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记忆的迷失

记忆的迷失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自下而上的记忆在时间与空间的作用下,积累了大量百姓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习俗习惯等,它作为大众熟知的形式,记忆所关注的事物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和形式,更能体现个体和集体的切身需求,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具有绝对的价值和意义。
记忆的迷失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3.4.3.1 记忆的界定

布正伟指出,城市的记忆是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其中的形态要素等特征认同后而产生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给人的心灵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烙印。记忆是人类拥有的一项重要的心理活动。人类在以往的记忆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在现实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自身和环境的能力。人在大脑内部存储的瞬间性的意识片段,是主体自身回忆过去经历和体验的依据,也是其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中确认与建构自我身份的必要参照。假设人脑没有了对过去事件、情境的记忆功能,那人面对的将是一个没有过去、没有历史的陌生世界,所以记忆对于个人的情感、心理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集体记忆的社会建构与认同的方式角度,哈布瓦赫曾指出了历史记忆和自传记忆的区别。历史记忆是同社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相关的记忆,并通过媒介的渠道将其保留传承下去,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知晓的事迹;而自传记忆指的是与个人日常生活经历相关的活动和事件,这种记忆更能体现出主体丰富和个人化的经历。

从历史记录与社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角度来看,有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之别,它们反映在空间的记忆系统中,则表现为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官方记忆同历史记忆相似,是由权力机构对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的叙述,通过官方媒介自上而下传播的一种历史叙事方式。民间记忆则是一种民间自发构建的集体记忆方式,其记忆的内容由市民实际体验而来,承载着他们的情感和心理感受,凝结着乡土地方性的意蕴,更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这种自下而上的记忆在时间与空间的作用下,积累了大量百姓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习俗习惯等,它作为大众熟知的形式,记忆所关注的事物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和形式,更能体现个体和集体的切身需求,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具有绝对的价值和意义。本书中所提出的记忆强调的是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自传记忆、民间记忆。

3.4.3.2 记忆的延续与断裂

现代的空间不是现时态的、静止的三维物质空间,城市的空间环境始终处于连续的历时演化的时空中。任何空间和人的活动都不能脱离“时间”这个变量。城市的每一处空间都是由过去不同历史时期层层垒叠起来的,空间的生命在于各个时期事件的累积而形成的记忆,这些附着在空间背景之上的故事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变化和丰富,使场所更凸显了历史的痕迹和深刻的意义;而人的生活也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流,每一动作、每一瞬间都是由前一个感受所引导,并将成为下一个即将来临的感受的前奏。没有任何一个部分能脱离前后部分的联系而单独考虑,人的活动和事件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殊性,而有意义的场所也必然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的人和实体环境的积累和演变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当前我国一些重要的历史场所保护与更新中仍然存在误区:将物质实体冻结成为“木乃伊”,然后把其保护起来,却将内在的真实情境剔除出去,只留下空壳子,让人们无法通过其中的关系和变化过程寻找到与过去的对话。比如,为了保护传统的四合院,却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迁至别处;为保护一处寺院,却将周边的环境更新得面目全非……这种可以改变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改变场所内人的生活的真实性,使其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缺少故事的布景化的场所。

人的记忆是由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众多的物质、空间,以及空间内部的人和发生的事件、活动构成的,正是因为这些要素的存在以及相互作用才给人们的记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体素材。不管其中哪些环节和要素的不在场,都会影响人们的有效记忆。例如由在同一地方进行同一活动、具有相同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人们的长期使用而建立起的一组场所,它记录了可触摸的时间流逝,体现了社会的记忆,所以它的永恒稳定性促使自身成为能够引起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的场所。这个有意义的场所提供了稳定的视觉符号,如其中的一草一木、个人的足迹、在不同位置发生的活动痕迹等都赋予事物以特殊的含义,通过它们能使人感到对自身的认同和曾经的存在。老人能因此找到自己的过往回忆,年轻人也没有割断与历史的联系。稳定的环境要素支撑着团体的记忆,通过对共同记忆的感知,集体的意识被强化。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事物、活动的相互交错中找到自己和团体的记忆和共鸣。然而,在多数的情况下,城市场所的更新与变迁多是以牺牲细致生动的历史记忆作为代价的。普通大众的对记忆载体的情感与认同被遗弃在角落里,为了少数团体、为了眼前利益将城市空间割裂为只供少数人解读的单一化、扁平化的文本。

保护主体记忆的完整性就应建立历史与现在的共存与对话关系,这种对话不是单纯的模仿,也并非对实体物质环境机械的保护,而应将历时性的文化形态、城市文脉融入组合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一种复合并置的“共时态”的文化集聚效应,进而让主体感受到自身与场所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同一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