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农民的副食消费

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农民的副食消费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农民的副食消费[1]黄敬斌[2]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关于农民和城镇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的研究,向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3]。本文作为关于18世纪以降江南居民消费生活的系列研究的一部分,将考察清代至民国年间江南农民的副食消费。关于18世纪以来江南农民粮食消费的状况,笔者已有专文论及[4],相对而言,副食品的消费状况要复杂得多,基本史料较为缺乏,近代调查资料中相关的信息也比较不全面。
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农民的副食消费_转型中的亚洲文化社会

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农民的副食消费[1]

黄敬斌[2]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关于农民和城镇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的研究,向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3]。本文作为关于18世纪以降江南居民消费生活的系列研究的一部分,将考察清代至民国年间江南农民的副食消费。这里所称“江南”,按照学术界的一般认识,界定为今天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尤其是清代苏州、太仓、常州、松江、杭州、湖州、嘉兴等七府州所辖地区。

饮食是居民日常消费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根据“恩格尔定律”,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食物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比重的下降,同时,又伴随着主食消费在总的食物消费支出中比重的下降。因此,在居民的收入水平总的来说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传统经济时代,粮食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最主要的日常消费项目。而副食消费水平的变化则成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变迁最重要的指标,江南地区作为明清以来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普通农民的消费模式也不能脱离这一基本特点。

关于18世纪以来江南农民粮食消费的状况,笔者已有专文论及[4],相对而言,副食品的消费状况要复杂得多,基本史料较为缺乏,近代调查资料中相关的信息也比较不全面。但在这些有限的资料基础上,参以各类间接的方法,对此问题仍可展开初步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