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不乱扔垃圾——保持自我形象、环境形象
经常外出参加活动可以引导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对同学增智拓识很有好处。然而,头疼的是我们所到之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塑料垃圾和未吃完的零食及矿泉水瓶、纸屑、塑料袋等,撒满一地,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引起周围群众不满。
你注意到你身后垃圾遍布了吗
学校组织的活动往往成为同学们“零食聚会”,爱吃是孩子的天性,同学们吃零食我们无权干涉,但是吃零食后,随意乱扔垃圾,损害了公共环境,却是我们不得不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吃完零食后,随手乱扔矿泉水瓶、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不但破坏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果散落到河流、土壤中还会产生更大的污染。那些塑料袋、饮料瓶大都是不可降解的,如果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会腐烂,严重影响土壤的生命力。而一些纸屑、塑料袋一旦遇上大风天气刮到天空,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城市卫生和市容。如果一些未吃完的食物洒落在地上,则容易滋生细菌,给疾病创造了传播途径。因此,我们应该进行一个低碳环保的活动,而不是脏乱的活动。如何实现?我们的建议是:
1.同学们外出活动,少买零食,减少环境污染。许多零食含色素多、高脂肪、高能量食品,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较少,多吃不利于饮食平衡,造成营养不良,严重时会损害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2.活动前,多准备几个环保垃圾袋,将吃过用过的垃圾分类入袋,然后分类放入垃圾桶,如果活动地点没有垃圾桶则将垃圾带回家再扔进垃圾桶。
3.铺地上的垫子尽量选择可以重复利用的布料等材质的,活动结束后,好好收起,待下次活动使用。一是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二是节约了资源。
4.尽量自带水壶和水,环保又健康。
5.带手帕或毛巾,不带餐巾纸。一是减少了垃圾的产生;二是节约了纸资源,也相当于保护了森林。
6.自愿做一个垃圾监督员,监督身边同学不要乱扔垃圾,宣传环保。当然看到身边有垃圾,也应该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在此,我给同学们讲一则报道:媒体将日韩两国看完比赛的场景与我国国内看完球赛的场景相比较,发现,日韩观众看完比赛后,场地上没有一片杂物,而国内一些体育赛场,待比赛完观众一走,垃圾遍地。看完这则报道时,我觉得很羞愧,我国缺少环保意识的人太多,或者有环保意识但有环保行动的人太少。如果我们这一代也只图自己方便乱扔垃圾,这个报道将会再次出现。这样不但损害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被看成一个缺乏责任感和道德修养的人,并且不利于环境保护。希望同学们参加活动时,随身携带环保垃圾袋,分类收集,将垃圾带到垃圾桶内。加强同学们的低碳环保意识,所到之处绝不乱扔一件垃圾,并将这种环保意识宣传给父母和其他人,让大家都来关注环保,关爱地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