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会战白面石

会战白面石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会战白面石邱学亮白面石铀矿是我们二六四大队进入江西后勘探的第一座大型铀矿田。图为大队地质技术人员在寻乌县白面石矿床黑风口地段研究工作。经过13年的拼搏,我们终于向国家提交了白面石这座全国闻名的铀矿田。1978年,该队的《白面石铀矿成矿规律》论文获全国科学大会三等奖,该队同时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会战白面石_华东铀矿地质事业

会战白面石

邱学亮

img33

白面石铀矿是我们二六四大队进入江西后勘探的第一座大型铀矿田。可以说,没有这座矿田,二六四大队就没有核工业功勋地质队的地位。但曾几何时,这座矿田差点与我们擦肩而过……

图为大队地质技术人员在寻乌县白面石矿床黑风口地段研究工作。

1964年5月的一天,阴雨连绵。我们二六四大队(当时叫华东六0八队七队)两个工区在江西寻乌参加诸广山大会战。

在战区东端的白面石工作的二工区,在完成一批钻孔后,发现只有在钻孔处有一团矿,钻孔与钻孔之间的地段却没有矿,就像“鸡窝团”一样,乱糟糟的,毫无规律可循。个别技术员说,这个矿床是“淋滤型”的——没希望。

消息传到了大队部,大队领导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下定义,他们亲自带着地质科的同志来到了二工区,召集技术人员反复座谈讨论,进行集体“会诊”。渐渐地,大家的思想得到了统一:采取地质、物探、水文、测量等多专业联合攻关的办法,一定要把“鸡窝团”的迷雾揭开。

联合攻关的战役很快打响了。大家按照部署,兵分几路,通力配合,有的进行地表填图,有的进行坑探编录,有的绘制盆地基底等高图和矿化分布图。

3个多月过去了,随着一份份资料的收集、分析、对比,我们终于找到了含矿层位随基底的起伏而变化的规律,“鸡窝团”之谜渐渐被揭开了。

探矿工程在迅速扩大、延伸……

由于工作区山高、林密、坡陡,给探矿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每次钻机搬迁都要靠人手抬肩扛,但随着一个个矿点的突破,大家精神振奋,干劲不减。一次,为把一吨多重的柴油机从半米宽的山路上运到机台,工区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突击队,十几个人抬机器,其他人站在山路两侧,人靠着人贴在山坡上,搭成一堵人墙,让抬机器的人从自己肩上踩过,这才把柴油机艰难地抬到了钻机上。

有一年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工区,山顶上的输水管和高压线都结上了碗口粗的冰溜子。为了保障钻机供水,一位老工人背着盐袋爬上山顶,砸开水池中厚厚的冰层,投进食盐。然而,由于天气严寒,池面很快又结上了一层冰,投进深池的盐很难化开。眼看就要断水了,这位职工毫不犹豫地跳入刺骨的水池中,迎着风雪,用自己的身躯来回搅拌着……

img34

技术人员在野外编录

在二工区揭开“鸡窝团”之谜的同时,一工区这支同样能打硬仗的队伍来到白面石外围的龙坑,打响了另一场战斗。他们采取“切西瓜”战术,钻机由边缘向中心部位施工。最初效果很不理想,设计的59个钻孔只有两个见矿,怎么办?职工们处在进退两难之中。

陈然志,这位长春地院的高材生、一工区的地质组长心里明白:现在队伍人心浮动,作为技术人员必须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来。为此,他带领地质组的同志一次又一次到野外调查,对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反复研究分析,在广泛吸取和总结工人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盆地最凹处的黑风口作为突破口,重新进行探索。

新的设计方案拿出来了。一工区主任刘立扬调集5台钻机主攻黑风口。在他的带领下,生产进度直线上升,经过55天的奋战,第一个孔终于见到了富矿,接着又连打了3个孔,孔孔见矿。

奇迹出现了,陈然志和他的伙伴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找到了龙坑矿床的控矿规律,并用通俗的语言总结出了“一槽二碳三覆盖……”的找矿经验。运用这把“芝麻开门”的金钥匙,矿床不断扩大,许多原来认为无矿的地段恢复了生机。

经过13年的拼搏,我们终于向国家提交了白面石这座全国闻名的铀矿田。

编辑补白:白面石铀矿田的发现,意义重大。1972年,二机部三局在二六四大队召开了全国性的“沉积矿床经验交流现场会”,会议整整开了18天。二六四大队的经验对于我国沉积铀矿找矿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78年,该队的《白面石铀矿成矿规律》论文获全国科学大会三等奖,该队同时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