的输送设备,开发安装和计测控制技术,同时研究开发海底矿产冶炼技术和废物利用技术。

(六)海洋信息技术

海洋信息技术在海洋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海洋海况,海洋环境及灾害的监测、分析、预报,海洋通信及导航、定位,海军侦察,海洋资料及情报管理等。发展海洋信息技术,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高技术成果,发展海洋卫星遥感、卫星观测、卫星导航定位、海洋及海岸数据采集与分析、海上通信、海上定位等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相应的通信技术,研制可布设于沿岸、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七)传统海洋产业更新改造技术

在重视发展海洋高新科技、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的同时,把高新科技的成果应用于海洋捕捞、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开展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的、适用的科技成果,对提高整个海洋产业的现代化,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方面,要重点开发应用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型能源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和环保技术,加快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