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国社科哪个难

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国社科哪个难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分口管理制度激励为确保人文社科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科技与社科实行分口组织管理的意见,学校党委及行政于2005年成立社会科学研究处。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进入21世纪以来,重庆大学始终坚持“科学规划、改革创新、重点跨越、特色发展”的思路,不断推动学校人文社科事业上水平、入主流,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快速发展,为国家、地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总体情况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从单纯为理工教育服务到恢复本科专业办学,从自发从事学术探讨到自觉围绕专业学科建设需要组织学术研究。近十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取得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集人才、科研、学科于一体的崭新格局。

截至2010年,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拥有10个学院、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87个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2个本科专业、1个985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重庆市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2个其他省部级研究基地。在学科布局方面已经初步实现由传统工科强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

目前,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拥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100余人、副教授24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6人,国家“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基本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2005年12月7日,学校成立社会科学研究处,负责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规划建设,实现了文理科研工作的分类指导与管理。同时,学校还制定和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各项管理制度,设置了社科基金、“非211建设”学科建设、自主科研等支持项目,“十一五”期间累计主动投入近4000万元的建设经费,仅2010年,学校就投入400万元文科自主科研经费、60万元的校社科基金、200万元的科研奖励,200万元的“非211建设”学科项目经费,购置了SSCI、CSSCI网络数据库和百年回溯数据库。这些举措对学校广大社科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研究质量产生了激励和引导作用。

目前,学校文科队伍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研究项目竞争能力和成果产出能力均大幅度提升。十年里,学校人文社科实际到校科研经费达1870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达到7659万元;全校共新增科研项目3137项,其中纵向项目1698项,国家级项目139项,省部级项目671项;发表CSSCI学术论文4276篇,其中,2009年全校发表CSSCI学术论文超过800篇,在全国高校排前23位,入库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全国高校前27位;出版专著183部;“十一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2项,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的咨询报告达91项。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学校日益发展的人文社科事业,已能支撑起了一个与“985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相称的科研创新环境,并为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文科人才培养提供优越的学术研究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带动了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学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1.明确目标科学规划

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为新的重庆大学。三校合并后,学校制订“十五”发展规划就明确了“逐步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优化工科,加强理科,充实经济和管理学科,发展法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思路,也开始了由传统理工强校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学校继续坚持“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大力发展管理、经济、法学、教育和人文学科。为此,学校陆续加强了人文社科的学科布局和人才队伍建设:2002年,在11年法律专业办学的基础上恢复成立法学院;2006年,成立国际教育交流学院;2007年,将人文艺术学院调整为艺术学院和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2003年,在仅有技术经济与管理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近期又新增法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将达到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也从0个增加到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从20个增加到90个,学科门类也从单一的经济、管理、法律覆盖人文社科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人文社科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数从原来的400余人扩充到700余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9.8%提高到24.6%,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中青年学者逐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主力。

2.分口管理制度激励

为确保人文社科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科技与社科实行分口组织管理的意见,学校党委及行政于2005年成立社会科学研究处。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社科处锐意进取,大胆开拓,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快速发展。

社科处成立后,力求目标明确、规范运作、严格管理,从一开始就着手制度建设。先后制定的管理办法有:2006年6月编制的《重庆大学“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分规划》;2006年11月颁布编制的《重庆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2006年11月21日学校正式行文实施《重庆大学社科研究基金管理办法》;2006年12月21日《重庆大学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要求及学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现实需要,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2007年7月16日学校正式颁行《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科研奖励暂行办法》、《重庆大学社科权威期刊及重要期刊目录》和《重庆大学人文社科成果业绩量化计分试行办法》;2010年3月17日发布的《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人文社科类项目实施细则》。

3.打造平台厚本固基

学校充分认识到科研基地在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凝聚力量、孕育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先后采取多项措施和政策,充分利用“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机遇,整合研究力量,建立研究团队,开展了依托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和问题研究为中心的校内科研机构和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2003年1月,学校“工商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两个研究基地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首批人文社科市级重点研究基地。此后,这两个中心成为学校“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平台的核心和支撑。2006年12月,学校的“西部环境与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和“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成功申报成为市级第二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确保社科研究基地的健康发展,2006年,学校成立了重庆大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2010年,学校制定了《重庆大学校内科研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基地的建成和相关制度的出台,为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持续发展构筑了新的高地,有力促进了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质量和能力的提高。

4.指标牵引提升质量

学校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科研目标任务和科研奖励的政策举措,引导队伍主动参与国家项目竞争,带动队伍“上水平、入主流”。“十一五”末与“十五”初相比,学校文科单位年度到校经费增长了11.9倍,达到3445万元,纵向经费增长了10.6倍,达到1707万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项目数增长了28倍,达到28项,省部级项目数增长了4.7倍,达到132项;发表SSCI/A&HCI/SCIE/CSSCI论文增长了15.8倍,达到806篇;出版专著增长了9.8倍,达到59部。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学校人文社科队伍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科研项目竞争能力和成果产出能力均得以大幅度提升,有力地支撑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特色交叉服务社会

学校人文社科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传统理工优势学科为背景,大力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如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通过依托学校在电力行业的背景优势,围绕电力能源经济与管理学科领域开展了持续的研究,2002年,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成为学校人文社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依托建设行业的背景优势,在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领域具有凸显的学科特色,并于1982年成为学校文科第一个硕士培养专业。在此基础上,经过学科拓展与延伸,2003年,学校又新增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05年,新增了数量经济学、环资法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填补了重庆市经济学博士点的空白。

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时刻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战略需要进行学科布局,开展卓有成效的创新体系建设。学校将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开展了持续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使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院、“985工程”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城乡统筹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自成立之日起,便积极参加重庆市重大决策和咨询服务,完成若干专题调研报告,并获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项目资助近50项,省部级重大(点)项目和其他重要科研项目139项,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0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1项,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和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校还充分发挥人文社科“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以卓越的贡献促进学校、服务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坚持“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截至2010年9月,学校先后与重庆市30多个委办局和区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派出专家担任顾问、选派科研骨干支援地方建设、全面参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式,合力打造了科研服务平台,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12月,重庆市还专门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重庆大学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若干意见》,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标志性成果

(1)陈德敏教授的《节约型社会内涵特征和实践途径》被国务院研究室采纳并形成国务院研究室的一份研究报告(总第23号),于2005年6月5日被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关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电视讲话中多次采用。

(2)冉光和教授关于《三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的保护与开发》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等研究报告,于2006年7月得到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亲自批阅,被湖北省政府、重庆市政府采纳。他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于2005年4月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批阅,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采用。

(3)郭选昌教授的雕塑作品《记忆山城》、《和平交流发展》两件作品在全国优秀城市雕塑2006年度大奖评选中,获得“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年度大奖”。

(4)张宗益教授的The Implicationsof Growing Inequality for Economic Growth&Reduction of Poverty in China研究报告于2002年12月被英国政府海外发展部用于对中国的贫困援助,资助金额在2003年翻一番。

(5)任宏教授的《建筑劳务用工制度研究》于2005年6月被中国建设部采用。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学校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校新的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为指导,加快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建设,为实现学校发展与建设目标提供研究与学术支撑。

1.规划引领

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学部制改革,保留商学院、法学院、电影学院,建立面向本科人才培养而开展通识教育的文理学部,完善学校学术权力机构,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类指导与管理,逐步形成人文社会学科清晰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2.注重质量

发挥社科优势学科已经形成的积淀,注重质量提升,在确保既有特色的基础上,组建高等人文社科研究院,建立开放式研究平台,引进和吸引高水平研究团队,并利用高层次的平台开展高水平、跨学科的研究活动,整体带动和提升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3.交叉融合

根据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结合校内学科优势,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学科链的延长,培育和凝练新的研究方向,形成社科研究新的增长点。

4.保障有力

针对规划任务,厘清保障需求,制定有力的保障措施,实施学科结构优化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青年骨干培育工程、评价体系完善工程四项人文社科提升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