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震旦系及显生宇若干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及其时限研究

中国震旦系及显生宇若干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及其时限研究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组通过剖面系统测制,岩石和化石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样品的测试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有关中下奥陶统界线和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成果如下。在震旦系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层的综合研究基础上,以地质事件序列和相关生物群的出现为依据和划分与对比标志,率先提出了重新厘定的中国震旦系年代地层单位划分方案。
中国震旦系及显生宇若干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及其时限研究_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震旦系及显生宇若干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及其时限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

起止时间:1999—2000年

项目负责:汪啸风

报告编写人:陈孝红1,汪啸风1,王传尚,陈立德1,周志强2,张录易2,曹芳3(1.武

汉地质调查中心,2.西安地质调查中心,3.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成果概况:本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研究震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及其内部具有代表性的统与阶的界线剖面,应用多学科的研究手段,提出或厘定上述各系及其内部统与阶的界线层型剖面和界线点(或层)的生物对比标志和时限。项目组通过剖面系统测制,岩石和化石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样品的测试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有关中下奥陶统界线和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成果如下。

(1)在系统测制和研究湖北宜昌莲沱和泗溪、秭归庙河、湖南桃源理公港、陕西宁强高家山、李家沟原上震旦统剖面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南方不同相区震旦纪岩石地层和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2)对峡东震旦系陡山沱组下部大型复杂疑源类、庙河生物群、西陵峡生物群、湘西理公港震旦系留茶坡组武陵山生物群和陕西南部宁强高家山生物群进行了系统地采集与研究。初步查明了上述各生物群的产出层位、组合特征、时代及其对比意义,提出并厘定了震旦系生物地层序列,系统描述了本次新发现的一些碳质印膜化石新属种,为重新厘定的震旦系与国际新元古代末期相当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3)对秭归庙河陡山沱组、宜昌泗溪灯影组进行了C、O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阐明了三峡地区震旦系碳同位素组成特点及其地层对比意义,并采用RbSr法对峡东寒武系水井沱组和震旦系陡山沱组顶部的黑色页岩中的自生黏土矿物进行了同位素地质测年。

(4)在震旦系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层的综合研究基础上,以地质事件序列和相关生物群的出现为依据和划分与对比标志,率先提出了重新厘定的中国震旦系年代地层单位划分方案。建议以南沱冰期结束后的海侵为标志,将震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田家园子阶、庙河阶和上统泗溪阶、龙灯峡阶,并与国外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

(5)根据国际奥陶系与下志留统年代地层研究的动向,通过对湖北宜昌黄花场、王家湾、普溪河和远安苟家垭及四川城口廖子口奥陶系与下志留统笔石、三叶虫、牙形石和几丁虫的系统研究,重新厘定了中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系统,并为《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所引用;针对奥陶系生物地层研究的薄弱环节,修订并重新建立了该区上奥陶统三叶虫生物地层序列;与中国古大陆环境重建项目中有关若干年代地层界线研究课题以及中国地层委员会的相关课题的研究相结合,向国际上提出了宜昌黄花场剖面为全球中下奥陶统界线层型的建议,并在宜昌王家湾全球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候选剖面和远安苟家垭剖面进一步研究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标准。

(陈孝红 汪啸风 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