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认可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那么整体主义也就必然得到认可,因为生态学研究的本身就是生态系统的整体。除此之外,有以下理由支持整体主义的观点:
(1)时间特征
单个物种的生命与该物种延续的时间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研究的角度看,物种的时间特征比单个生命的特征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单个生命可能受到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其生命的时间特征有很强的随机性。只要说到某生物的寿命,一般来讲是其统计均值,或者说是该物种的统计均值。相对于一个物种的持续时间来说,个体生命的持续时间相当于时间轴上的一个脉冲。
(2)空间联系特征
谈论生态系统中的联系,物种显然是比较适宜的概念,因为某物种的单个生命的联系过于具体过于局部化,以单个生命之间的联系讨论问题会使得系统中地联系过于复杂而无法表述。
(3)实践上,整体主义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以个体主义为特点的生物中心主义面临的纷繁复杂难以抓住要领的矛盾,在整体主义中不复存在。人们可以杀死一些动植物为食,前提是这种行为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个体主义下,人类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难以从理论上获得支持的。
(4)东方文明中整体主义的传统
与西方文明中强调个体的尊严与独立不同,东方文明则更看重集体或整体。在哲学层面,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在日常生活中,集体观念深入人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说与西方截然不同。
(5)无生命的自然要素一样是生态系统中的过程
或许受到生态系统有机模型的影响,利奥波德不把无生命的山川河流等自然要素看成是“死”的,它们和我们的生命一样是生态系统中的过程。“像大山一样思考”这种典型带有拟人色彩的表述说明了这一点。如同一个健康的人必然是整体上的健康,生态系统的健康只能从整体说它的健康(局部的小伤口,如蹭破皮,只要不危及生命和健康,是可以忍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