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植物化学成分复杂、种类很多,在着手研究植物的活性成分时,首先要大致知道该植物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便于进一步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例如,为寻找具有毒性的生物碱成分,就要建立简便的预试验方法。咖啡碱虽是生物碱,但对碘化铋钾试剂和碘化汞钾试剂均呈阴性反应。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主要分为两类。检查皂苷,泡沫试验及溶血反应阳性结果为正反应。
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_中国灭鼠植物及其

第一节 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植物化学成分复杂、种类很多,在着手研究植物的活性成分时,首先要大致知道该植物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便于进一步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这就需要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各类化学成分的定性预试验方法。在分离活性成分前,可先用几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分别进行提取,进行生物活性筛选,确定哪一个溶剂提取部位有效后,再对该部位进行各类化学成分的预试验,这样可以缩小预试验的范围。另外,植物化学研究工作中,特别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工作中,需要定向地寻找某类化学成分,这就要进行某类化学成分的单项预试验。例如,为寻找具有毒性的生物碱成分,就要建立简便的预试验方法。

在做预试验之前,应了解植物的产地、生物学特性和分类学鉴定,以及借助外观、色、嗅、味等对植物样品所含成分作初步观察,以提供进一步检查的参考。如植物组织的断切面呈橙黄、棕黄色,预料可能有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如有白色粉屑出现,可能有淀粉、糖存在;如果断面有油点,并有特殊香气,则考虑除油脂外,还可能有芳香油、香豆素、内酯和某些挥发性成分存在;如味苦,可能有生物碱、苷类、苦味质存在;如有收敛性涩味,可能有鞣质;如有甜味,可能含糖类、苷类;如味酸,且带凉爽感觉,可能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等羟基酸;若酸带愉快的感觉,可能含有谷氨酸、丁氨二酸以及甜菜碱等。

预试验要求简便而快速,并且要有尽可能的正确性,一般是试管试验。由于植物提取液大多数颜色较深,颜色变化在试管内观察有困难,可采用纸片法,把样品和试剂点在滤纸上,让它们在纸上起化学反应,观察其颜色变化。如这样进行还难以肯定,可进一步采用纸色谱及薄层色谱的方法,把各类成分初步分开后喷洒各类显色剂,再加以判断,灵敏度也可以相应提高。薄层色谱比纸色谱展开的时间短,操作方便,更适用于预试验工作。

由于各种定性试剂都有例外情况,加上植物中所含成分的复杂性和相互干扰,根据预试验的结果立即肯定或否定某种成分的存在与否是不全面的。例如用以检查生物碱的碘化铋钾(dragendorff)试剂,对香豆素和萜类内酯等中性化合物也能发生反应。不过碘化铋钾试剂对生物碱比较敏感,当试剂与被试溶液相遇时立即产生橘红色沉淀,而对中性内酯化合物反应则较慢,须放置片刻才有红色沉淀出现。当植物中中性内酯化合物含量较高时,就难以用时间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把内酯化合物误认为生物碱。咖啡碱虽是生物碱,但对碘化铋钾试剂和碘化汞钾试剂均呈阴性反应。另外,植物中的酸性成分往往与植物体内的钾、钠、钙、镁结合成盐存在,不能由于水和乙醇提取液不是酸性而否定酸性成分的存在。

植物内各种成分的含量较低,尤其有些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极低。如美登素在原植物中仅含2×10-7,运用一般预试验的方法是很难发现的。同时,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中,还会发现一些新类型的化学成分,靠预试验方法是无法预检的。因此,要完全肯定或否定某类化学成分,往往需要做进一步的化学试验工作。

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单向预试法,即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检查某类成分。例如,某一植物中是否含有生物碱,可以对其浸提液进行生物碱的定性反应或色谱法检验。另一类是系统预试法,即对植物中的各类成分进行比较全面的定性检查。

单项预试验通常用植物材料的水提取液、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来进行某类成分的检验。水提取液用于检查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皂苷、苷类、鞣质、有机酸及水溶性生物碱;醇提取液用于检查黄酮、蒽醌、香豆素、萜类、甾体;酸性醇提取液用于检查生物碱;石油醚提取液用于检查挥发油、萜类、甾体及脂肪等。

系统预试法常用递增极性的方法,即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醇和水等溶剂进行提取,使之分为若干部分。亲脂性强的成分(如油脂、挥发油、甾醇等)溶于石油醚中而被提取出;乙醚溶液中则可能含有内酯、黄酮、醌和弱碱性生物碱等亲脂性成分;乙醇可提取出苷类、生物碱、氨基酸、酚酸、鞣质等亲脂性弱的成分;水溶性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等)则能溶于水中而被提取出来。也可首先选用甲醇丙酮等弱亲脂性溶剂提出绝大多数成分,残渣用酸性水溶液温浸提出多糖、蛋白质等。所得总提物的酸性水溶液用乙醚-氯仿混合提取,可得到酸性与中性成分。碱性成分则留在酸性水溶液中不被提出。然后,再依据酸性成分能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性质与中性成分分离。酸液碱化后再用氯仿提取,可得碱性成分。挥发油成分可通过水蒸馏而得以与非挥发性成分分离。

某些成分可采用试管法的颜色及沉淀的反应来进行判断。如还原糖、多糖、苷类,用费林试剂(碱式酒石酸铜),如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为正反应,亦可用5%α-綦酚乙醇液,再加浓硫酸进行酚醛缩合反应,两液层界面出现紫色环为正反应。检查黄酮,用盐酸-镁粉反应,溶液呈红、紫、橙等色,为正反应。检查皂苷,泡沫试验及溶血反应阳性结果为正反应。检查甾体或三萜,乙醇提取物加入1mL冰醋酸使其溶解,再加1mL醋酐,最后滴入1滴浓硫酸,试管颜色由黄→红→紫→蓝→墨绿色变化很快,表示有甾体化合物,而三萜类化合物相应颜色变化较慢。检查蛋白质、多肽,水浸液加40%氢氧化钠溶液2滴,摇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1~2滴,如显紫色、红色或紫红色,为正反应。欲确定是否含蛋白质,可用酸性蒽醌紫试剂,点样在纸片上,滴加此试剂少许(0.05%酸性蒽醌紫溶液100mL,加0.5mL硫酸),如呈紫色,表示含蛋白质,而氨基酸、多肽皆不显色。

提取液如颜色较深,不易鉴别,可用纸片斑点或滤纸展开。取直径约13cm的圆形滤纸一张,中心打一直径约4~5mm的小孔,用铅笔将滤纸划分为若干等份,并在距中心孔1cm处用“X”标记原点位置,然后用毛细管(或微量注射器)在原点分别点样品溶液(点样可以点成圆点,也可点成弧状)。在滤纸中心孔插入滤纸芯,移到盛有展开剂的培养皿(直径12cm)上,滤纸芯浸入展开剂,上盖一个同样大小的培养皿。待溶剂前沿达滤纸边缘时,取下滤纸立即标记溶剂前沿。通常展开剂可选用正丁醇-醋酸-水(4∶1∶5)或95%乙醇。生物碱常选用氯仿-甲醇(24∶1),黄酮类化合物常选用15%乙酸,皂苷、强心苷、氨基酸多选用正丁醇-乙酸-水(4∶1∶1)。极性小的其他成分可选用苯-无水乙醇(4∶1)。溶剂干后沿铅笔划分的等分线剪开滤纸,分别用显色剂喷雾显色,自然晾干或加热后观察有无色斑。

检查生物碱,用碘化铋钾试剂显色,如呈橘红色斑点为正反应;检查酚性成分,用2% FeCl3乙醇液与2%铁氰化钾水溶液,临用时等量混合喷雾显色,如呈蓝色斑点为正反应;检查有机酸可用0.1%溴酚蓝试剂,如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为正反应;检查甾醇、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用新鲜配制的5%磷钼酸乙醇液喷雾,并于120℃烘至显色,如显蓝色-蓝紫色斑点为正反应;检查内酯、香豆素类可用异羟肟酸铁喷洒,如呈蓝色-紫色斑点为正反应;检查黄酮类成分,用1%AlCl3乙醇液、氨蒸气熏、3%FeCl3或1%Mg(Ac)2甲醇溶液显色均可使斑点颜色加深和荧光增强,为正反应;检查蒽醌类,喷5%KOH试剂呈红色为正反应;检查强心苷先喷2%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液,再喷4%NaOH乙醇液,如显紫红色斑点为正反应;检查氨基酸,用0.2%茚三酮醇溶液喷匀后在80~95℃下烘干10min,如呈红色、蓝色或紫色斑点为正反应;检查挥发油,首先观察样品点在纸上加热后油斑是否消失,不消失为脂肪油,消失为挥发油,也可结合薄层板上喷雾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加热后出现各种鲜艳的斑点来确认。薄层色谱条件:硅胶为吸附剂,石油醚或石油醚-乙酸乙酯(17∶3),苯或苯-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