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观点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唯物论研究会的一些学者提出的。我们认为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技术的开发应用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及社会后果。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_自然辩证法概论

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在理解了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接下来要理解和把握与科学密切相关的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经验、技能、技艺和能力。在古代,技术主要指劳动者的技能,是劳动者通过自己双手表现出来的对物体进行加工、制作的能力。

从近代开始,技术开始有了多方面的含义,学者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它。美国社会学家奥格伯恩(William Fielding Ogburn,1886~1959)说:“技术像一座山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它的形象就不同。从一处看到的一小部分面貌,当换一个位置观看时,这种面貌就变得模糊起来,但另外一种印象仍然是清晰的。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有可能抓住它的部分本质内容,总还可以得到一幅较小的图面。”

18世纪末,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第一次对技术下了个理性的定义:所谓技术就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随着机器和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占据统治地位,技术逐渐成为制造和利用机器的过程,人们对技术本质内涵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和深化。

有人把技术理解为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这种观点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唯物论研究会的一些学者提出的。他们把器具、工具、机械、装置等一切加工工作中的手段,统称为劳动手段,认为技术就是劳动手段的综合,是劳动手段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还可以包括手、脚、大脑等人体器官。这种看法强调技术同劳动、劳动手段的联系,是合理的,但“劳动手段”同“技术”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其实技术不仅存在于劳动中,其他一些活动(如作战、信息交流等)也需要技术(如军事技术、通讯技术等)。

有人认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物理学家武谷三男和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等人批判了“技术是劳动手段”的观点,认为技术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客观规律的有意识的应用。与此观点相近,有的学者还提出技术与科学是同义语,技术就是相关的科学理论的应用,甚至主张技术就是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门类。强调技术是以科学为理论基础的应用,是正确的。这类观点看到了近代以来科学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看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关联,但忽视了技术相对于科学具有独立性的一面。技术有自身发展的逻辑,一种技术可以来自于另一种技术,也可以是另一种技术的应用。另外,科学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不等同于技术。

此外,还有人强调技术是物,有人认为技术是人的一种活动,等等。各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理解和把握技术的本质都有一定的价值,但又都有共同的局限,那就是只是说明了技术整体中的某个侧面,而未能动态的、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出技术的本质面貌。

技术是个体系,具有多种因素和多方面的属性。概括地说,技术的主要因素有技能、知识、工具、方法和活动。技术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技术的多重因素决定了给它下一个定义是很难的,因为没有公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但定义技术对于深刻理解技术的本质又是必需的。我们认为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这种理解体现了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二)技术的特征

1.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技术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它体现了人类实践活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技术的自然属性,首先指的是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应该遵守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指的是任何技术都会造成一定的自然后果,技术的应用会对自然的状态产生复杂的影响。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公民素质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模式。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的技术发展状况。技术的开发应用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及社会后果。

2.主观性与客观性

技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些主观精神要素在技术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现代技术活动中,经验性的技能、诀窍和规则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仅仅有主体的能力和知识还不能实现技术的功能,技术不能停留在主观领域,技术还是精神向物质转化、主观向客观转化、知识转化为物质手段和实体的过程。所以,在技术系统中客观物质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是统一的,缺一不可。既不能把技术只理解为物质手段而忽视人的活动,也不能把技术看成是纯粹的人的精神因素而忽视物质因素。技术是在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人的主观精神因素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

3.动态性

技术的动态性表现在,技术是一个不断由潜在到现实的实现过程。一方面技术是一个由潜在形态(技术思想、发明、方案设计)到现实形态(体现于实际应用中的生产技术、工程技术)转化的过程。科学技术论文、发明专利可以是技术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或开端,但未必就是现实应用中起作用的技术。某种技术要成为现实技术并得到推广应用,需要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保障,会经历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从潜在向现实的动态发展过程,也就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通过提供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生产工艺,深刻地影响着生产力的全部要素,并由此实现现实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