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毛鱼藤别名毒鱼藤形态特征

毛鱼藤别名毒鱼藤形态特征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曾鑫年等通过HPLC测定毛鱼藤中含有鱼藤酮、鱼藤素、毛鱼藤酮、鱼藤醇酮、灰豆素、毛鱼藤醇酮、脱氢鱼藤酮、脱氢鱼藤素和脱氢毛鱼藤酮。尸检可见心脏停止于左心室收缩期。此外,还能透过某些动物和昆虫的皮肤或黏膜,进入神经系统而造成中毒,产生触杀作用,所以鱼藤酮早已是一种重要的农用杀虫剂。鱼藤素、灰叶素和灰叶酚也有类似的毒性。
毛鱼藤(_中国灭鼠植物及其

11.毛鱼藤Derriselliptica(Roxb.)Benth.

别名:毒鱼藤

形态特征:攀缘灌木,长7~10m;小枝密被褐色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片,长椭圆形、倒卵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总状花序长15~30cm;花冠红色或近白色。荚果薄、扁平、狭椭圆形,嫩时被短柔毛,老渐脱落,背腹两缝有狭翅;种子1~4粒。花期5月。

分布和生境:我国的广东和广西有栽培;印度、中南半岛至马来半岛也有分布。

毒性:根、茎有毒。人中毒后主要出现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烦躁、呼吸缓慢、肌肉颤动以及阵发性痉挛,严重者昏迷,可因呼吸麻痹和心力衰竭而死亡。鲜根粉碎后投入水中可毒鱼;还可用其制造箭毒毒杀野兽;对昆虫亦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农用杀虫剂(Mclndoo等,1919;Tischler,1935;第四军医大学,1976)。其根粉尘对人的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根对兔、大鼠和狗的口服致死剂量分别是600 mg/kg,100mg/kg和150mg/kg(Lighthody等,1936)。

化学成分及其毒理作用:根中主要有毒成分有色满酮类化合物,如鱼藤酮(rotenone)、鱼藤素(deguelin)、灰叶素(tephrosin)、灰叶酚(toxicarol)、毛鱼藤酮(elIiptone)和马来鱼藤酚(malaccol)(Dean,1963;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辑组,1976)。曾鑫年等(2002)通过HPLC测定毛鱼藤中含有鱼藤酮、鱼藤素、毛鱼藤酮、鱼藤醇酮、灰豆素、毛鱼藤醇酮、脱氢鱼藤酮、脱氢鱼藤素和脱氢毛鱼藤酮。卢海英等(2008)运用多种手段首次从毛鱼藤中分离鉴定了6个鱼藤酮类化合物,分别为:6a,12a-dehydro-α-toxicarol、6a,12a-dehydro-β-toxicarol、villosol、6-oxo-6a,12a-dehydrodeguelin、rotenonone和13-homo-13-oxa-6a,12a-de-hydrodeguelin,同时也分离出8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樱黄素(prunetin)、芒柄花素(formononetin)、pseudoboptigen、3′-methoxydaidzein、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素(daid-zein)、dihydrodaidzein和demethylvestitol。

img119

鱼藤酮是根中主要的有毒成分,含量很高,对鱼类毒性很大,在水中有五十万分之一的浓度就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Adriano,1934;Lighthody等,1936)。鱼藤酮对大鼠口服LD50为105mg/kg,腹腔注射为2.8mg/kg;兔静脉注射LD500.9mg/kg(第四军医大学,1976;DukeJames,1977)。鱼藤酮对温血动物的毒性还与给药时的溶解状态及颗粒大小有关,如对豚鼠的毒性,拌于食物中的口服MLD为75mg/kg,混悬于橄榄油中口服为12mg/kg,而腹腔给药为2mg/kg。鱼藤酮对豚鼠、大鼠、兔、狗、鸽、蛙的毒性主要是先兴奋神经系统,尤其是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如呼吸加快、心率增加、间歇痉挛,然后产生麻痹、呼吸减慢、血压不规则、心跳减慢、肌肉颤动、痉挛,因窒息而死亡(Haag,1931;Light-hody等,1936)。尸检可见心脏停止于左心室收缩期。鱼藤酮是一种胃毒剂,对人和狗的肠胃道都有强烈刺激作用,产生特征性的剧烈呕吐和下痢。此外,还能透过某些动物和昆虫的皮肤或黏膜,进入神经系统而造成中毒,产生触杀作用,所以鱼藤酮早已是一种重要的农用杀虫剂。鱼藤素、灰叶素和灰叶酚也有类似的毒性(Halier等,19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