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种类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已证实,白细胞以外的其他某些细胞也可产生IL,但仍沿用此命名。IL的主要作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现已证实,干扰素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之一。二者又称I型干扰素,主要的生物学活性是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多种细胞增殖、参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
细胞因子种类_免疫学与免疫制剂

第二节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其分类可按照细胞因子来源、作用的靶细胞不同或按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来命名并进行归类。

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IL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如图6-4所示。自上世纪80年代起,鉴于陆续发现的多数细胞因子均来源于白细胞,并参与白细胞间的信息交通,故将它们统称为白细胞介素。目前已证实,白细胞以外的其他某些细胞也可产生IL,但仍沿用此命名。IL的主要作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IL有33种以上:IL1~IL33。

img94

图6-4 白细胞介素-2

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

IFN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故得名。现已证实,干扰素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之一。

根据干扰素的来源、生物学性质及活性,可将其分为IFN-α、IFN-β和IFN-γ。其中,IFN-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及B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至少有15个成员;IFN-β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二者又称I型干扰素,主要的生物学活性是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多种细胞增殖、参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IFN-γ又称Ⅱ型干扰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生物学活性为: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多种细胞表达M HC抗原、促进Th1细胞分化、参与炎症反应等。

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此因子由于其在体内外均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得名。其家族成员约有30个,其中: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产生,具有极为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例如:参与免疫应答、抗肿瘤、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内毒素休克、引起恶液质等。

TNF-β又称为淋巴毒素(limphotoxin,LT),主要由淋巴细胞、NK细胞等产生,其生物学活性与TNF-α类似。

四、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CSF是一组在体内外均可选择性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某一谱系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包括巨噬细胞CSF(macrophage-CSF,M-CSF)、粒细胞CSF(granulocyte-CSF,G-CSF)和巨噬细胞/粒细胞CSF(GM-CSF)等。此外,IL-3可刺激多谱系细胞集落形成,又称为multi-CSF;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可刺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谱系血细胞;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可促进红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上述因子也可视为CSF家族成员。

五、生长因子(grow th factor,GF)

GF乃一类可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根据其功能和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分别命名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 th factor-β,TGF-β)、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NGF)、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 th factor,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 th factor,F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 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 th factor,VEGF)等。

六、趋化因子(chemokine)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发现50余个成员。该家族成员依据其分子N端半胱氨酸的数目及其间隔,可分为CC、CXC、C、CX3C四个亚家族。

CXC亚家族(如IL-8)主要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图6-5)。

CC亚家族,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MCP)和RAN-TES(reduc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主要对中性粒细胞以外的白细胞,尤其是单核/巨噬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img95

图6-5 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