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然界的演化图景和规律

自然界的演化图景和规律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因此,自然界不仅以物质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具有自身的演化方向和规律。这是蛋白质—核酸大分子体系的变化和过程。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体现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从而构成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些共同的规律有自组织规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的演化图景和规律_自然辩证法概论

二、自然界的演化图景和规律

马克思指出:“存在和演化并非彼此对立的,它们表达出现实的两个有关方面。”[22]因此,自然界不仅以物质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具有自身的演化方向和规律。

(一)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1.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恩格斯指出:“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23]恩格斯关于运动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物质,运动就缺乏依托;没有运动,物质就缺乏生命。(2)物质和物质的存在方式的统一性。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是以运动的方式而存在的,不存在孤立而绝对静止的物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类认识物质的基础。(3)物质运动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运动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物质运动的多样性表现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物质形态,这些物质形态具有不同的运动形式。物质运动的统一性表现在多样性的统一。物质运动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但是又统一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

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19世纪,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在《自然辩证法》中把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具体运动形式归结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随着物质运动形式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因此,参考恩格斯提供的运动形式分类思路,依据当前科学发展状况,结合物质运动本身矛盾的特殊性,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微观物理运动。这是原子层的物理变化和过程。它包括强子和轻子的生成和湮灭,光子的交换、吸收和辐射,原子核的衰变、聚变和裂变等具体形式。微观物理运动的承担者是目前已知的最简单的微观客体,是分子层次以下的物质系统,它包括基本粒子和场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原子核。它们都与量子力学揭示的规律相一致,体现了粒子性与波动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统一。

(2)化学运动。这是原子—分子层次的物质客体的变化和过程。它包括化学物质的化合、分解、氧化、还原等多种具体形式。化学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原子—分子体系,它们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游离基等。它们共同遵循着化学和量子化学所揭示的规律。化学运动是在微观物理运动和某些客观物理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始终采用以原子—分子体系为独立承担者的存在方式,并有其固有的特殊规律。因此,它不能归结为物理运动,只有当化学反应停止的时候,化学运动才转变为物理运动。

(3)宏观物理运动。这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的物理变化和过程。它包括分子的布朗运动以及热、光、声、电磁等具体形式。宏观物理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分子体系和属于宏观层次的各物质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物体、卫星、行星、恒星以及相应的场。它们都遵循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属于经典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宏观物理运动是在微观物理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并非微观物理运动的简单放大,而是随同微观物质系统的递进相干同时出现的。宏观物理运动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4)宇观系统运动。这是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以及射线和场的变化和过程。它包括星系团、总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收缩和膨胀,吸引和排斥等多种形式。宇观系统的物理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星系团以上的各物质系统,包括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以及遍布宇宙空间的射线和引力场等。它们都与广义相对论、星系动力学所揭示的规律相一致。宇观系统的物理运动是在微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宏观物理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是随同低层物质系统结合为宇观系统才出现的,因而具有不同于上述运动形式的整体特征。

(5)生命运动。这是蛋白质—核酸大分子体系的变化和过程。生命运动包括同化、异化、遗传、变异、刺激感应、高等动物的感知觉过程和思维过程等具体形式。生命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各种生命系统,其中,蛋白质—核酸大分子体系是其基本单位,此外,还有细胞、个体、群体等。生命运动表现为生命体组成的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和自我调节的过程。它遵循各门生物学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其特性来自低层系统间的递进相干关系。

在生命运动的基础上,出现了在某种意义上与自然的运动形式相对立的社会运动。它是恩格斯划分的五种运动形式中最高级的运动形式。

关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也有学者将其划分为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五种类型。因此,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其分类形式也不同。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运动形式的划分也将更加科学。

3.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自然物质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体现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从而构成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

首先,物质运动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的运动处于联系的状态中,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与其他物质运动完全无关的运动。物质运动的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作用的联系,它是指同一层次物质运动的不同过程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是纵向包含联系,它是指不同层次的运动形式直接是相互包含的关系。物质运动的横向作用联系和纵向包含联系,使物质形态之间和内部呈现出影响与被影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而构成完整的物质系统。

其次,物质运动的共性。物质运动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还表现为具体的、无限多样的物质运动具有某些共性,服从某些共同规律。这些共同的规律有自组织规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自组织规律反映了任何物质运动均遵循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任何物质运动形式的转换均遵循守恒的规律。这些共同规律既可以将不同的运动现象区分为一些基本运动形式,又揭示了同类运动中各种具体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最后,物质运动的相互转化。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还表现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运动形式的转化是普遍的,表现为同一物质层次运动形式的转化和不同物质层次运动形式的转化。同一物质层次运动形式的转化,表明空间并存的各种不同质的运动形式通过转化而相互过渡、相互联结,由此出现运动形式的相互更替,构成自然界永恒的运动过程。不同物质层次运动形式的转化,体现了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运动形式之间的历史联系。

同一物质层次和不同物质层次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既体现了运动形式的同一性,又体现了运动形式的差异性。但是,物质系统运动形式的转化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非任意转化。

总之,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由于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统一的物质世界才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复杂性特征。

(二)自然界的演化图景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人们描绘出自然界的演化的多幅图景,揭开了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起源的奥秘。

1.宇宙的演化图景

现代宇宙学,探讨宇宙起源的理论有大爆炸宇宙学说和暴胀宇宙论。这些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火球”的大爆炸。大爆炸后的宇宙经历三个演化阶段。第一,基本粒子形成阶段。宇宙爆炸后的第一秒钟,宇宙内产生了强子和轻子两种基本粒子,并发生着粒子的分解和正反粒子的湮灭。第二,元素起源阶段。在产生基本粒子之后,宇宙进入元素起源阶段。宇宙爆炸后一秒到三分钟之间,基本粒子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化学元素。第三,实物阶段。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宇宙进入实物阶段,形成星云、星系和恒星等天体。

知识链接

宇宙大爆炸理论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1946年,美籍俄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第一次将广义相对论融入到宇宙理论中,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物质,最初的温度超过几十亿度,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宇宙开始膨胀。

1965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后来他们证实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遗迹,从而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们也因此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地球的演化图景

作为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是伴随着太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至今已有46亿年的演化过程。“冷起源说”认为,地球是由星云转化而成的。原始地球的温度较低,后来经过引力收缩、陨石撞击等过程,地球温度上升,地球物质发生熔融和分化,地核、地幔和地壳得以形成。同时,随着温度提高,气体逸出地表,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大气圈。原始大气经过氧化作用,变成含氧和氮元素的原始水圈。由于水量增加和地壳运动,原始水圈变成了今天的江、河、湖、海。而地壳经过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使大自然呈现出丰富的地貌。

3.生命的演化图景

宇宙、地球起源后,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生命开始出现。恩格斯曾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24]1953年,米勒实验证实了恩格斯的结论,并指出生命起源化学演化的第一阶段为原始大气层的化学演化。一般来说,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多分子——原始生命四个过程。随着原始生命的诞生,地球进入生物进化新时期。生物进化发展史可以分成从非细胞形态到细胞形态的进化,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进化和生物进化三个阶段。生物进化使得单细胞植物和动物的出现,最终由哺乳动物分化出人类。

4.人类的演化图景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自然科学家热衷探讨的话题。最初,人们认为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1863年,赫胥黎出版《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理论。1871年,达尔文通过《人类起源和性选择》,借助科学资料,提出人是由古代一种类人猿,即古猿进化而成的。当代分子生物学,从分子层面通过人类与猿猴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和DNA的比较,再次证实与人最为接近的亲缘关系是猿。恩格斯也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中,既肯定了人由猿演变而来的事实,又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原理。

自然界中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演化图景,验证了恩格斯的言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5]可见,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的物质都是发展变化的。

(三)自然界的演化方向

自然界的演化图景,呈现出自然界演化的方向,即表现为可逆与不可逆、进化与退化的统一。

1.可逆与不可逆

可逆是指系统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之后,再回到原来的状态,同时系统的环境也回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不可逆是指系统一旦改变状态,则自身和周围的环境也无法回复原状的过程。可逆和不可逆是自然界演化过程的两种对应的状态。可逆过程常见于微观领域,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都遵循时间的可逆性。牛顿力学,只要给定具体初始条件和运动方程,就可以得出物体任何时刻的状态;量子力学中薛定谔方程也表现出可逆性。不可逆过程常出现在宏观领域,在热力学中,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低温物体不能自发将热量传递给高温物体;化学反应中物体从无序走向平衡状态,能量和环境发生不可逆变化。因此,可逆和不可逆过程均存在自然界中,可逆表明微观时间没有方向,不可逆表明宏观时间是单向的。

微观可逆和宏观可逆的矛盾,被称为“可逆佯缪”。“可逆佯缪”由奥地利物理学家洛喜密脱于1876年提出。“可逆佯缪”可以这样理解:微观可逆是因为在微观世界里,忽略了摩擦等不可逆因素的影响,因此分子运动服从牛顿方程,从而可逆。宏观不可逆,是因为系统中增加了“熵”——无组织程度的量度,导致过程的不可逆。

知识链接

可逆佯缪

可逆佯缪又称可逆性佯谬,洛喜密脱于1876年提出。他认为,根据时间反演不变性(即微观运动可逆性)的力学规律,当气体中所有分子的速度同时反向时,则每个分子将沿着与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因此,H函数会因分子碰撞而随时间上升,导致H函数单调下降的结论不能成立。玻尔兹曼从H定理的统计性质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气体的所有分子的速度同时出现反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应的H函数上升的概率极小,而单调下降的概率却是极大的。可以得出结论,H函数上升这种宏观过程不会出现,可逆性佯谬是成立的。

严格来说,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不可逆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在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中没有任何的不可逆性。”不仅宏观领域的过程不可逆,而且微观领域若考虑到摩擦、阻力等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自然界的一种理想状态,可以在不考虑某些因素变化的情况下,使现实接近可逆理想过程。因此,可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可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任何事物在演化的过程中,都会留下历史的痕迹,也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有序与无序

自然界的有序性是指自然系统内部要素空间位置排列有序,同时演变过程表现出明显周期规律的性质。无序性是指自然系统内部要素的组成结构杂乱无章、变化过程混乱的性质。自然界的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物质系统这个整体,并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运动的规律性,表明自然界是有序的,同时,自然界的不可逆性,不断破坏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状态,使自然系统从有序变成无序。因此,自然界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3.对称与破缺

对称和破缺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对称是指事物、现象或运动等在变换过程保持不变的形态;破缺是指事物、现象或运动在变换过程中出现变化的形态。对称,是自然界的普遍存在方式,如最初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破缺,也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如1965年,杨振宁因发现物理学规律不对称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称、破缺和无序、有序是对应的。最高度的对称对应着最高度的无序,破缺对应着系统的有序状态。因此,对称和破缺是自然演化的一对基本矛盾,他们推动着自然界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

3.进化与退化

自然界的有序和无序,对称和破缺推动着自然界的进化或退化。自然界的进化是指自然界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发展变化;自然界的退化是指自然界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趋势。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进化的事例,也出现着很多退化的事实,因此,进化和退化构成了自然界绚丽的演化图景。

进化和退化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并呈现出辩证统一性。首先,进化和退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系统的进化是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的,因此,进化和退化同存共生。其次,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自然界中一个以进化为主的系统包含着局部的退化,同样以退化为主的系统往往也包含着进化。如细胞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进化,但它也包含着原有细胞功能的退化或丧失。再次,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和转化。进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退化,退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进化。

(四)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发生着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交替。这些交替过程既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如矛盾律,也表现出自然界自身的特殊规律,如自组织律和转化守恒律。

1.矛盾律

自然界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整体与部分、吸引与排斥、进化与退化、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破缺等等。19世纪,恩格斯提出,不论是存在的自然界还是演化的自然界,都存在吸引和排斥的基本矛盾。吸引和排斥是自然界万物的根源,推动了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除了吸引和排斥这一对基本矛盾外,自然界还出现了物质与反物质、遗传和变异、同化和异化等矛盾。这些矛盾的运动,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矛盾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主要矛盾对系统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矛盾的力量对比可以导致自然界方向的改变。因此,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以掌握自然界发展的规律。

2.自组织律

自然界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具有自组织性。换句话说,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物质系统都是自组织系统。自组织律是自然界演化的内在规律。

自组织是相对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通过一定的外界干预来获得组织空间、时间和功能发展的组织系统。他组织表明组织的演变的根本动力来自外部的行政指令。与他组织不同,自组织是指,并非借助外部条件的干预,而是自发、主动获取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功能,以实现组织的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组织。自组织表明,组织发展的根本源泉来自组织内部。依据自组织定义,我们得出自然界的演化是一个自组织化的过程。

自然界作为一个自组织的物质系统,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自然界必须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开放的自然界才有成为自组织的潜力,封闭的系统无法实现自组织化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封闭的系统无法与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只能不断增加无组织程度度量的“熵”,而“熵”只会导致系统走向无序。因此,封闭的系统没有形成自组织系统的土壤。在开放的系统中,系统每时每刻与外界进行着信息和物质的交流,进而产生“负熵”与内部产生的“熵”进行中和,从而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

其次,自然界必须是远离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无法实现自组织化的过程。只有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才能实现自组织化的演变。因为,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瓦解了系统原有的结构和状态,并且引入外界环境中的负熵流,促使系统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由低序走向高序。

再次,自然界必须存在涨落。涨落是对自然界平衡和稳定状态的微小偏离。涨落在自然界总是存在着,并且是随机的。涨落通常在远离平衡状态的临界点附近,成为打破原有系统、成就新系统的诱因。因此,普里高津提出:“涨落决定全局。”

再次,自然界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分为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中,系统的内部要素不是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呈现形成相互作用的耦合状态,进而导致系统呈现出整体功能。同时,非线性相互作用会产生反馈作用,即系统的结果会反作用于系统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在反馈作用的影响下,系统的涨落瞬间被放大,使系统偏离原有的稳定状态,并在一定条件下达成新的有序结构。因此,非线性相互作用引发的反馈、涨落一旦发生,系统便具备了自组织化的条件。

自组织律是自然演化的内在机制。自组织律说明,自然界是一个自组织的物质系统,它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借助偏离稳定状态的涨落,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反馈,促使自然界自发、主动的改变原有状态,迈向更加有序、高级的自组织系统。

3.转化守恒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不仅存在各种运动形式,而且存在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自然界的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运动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要遵循守恒的普遍规律。恩格斯曾强调:“运动的不灭不能仅仅从数量上去把握,而且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因此,可以从量的守恒和质的守恒两方面来阐释自然界演化的转化守恒定律。

运动转化在量上的守恒性,是指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在向另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的转化过程中,前后的运动量是守恒的,总能量是保持不变的。运动转化在量上的守恒性,说明了运动在量上的不灭性,一种运动形式失去了一定的运动量,其转化的运动形式将获取相当的运动量。运动转化在质上的守恒性,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在向另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的转化过程中,物质的运动形式不会永远消失,转化条件是物质所固有的,转化能力是无限的。因此,运动转化在质上的守恒性说明了运动在质上的不灭性。

转化守恒律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规律。它不仅指出了自然界运动形式转化的普遍性,而且强调运动形式转化的守恒法则。因此,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在转化中遵循守恒的规律,在守恒中不断进行转化。

(五)自然界的演化方式

作为物质系统的自然界,物质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为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方式不同,所以自然界的演化方式也不尽相同。

1.渐变性与突变性

渐变性是指自然界在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缓慢的、渐进的和连续的变化过程。突变性是指自然界在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对快速、突发而剧烈的变化过程。渐变和突变是自然界演化的两种基本方式,其中,渐变比突变是自然界更普遍存在的一种方式。比如,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短期改变地表形态和危害人体生命的灾难,但它发生的次数少。所以大部分时间地球是呈现稳定而渐变的状态,并适合人类生存的。

渐变和突变,是自然界演化的不同,它们之间存在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渐变和突变是相互对立的。自然界的渐变过程表现出缓慢、连续的特征,而突变过程表现出快速、剧烈的特征。因此,它们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不能混淆。其次,渐变和突变又具有同一性。渐变和突变是相对的,没有渐变也无所谓突变,没有突变也不存在渐变。因此,渐变和突变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两种方式。同时,渐变和突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渐变的过程中量的增加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也会导致突变过程的发生。如日常的地壳运动,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会导致大陆的消失,山脉的出现。

自然界在演化过程中虽然发生各种变化,但是物质系统一般是稳定的,这是自然界的演化的渐变方式。但是,当自然界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增强,出现远离平衡状态,涨落的偏差不断放大,非线性作用的反馈增强,自然界原有的渐变状态将被打破,突变产生,新的物质系统得以形成。

2.周期性与无限性

自然界演化的渐变性和突变性,作为对立统一的概念,导致自然界新系统的出现,旧系统的消亡。同时,自然界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交替,这些交替使自然界呈现出周期性的发展模式。

自然界的周期性是指自然界的物质,沿着时间轴变化,但经过一段周期后,复归到原来的出发点的变化属性。当然,周期性的复归,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的复归,即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状态。

自然物质系统存在普遍的演化周期性。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均有许多物质演化周期性的例子。比如,恒星的演化过程可以表示为“恒星——星际迷漫的物质——新的恒星”;植物的演化过程可以表示为“种子——植株——种子”等等。

自然界的演化周期性,导致自然界演化的复杂性和曲折性,造就了自然界演化的永恒性和无限性。恩格斯曾提出,宇宙的演化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循环”[26]。从物质永恒循环的特点,恩格斯得出“运动不灭”、“物质不灭”的原理。

自然界是一个无限、永恒的自然界。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5页。

[2][英]罗素著,何兆武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69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4]参见[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2~213页。

[5]Wilson,Fred L..History of Science:Newton.Fred Wilson's Physics Web[2006-08-29](英文).citing:Delambre,M.Notice sur la vie et les ouvrages de M.le comte J.L.

[6]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8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13][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载《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2期。

[1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15]《自然与科学技术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16]《自然与科学技术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7]普里高津著:《确定性的终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18]钱学森:《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

[21]贝塔朗菲著,秋同、袁嘉欣译:《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240页。

[2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24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