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确立完善自我精神与关切生态现实相结合的生态存在实践观

确立完善自我精神与关切生态现实相结合的生态存在实践观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的生态文明应首先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精神和生态规律更加深入的理性认知基础上。
确立完善自我精神与关切生态现实相结合的生态存在实践观_回乡之路寻皈审

三、确立完善自我精神与关切生态现实相结合的生态存在实践观

老庄“天人合一”生态美学思想和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存在理念,不只是人与自然在物质生活层面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而更主要的是人们通过“返朴归真”达到的一种自然无为、平等自由的精神境界也即存在与审美价值意义上的终极关怀。这一高超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人类试图将存在与审美活动嵌入自然而然的宇宙之道和无为而为的人类之德的统一图景之中,以期完成对自我生存超越和审美深层透视,从而实现自然意识、生态情怀和审美生存观念的确立。从这个层面上理解,老庄生态美学思想对人的经世致用有其巨大的能动作用,其实践价值显然可见。老庄“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思想有助于人们从精神上关切生态的实时状况与未来的愿景,并有助于人们提升热爱自然、关护生灵的高尚品性和爱美、知美、成美、护美的高超美感,从而也有助于人们形成以和合共生与诗意栖居为最高追求目标的绿色、俭朴、健康的实践观和日常生活方式。人作为社会的人在现有历史条件下企望完全超越尘世而独善其身于世外桃源,往往会际遇种种不可然而陷入无可奈何的地步。退一步说,像庄子、陶渊明、王维式的个别至人逸士能通过个体体道修行臻及此至美境界,而作为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人类仅仅从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中能诗意生存的只是一些旨趣高远的少数人而并非芸芸众生。而作为没有普惠价值的生存理念与范式是缺少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的,因为“世界是大众的世界”,缺少了大众参与的世界是不精彩的也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毋庸置疑,古代中国的老庄创立的“天人合一”生态美学思想,现代西方的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栖居”审美存在理念,当代中国余潇枫构想的“适然世界”人类生存愿景,其同一的终极关怀都是期盼全人类能在优态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审美生存。

当今全球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生态和人的心性生态日益恶化、危机四伏并情势不断加剧。极端的地球气候和频发的自然灾害为人类敲响了生态警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第39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主题呼应了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紧迫性,号召人们:一个没有生物多样性的世界的前景是黯淡的,千百万的人类与千百万的其他物种共有一个地球,只有和谐共处,才能享有更安全、更繁荣的地球。时下,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危机,扣动了人们忧患意识的心弦,纵然世界各国仍旧需对减排问题进行艰苦的努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第39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这一主题在呼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呵护地球家园国际主题的同时,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绿色新政理念和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定决心。[48]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生态哲学与美学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提倡当代人“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的生活方式和平等自由的审美旨趣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以自我完善作为人类守护生态的精神动力,增强人类对作为生命家园和审美主体的大自然的神圣信仰和审美体验,从而引导最大化范围的当代人群进入“诗意栖居”的优态境域;另一方面要以直面现实的态度不可置疑地关切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影响生态危机发生与恶化的全球化难题。生态危机问题是一个深层次多原因的复杂问题,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伦理、科学技术等领域,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今所有生态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此问题的基础在于怎样处理好“三大关系”:作为强势生命体的人类与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他生命体之间的生存权衡关系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眼前生存利益与长远生存利益即在场者与非在场者利益分配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也即身心关系。未来的生态文明应首先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精神和生态规律更加深入的理性认知基础上。正如美国生态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Dona1d Worster)所说:“在即将到来的时代里,生物学和活生生的动物将要求受到更多的尊重,而且作为一种必然结果,人类的自然观念也将重新回到对其丰富而具体的多样性、其由自身所确定的自由、其特性的深度复杂性甚至神秘性、其内在意义和价值方面的认识上去。简而言之,这将是一个有机论的时代。”[49]

绿岛效应”武义案例表明,当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审美生存理念,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自我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向往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诗意栖居。这就为构筑与确立审美生存境界的自我完善与对环境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的生态实践观,积极参与变革人类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实践,努力改变不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主动投身于保护大气、保护水源、保护植被和保护自然物种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运动提供了历史机遇。保护自然,拯救地球,需要全人类的共识与携手参与,因为当前的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幸免灾难,同时也难以孤军作战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余潇枫认为:“有效展开全球绿色治理,应同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着手推进,即按照‘绿色正义’的原则培育新的‘生态安全文化’,倡导与践行‘绿色政治’、‘绿色经济’和‘绿色生活’。”[50]事实上,人类即将迎来的“生态社会”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性高度统一和谐的理想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最终都将殊途同归通达“生态社会”。这是宇宙的“天道”,是上帝的旨意,是老庄“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旨归,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审美生存之境,是余潇枫“适然世界”构想的优态境域。简言之,是人类文明最高级、最和谐、最理想的社会形态。生态哲学与美学应不失时机地与其他生态学科一道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生态本位”、“生态安全”、“生态审美”、“生态自我范式”等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生态社会”早日在全球实现提供思想指导、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

【注释】

[1]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2]方元龙:《努力探索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J],《政策瞭望》2010年第6期。

[3][美]莱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92页。

[4]《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35期。

[5]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6]武义县农业局:《武义县:开发有机茶引领茶产业》。

[7]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OL],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2009-03-16。

[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08-08-28。

[9]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年第4期。

[10]朱连法:《绿岛——温泉名城、休闲武义的旅游品牌形象》[OL],武义县旅游网,2008-11-18。

[11]武义县统计局:《武义县改革开放30年公报》。

[12]武义县统计局:《武义县统计年鉴2009》。

[13]武义县统计局:《武义县统计月报》2010年第1期。

[14]黄子恒:《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J],《光明日报》,2008-10-20。

[15]陈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辩证统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6]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17]《政策瞭望》2010年第7期。

[18]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年第4期。

[19]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20][美]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冯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1]胡孚琛:《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J],《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22][印度]阿米塔夫・阿查亚:《人的安全:概念及应用》[M],李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页。

[23]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24]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年第4期。

[25]樊浩:《当代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6][美]卡普拉:《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朱润生译,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27]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28]潘立勇:《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J],载《儒学与21世纪中国》,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29]百度快照,2009-12-20。

[30][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6页。

[31][美]罗尔斯顿:《自然界的价值和对自然界的义务》[M],叶平译,《国外自然科学哲学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33][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34]同上,第185页。

[35][美]雷根:《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观点》[J],杨通进译,《哲学译丛》1999年第4期。

[36]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邱仁宗:《脱离人类中心论》[J],《伦理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3期。

[38]叶平:《非人类的生态权利》[J],《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1期。

[39]王晓华:《建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大伦理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40]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41]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42]刘思华:《生态本位论——在国际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J],2005年7月。

[43]刘长明:《和谐发展沉思录》[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44]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45]畲正荣:《中国伦理传统的诊释与重建》[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46][加]大卫・铃木:《神圣的平衡》[M],何颖怡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47]余潇枫、张彦:《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48]《中国建设报》,2010-06-08。

[49][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M],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0页。

[50]余潇枫、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